近十年高校招生改革和制度建设研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09740632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十年高校招生改革和制度建设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近十年高校招生改革和制度建设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近十年高校招生改革和制度建设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近十年高校招生改革和制度建设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近十年高校招生改革和制度建设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十年高校招生改革和制度建设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十年高校招生改革和制度建设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近十年高校招生改革和制度建设研究 摘要:十年来,高校招生改革和制度建设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围绕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稳步进行、不断深化,在促进高校入学机会公平、推进素质教育、不拘一格选拔各类人才、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提升高考管理现代化水平和为考生提供良好升学服务等方面,研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在积极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校招生制度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为选拔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做出了贡献。关键词:高校,招生,改革高考是国家选拔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十七大报告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单列一章、纳人最主要的改革任务之一,体现了党和国家一直以来对高考改革和人才选拔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2002至2011年,十年来高考报名人数8710万人,实际录取5350万人,为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做出了贡献。十年来,高校招生改革和制度建设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着力于促进公平、提高质量,高校考试招生工作平稳进行,高考改革探索一直没有停顿,体现了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3、、现代高校招生制度取得了明显进展。一、大力促进高校入学机会公平促进公平是高考改革的重点,也是高考制度坚守的底线。对20022011年十年高校招生报考和录取等相关数据分析,中西部省区高考录取率的增幅超过全国平均录取率的增幅,省份最低录取率与全国平均录取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2003年高校录取农村户籍考生比例首次与城镇户籍考生持平,2011年达到60%,同年在全国录取本科总人数中农村户籍考生占53%。十年来,全国高校招生录取人数年均增长8.5%,其中农村户籍考生录取数年均增长10%;高校本科录取人数年均增长8.9%,其中农村户籍考生本科录取数年均增长10.6%,农村户籍考生上大学、上本科的年均增长比

4、例,均高于全国同期相关总量的年均增长比例。自2007年高校录取女生的比例与男生持平,2011年女生占高考报名比例的49.4%,占高校录取比例的51.1%。这些数据显示,高校招生改革和制度建设在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主要得益于国家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招生计划增量用于提高高等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入学机会,向中西部生源大省和少数民族地区等倾斜;2008年正式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截至2012年,东部地区高校面向中西部8省区累计安排协作计划53.5万名,相当于在东部地区建设了68所专门面向中西部考生、每年招生2500人的公办普通高校;教育部所属高校逐步降低在属地

5、招生计划比例,由2007年的32%降至2012年的24%,共调出计划2.5万名,主要投向中西部地区;2012年实施面向特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1万余名,专门招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考生,使这些地区接受第一批次本科高校教育的人数较上年增加10%。二、围绕实施素质教育推进高考改革高考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对基础教育具有导向性功能。十年来,高考改革始终着力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高考改革与高中新课程改革、高中综合评价改革相结合。考试科目改革顺应素质教育要求。科目是考试内容的载体和集中反映。2002年以来,全国各省市全面实行“3+X”科目设置方案,目前多数省“X”为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各省科

6、目设置方案,一方面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避免过早偏科;另一方面在体现考生学业性向的同时,相对减轻考生的应试负担。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逐步从以知识立意为主转向以能力立意为主,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2007年以来,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省份陆续实行高考综合改革,进一步强调考试内容与时代、与社会、与考生实际“三贴近”,增设选考模块,使考生根据兴趣特长选择自己擅长的模块答题;探索英语听力、技术等一年多次考试;在语文作文命题方面普遍采取提供材料作文形式,增加开放性,发挥考试内容对素质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以命题方式改革统筹推进素质教育。2006年以来,全国有16个省市与高中新课程改革分省推进相衔接,自主

7、命制高考试题,对深入推进考试内容改革和将高考与基础教育改革紧密结合,推进以省为单位实施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大力开展国家考试科目试题库建设,保证试题命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导向性。积极探索招生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引领素质教育。为全面考察学生,逐步解决高校招生唯高考分数录取的单一性问题,2008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探索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逐步纳入高校招生综合评价体系。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各地各校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高校招生综合评价体系,引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校自主测试结果等要素,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

8、发展。三、坚持科学选拔各类专门人才在促进公平公正、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近十年高考改革更加注重科学选才,让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努力实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校特色办学需要、学生个性特点和发展需要相统一。实施高校自主选拔招生改革。近年来集中在部分高水平大学和高职院校实施的自主选拔招生改革,被形象地称为“两端改革”。2003年,教育部实施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作为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和有机组成部分,自主选拔录取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考生。截至2011年,共有16.5万人次获得自主选拔录取公示资格,实际录取约8.3万人,自主选拔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在学科领域、参与实践创新等方面表现突出

