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学校如何培养学生自觉性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999741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寄宿学校如何培养学生自觉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寄宿学校如何培养学生自觉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寄宿学校如何培养学生自觉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寄宿学校如何培养学生自觉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寄宿学校如何培养学生自觉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寄宿学校如何培养学生自觉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做好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留守学生增多。近几年,由于农村 进行撤点并校,相续建立起了寄宿制学校,相应的就给班主任增加 了工作的难度和负担。从教十多年一直担任班主任,也积累了一些 经验,而更多的是这十多年来的寄宿生班主任工作体会。寄宿生由 于亲情缺失造成的学习问题、道德问题、行为习惯问题、生活困难 问题、心理压力问题越来越突出,已影响到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这就要求寄宿制班主任从原来的学习教导者、管理者、督导者转变 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引领者、生活的导向者、心理健康的辅导者、亲 情教育的代替者,既成为学生的教育者,又成为学生的父母、朋友 和玩伴,努力为寄宿制学生创设宽松

2、和谐的教育氛围,消除其成长 隐痛。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其次,培养自己的素质。 一、明确寄宿制班主任的角色(一)健全人格的引领者人格指个人在适应环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系统的、独特的反应 方式和行为倾向,能体现个人的身心组织特色。可塑性、可变性强 的寄宿制学生由于亲情缺失,其人格发展十字路曰,如果没有人引 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对错、成败和社会现象,谁也不能保证被我 们成人看成小问题的事件就不会毁其一生。寄宿制学生的人格向什 么方向发展?发展到何种水平?往往与其长期接触的班主任关系密 切。所以,班主任一定要针对寄宿制学生的人格特点和存在问题, 从感情上俘获学生的心,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引领学生

3、向健全人格发 展。(二)生活的导向者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 备能力,包括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 寄宿制班主任首要解决的就是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问题,尤其是 年龄小或过去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学生。班主任培养寄宿制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一是帮助学生树立“自 己的事情自己做”、“先自理自立,后自能自强”的正确生活态度, 如勤俭节约、对自己言行负责;二是指导学生做好每件小事,如洗 手、起床、叠被、刷牙、衣服摆放、鞋子穿脱等;三是指导学生掌 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如小到洗脸刷牙、洗衣,大到说话行事、与人 交往;四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不随地吐

4、痰、饭前便 后洗手、不乱扔果皮纸屑等。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大脑中储存的一 笔钱,这笔钱不断增值,而人在自己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学 生度好习惯的养成历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头戏。所以,仅会自理生 活还不够,还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持之以恒 的要求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按统一的作息时间安排学习、生活 和活动。然而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既需要班主任 时时检查、监督,也需要学生自我监督和相互监督。高素质人才不仅体现在文化修养方面,更体现在生活习惯方面。 学生从小养成了良好的活习惯,不仅能促进智力发育和学习成绩提 高,还能使其具备现代社会道德水准、适应和

5、生存能力。(三)心理健康的辅导者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 应能力的完美状态。寄宿制学生因亲情缺失、管教不力,往往存在 自私、冷酷、孤僻、懒惰、胆怯、纪律性差,或抗性、攻击、为所 欲为、骄横跋扈、目无法纪,或怕苦怕累、意志薄弱、缺乏自尊自 信、责任感和应变能力,或承受挫折力差、人际关系不和谐等心理 异常症状。这些异常心理不仅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还影响学生健 康成长。因此,需要班主任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了解学 生心理异常症状,运用一定的心理疏导技术,帮助学生克服异常心 理,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试想想,一个有家得不到温暖、生活缺少精心照料、长期不能

6、 与家长感情沟通的中学生,当看到周围同龄人经常同父母在一起时, 寄宿制学生情感寄托的空缺,会使他们产生疑虑、孤独、自卑、焦 躁、愤恨、嫉妒的情绪。如果在学校学习成绩差、常被教师批评、 被同学孤立和欺负,难免会对周围人产生仇视心理。对于这样的学 生,教师的深切关爱、帮助、鼓励和支持是抚慰其情感寄托空缺的 良药,是矫治他们心理不健康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四)亲情教育的代替者在我国,教师经常扮演家长代理人角色。绝大多数中学生把教 师视为继父母后遇到的权威人物,把对父母的期望转移到教师身上, 希望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像父母一样给予他们亲情方面的关爱、生 活方面的照料、行为方面的支持、学习方面的帮助、精神

7、方面的鼓 励等。年龄小的学生越容易把教师当作自己父母的化身。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 神。”班主任应成为神的化身,只有把所有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才 能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角落。所以,寄宿制班主任应从各方面尊重、 关爱、鼓励学生。当他们失落时,用微笑送去鼓励;当他们失意时, 用语言送去鼓励;当他们伤心时,用行动送去鼓励从而走进学 生心理世界,与学生建立温情如母子、真情似朋友的亲密师生关系。 二、培养寄宿制班主任的素质当前,寄宿制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加之学校 对班级管理的科学化要求也越来越高,承担的责任越多,这就使得 班主任从早到晚陷入繁琐的学生事务中不能

8、脱身,高强度的工作使 班主任没有喘息的机会,常常感到身心疲惫,甚至产生职业倦怠。 寄宿制不仅给学校管理带来许多问题,也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全新的 挑战,同时也为班主任提出了更高要求。寄宿制班主任不仅要具备 一般教师的基本素质,而且还应具备一些特殊素质。(-)毫无保留的献身精神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分布在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 边远偏避山区。学校和班主任管理寄宿制学生比管理走读学生更复 杂、更困难。一是学生年龄小,自我意识差,这些学生年龄小,独 立生活能力较差,心理较脆弱,安全意识缺乏;二是学生衣、食、 住、行、学等都在学校,班主任从早上进教室到晚上寝室熄灯,整 天跟学生在一起,24小时的全天

9、候管理,使班主任没有空闲时间, 工作内容复杂、工作量巨大;三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工作环境艰苦、 师生生活条件差。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寄宿制班主任必须具有毫无 保留的献身精神、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二)良好的身心素质寄宿制学生管理涉及到不同岗位、层次和范围,班主任在学生 管理中必然会遇到各种的问题和矛盾。这就需要寄宿制班主任具有 坚强的意志,能承受重任、克服困难,有较强的组织管理、独立工 作和社交能力,且身体健康,能胜任繁重而工作。(三)“万金油”能力寄宿制学校须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住宿等全天候、全方位 的服务,班主任不仅要认真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还要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当好保育员、安管员、卫

10、生员、服务员、监督员、守门员, 在生活上关心每个学生,在困难上帮助每个学生,在疾病中关爱每 个学生,在心灵上喜欢每个学生,做一个“多面手”、“万能人(四)随机应变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指的是教育机智,即教师敏感、迅速,准确判断 和灵活、机智、巧妙处理学生管理问题的能力。我们的工作对象是 年龄小、性格各异的中学生,这些学生多属于学困生、留守生。这 就需要班主任要时时刻刻深入了解学生,准确把握学生心理脉搏, 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难以预料的临时处置问题。(五)生活监护能力大多数农村学生有不良的生活和行为习惯。班主任必须“脑勤、 眼勤、口勤、手勤、脚勤。既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生活知识,培养 生活技能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又要当好“父母亲”角色,给予每个 学生家庭般的关爱和保护。同时,还要自己动手,积极改善学生学 习、生活、活动条件。这就需要班主任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吃苦 耐劳的品质、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料理学生生活的能力。要当好寄宿制吊学的班主任,还有许多大量的工作,作为班主 任责任重大,时时处处需要我们去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