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劳动技术计划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8873719 上传时间:2021-11-0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劳动技术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七年级劳动技术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七年级劳动技术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七年级劳动技术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七年级劳动技术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劳动技术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劳动技术计划(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黔之驴教学目标:1. 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2. 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翻译文言文。3. 学习木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学习庞然大物黔驴技穷这两个成语。4. 教育学生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困难。教学重点:(1) 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学会翻译文言文。(2) 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教学难点:(1) 木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2) 学习庞然大物黔驴技突这两个成语。教学方法:导读讨论教学手段:录音第一课时课前预习: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本文也是一篇寓言。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

2、故事。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所以,我们阅读本 文时,要理解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773 一 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同为唐代古 文运动的倡导者。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在十 儿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 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三、探究1 朗读课文。2. 请学生

3、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有好事者船载以人船载:用船载。以:连词,相当于而。放之山下。虎见之这两个之1指代词,指驴。庞然大物也:判断句,也:表判断语气。他日:有一天。甚恐甚:很。益司其声益:更加。终不敢搏终:始终。稍近:渐渐靠近。蹄之:蹄:名词用作动词,用脚踢。以为:以为神。把(它)当作以为且噬己也。认为因:虎因喜因而因跳踉大阚于是3. 文中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分为六个层次,请找出各层次中表明虎的 心理的词语。(1)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2) 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3)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 异能者。(4)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4、。(5)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6)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第一层写虎被驴这个庞然大物所吓住。以为神三个字,把老虎的敬畏心 理写活了。下面极形象地勾両出老虎既好奇,急于想摸底,乂害怕的神态。 第二层写虎渐渐出来靠近驴,愁愁然写出虎小心谨慎的样子。希望能摸清 驴的底细而又小心谨慎的心理。第三层写虎被驴的叫声吓了一大跳,远远地逃走,以为将要来咬自己了。驴 不仅外形大,而是嗓门大,怪不得虎害怕。但驴的叫只是它的本能,并没有 对虎构成威胁。所以虎来来回回又观察它,感到它似乎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木 领。第四层写虎口久天长,更加熟悉了驴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驴

5、子,在它周围 走动,心有余悸,始终不敢向驴进攻。第五层写虎乂渐渐靠近驴子,乂进一步戏弄它,碰闯、依靠、冲撞、冒犯它。 来激怒驴子,看看驴还有什么木领。果然,驴禁不住发起怒来,使出了自己 的绝招蹄之。经过多日的调查研究,虎终于摸清了驴的虚实,自然非常高 兴。第六层写虎吃掉了驴,取得了胜利。这一层写得痛快淋漓。老虎威风大震, 跳踉大阚,从动作、声音两个方面写出它一往直前的气势,终于把庞然大 物的驴吃掉。4、提问:虎开始为什么害怕驴?提问:虎后来为什么吃掉驴?提问:驴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用一个成语表示是什么?5、学生独立思考并冋答。6、黔驴技穷比喻本领不过如此,被人看穿。多用于贬义,讽刺人技能低劣,

6、无法解决窘境方面。请几位同学给这两个成语造句。7、学生自由说。例句:帝国主义看起来是庞然大物,但实际外强中干,没有什么可怕的。朝 鲜战争、越南战争不就证明了这一点呵?例句:闪犯想了个越狱的办法,但黔驴之技怎能逃得出保卫人员的眼晴。 例句:小明夸大海门说他会修理电视。等到他家的电视真的坏Y,他黔驴技 穷,束手无策。四、教师小结并进行思想教育。木文是一篇寓言。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 战胜它。木文写得真切生动,作者善于通过对虎一系列动作、心理的描写把它从畏 驴到食驴的过程写得十分逼真,层次十分清楚。六、布置