9、。大力推进分类考试,将普通本科和高职教育分开考试,探索不同规格、不同类别人才选拔渠道。主要包括各省中职毕业生对口报考高职,4个直辖市高职院校和其他省份示范性高职院校试行单独招生,湖北试行以专业技能操作考试为主招收高职学生,探索“知识+技能”、“高考+会考”等技能型人才考核办法。2011年全国分类考试录取高职学生约66万名,占高职招生人数20%。此项改革受到了广大考生和高职院校的欢迎,有效缓解了一批考生参与高考的竞争压力,同时也有利于他们主动、活泼、有选择性地发展。国家对少数民族举办了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新疆班、西藏班,对中西部和基层农村地区相继实施免费师范生、免费医学定向生、对集中连片特殊

10、困难地区实施以本科一批高校为主的定向招生项目,对地矿油核等艰苦行业实行定向招生等。这些举措体现了向重点领域、困难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倾斜,进一步拓宽了各类人才成长渠道。四、实施“阳光工程”维护公平公正为确保考试平稳有序、录取公平公正,教育部在教育系统内部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外部强化综合整治考试环境。以公开促公平、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维护公正的招生秩序,是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要义所在。教育部先后提出“六公开”、“六不准”、“十严禁”等系列配套文件,通过制度建设、信息公开、从严管理、优化服务、加强监督等全方位建设,健全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的高校招生制度和运行机制。2010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出台清理规范高

11、考加分文件,各省均大幅调减加分项目和分值。各地各高校对所有特殊类型招生资格进行三级公示,严格规范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招生,实行招生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有力地维护了招生公平,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同,使“阳光工程”成为教育系统的“民心工程”、“品牌工程”。考试环境整治是实施“阳光工程”的外部环境保障,是高考一项经常性基础工作。为确保高考安全有序,打击高科技舞弊,净化考点和网络环境,2004年经国务院同意建立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2012年增至11个部门,协同配合,连续9年召开协作部署会;2005年,全国考生签订高考诚信承诺书,逐步建立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制度;2012年教育

12、部修订发布新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33号令),总体确保了考试安全和考场秩序,环境治理成效明显,高考违规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五、提升高考管理现代化水平高考是当今世界最大规模的考试,近千万人在全国范围同一时间参与,组织好这项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国家的管理水平。十年来,高校招生改革和制度建设积极促进高考管理理念、方式的根本转变,大力推进管理和技术现代化,为考试招生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保障。2003年全国实现了远程网上录取,这是世界范围最大规模、最深程度的依托网络开展高校招生的实践。在此基础上又逐步实施网上评卷、网上报名、网上填报及征集志愿等,26个省(直辖市)进一步实行平行志愿投档

13、录取模式改革,方便了考生,减少了填报志愿风险,提高了效率和社会满意度,而且使招生工作更加规范、公平,实现了高校招生方式的重大变革。经过几年努力,目前全国近3000个试卷保密室全部达标,国家教育考试三级考务指挥平台全面建成,94%的考场实现标准化,极大地增强了考试安全防范能力,提高了现代化管理水平。六、以人为本完善升学服务高考关系广大考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努力为考生提供良好的服务。2003年,为缓解不利天气对考生的影响,将维持20多年的全国统考时间提前一个月,改为每年6月的7、8日。同年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将原来刚性的高校招生体检标准改为柔性指导

14、意见,2011年高考体检取消乙肝项目检测要求,维护考生权益。2003年至今教育部每年通过“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举办大型“高考网上咨询周”活动,公布信访投诉电话,进一步方便考生、服务考生。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等灾区考生,不仅实施了高考史上最大规模的延考,全国高校还尽可能将招生指标向灾区倾斜,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十年来,高考改革探索始终在进行,不辍不怠,每年有亮点,逐年有进展。据大型公众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人对高考给予肯定。高考是我国现阶段保障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必须坚持;高考存在的问题必须正视,高考离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相当的差距,高考改革势在必行;高考涉及面广

15、、敏感度高、政策性强,高考改革受教育系统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影响制约,必须积极、稳妥、渐进地推进。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逐步解决考试招生等方面的突出问题。7月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下一步,将积极构建“立交桥”,完善高考之外多渠道升学途径;增强测评的综合性、考生的选择性,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多样录取方式;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要进一步处理好考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根据形势发展新变化和人民群众新期盼,不断深化高考改革,保证公平有序。在具体工作方面着力“四改革、四推进”,即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推进分类考试,改革考试评价体系、推进综合评价,改革招生录取模式、推进多元录取,改革高考管理制度、推进阳光工程,在高校招生改革和制度建设上取得新成绩。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