7、作业。1、背诵全文。2、完成课后练习题二、三。第二课时教学方法:导读讨论教学手段:录音练习课(学生先独立做,后师生共评)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3*二、(一)解释了列加点字。A. 蔽林间窥之()()B. 稍出近之()C. 虎大骇()D. 益习其声()E. 尽其肉,乃去()(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 以为且噬己也。2. 驴不胜怒。(三)解释下列词语。1. 庞然大物:2. 黔驴之技:3. 黔驴技穷:(四)黔之驴随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三、说课精要:通过练习,学生对知识得到进一步掌握。22、陋室铭教学目标:1. 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2. 掌握一些文言词语。3. 理解两篇短文的主要内

8、容。教学重难点:重点:(1) 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 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难点:(1)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过程:一、预习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二、导入1. 作家作品简介2. 关于“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三、探宂1. 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 集体读等。2. 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3. 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运用比喻、对

9、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4. 提问:“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陋室”二字扣题。“徳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徳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 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5. 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讨论并归纳: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6. 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讨论并归纳: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7. 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室中事。可见主人

10、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8. 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 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9. 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 ”是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 子曰:君 子居之,何陋之有? ”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 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徳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

11、趣。四、小结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 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 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 道的情趣。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2、让学生了解押运的字和压韵的作用。3、引导学生了解刘禹锡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思想。教学方法:导读讨论教学手段:录音课前预习:查工具书,试译全文。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如果让你设计自己的家,你怎样设计呢?(学生自由说)唐朝刘禹锡却喜欢 鄙陋居室,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他的陋室允竟

12、怎样?三、请学生介绍作者、体裁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散文家。铭,原来是刻在这里是一种文体,或歌颂赞美,或奋所警戒。本文陋室铭,意是刻在鄙陋居 室里的文章。四、学生借助工具书解释常用实词和难句。陋:不华美、狭小馨:香气散布很远白丁: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牍:古时写字用的木简 何陋之有:有什么狭小不好看呢?五、朗读、翻译、理解分析。1、请一同学读一同学翻译全文,学生或教师适当补充。2、学生思考并冋答教师出示的问题。A、陋室铭中的那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B、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和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并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3、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补充并进行

13、思想教育。我们要学习刘禹锡淡泊自甘, 小慕名利的高贵见质。4、请学生自渎领会。5、教师介绍什么叫押韵?押运有什么作用?(写韵文时在句末或联句之末用韵母、声调相同的字叫做押韵。韵文押韵能 使人加深印象,同时便于吟颂和记忆,因为它具有声调和节奏之美。)6、本文有那些押韵字?(名、灵、馨、青、丁、经、形、亭)六、小结。七、布置作业。A、抄写常用实词和难句。B、背诵全文。C、写一读后体会,字数不限。23、爱莲说第一课时教学A标:1、学习课文托物言志和言简意丰、文笔多变的写法。2、掌握蕾染植鲜等词的意义,辨识之焉的不同用法。3、学4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情操。教学方法:导读讨论教学

14、手段:录音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读后感)二、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出示挂图,提问:这是什么花?大家喜欢不喜欢这种花?为什么?(根据回 答情况适当引导。)莲花是一种姿态优美品性高洁的花,因此深得人们喜爱。它 很早就出现我国文人笔下。他们的作品中,莲花或与天真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 被用作清高脱俗品格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可以这样说, 对莲的喜爱,已成为我国人民的一种文化心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朝哲学家 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看他是怎样赞美并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解释:说是古文的一种文体。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分读后集体朗读。四、读讲课文。1、让学生对照注释,疏通课文。指名学生讲述第1段意思。教师讲评。强调实词蕾、染、植的意义,要求同样以沾染,为说出一个带染字的成语。(答:一尘不染。)扳本归纳之的不同用法:一、水陆草木之花(的)之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句中动词。不译)提问:作者赞美莲的这些句子包含了哪儿方面的特点?讨论后归纳:不同流合污,不妖艳媚俗,刚直不阿,傲然坚贞。齐读第1段,试将赞美莲的句子背出来。2、读讲第2段。学生阅读后提问: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明确:两层,第一层,是作这对三种花的评价;第二层,是作者的感慨。提问:两个层次的句式分别有什么特点?明确:第一段三个并列分句,句末都有一个也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