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三维管理理论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4118833 上传时间:2021-10-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三维管理理论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试论三维管理理论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试论三维管理理论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试论三维管理理论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试论三维管理理论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三维管理理论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三维管理理论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三维管理理论的給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作者:朱清发表时间:2014年月)文章运用三维管理理论,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归结为组 织、设施和制度三个方面,并运用这一体系,结合上海电子信息学院 “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实践,探讨“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硬件设 施体系和制度体系,为“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把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作落到实处。三维管理理论“双师素质”培养体系三维管理理论是应用系统理论,从组织、任务、制度三个维度 进行有效整合企业管理过程,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有机一体、 高效运行的企业管理体系,实现工作可视、运营可控、考评可依的管 理架构。同样,培养高素质“双

2、师素质”教师队伍是一项系统工程,过 程复杂,涉及多种因素。根据三维管理理论,可以将这些因素归结为 三个方面:一是组织因素,即“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组织和渠道;二 是设施因素,即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基地、场所和设备;三是制度 因素,如职称评审制度、薪酬分配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构筑“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构筑“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体系,是确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 渠道和途径。在“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渠道上,一方面加强校内专任 教师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双师 素质”教师培养的具体途径上,包括校内专任教师的培训、引进外部 师资和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加

3、强校内专任教师队伍建设为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任教师队伍,必须大力加 强校内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高职院校可根据教师的职称、学 历、年龄等要素,将教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普通教 师等不同类教师的特点,制订“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对全体专业 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师分期分批地进行培养。现根据上海电子信息职业 技术学院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经验,主要有以下措施:一是鼓励专业 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考取相应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技能证书。二是通 过组织教师参加教师专业发展工程“产学研践习计划”企业实践活动”, 鼓励教师前往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等实际部门参与研发、工作或实 习,增强高校教师自

4、觉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意识与能力,提升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学术、技术和实践能力,促进学院教育教学、学 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并将教师参加产学研践习计划”或“企业实践活 动”作为职称评审的必要条件之一。三是利用寒、暑假期对在职教师 进行培训,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四是加强学校 教师和企业人员的交流,聘请的来自于行业及企业的领军人才作为兼 职专业带头人,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实现校 企双方共同努力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五是通过安排专业教师参 与和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专业 教师必须承担实践教学和毕业实践设计,如实训教学、毕业设计、

5、课 程设计、技能比赛指导等。在指导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真题真做。 六是实施“产学研”结合,跟踪高新技术。将新技术、新工艺、新科学 与教学、生产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科技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有计划 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 水平。每年安排部分专任教师到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工作,逐步 提高“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二)合理引进“双师素质”教师加强现有教师的“双师素质”培训是根本,但对于那些发展较快、 师资缺口较大,或操作性较强、培训周期长的专业教师,可从科研院 所、社会企事业单位、服务行业引进。引进“双师素质”教师要注意三 个方面问题:一是引进人才要注重引进质量,

6、尤其是专业带头人的引 进。专业带头人不仅是教学改革领头人、专业发展领航人、教学团队领军人、专业领域引路人,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关键人物。二是引进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充实专业教师队 伍,改善学校“双师素质”教师结构,适应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 三是要协调好引进教师和内培教师的关系,避免引进人才后,由于各 种原因,使学校自己培养的“双师素质”教师流失。(三)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引进内培的同时,学校也可根据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需要, 聘请来自于行业及企业的专业领域专家、领军人才来校讲学,教授本 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知识和发展动态。建立兼职教师队伍,不仅可以 带来科硏生产第一

7、线的新技术、新信息,有利于加强学校的实践性教 学环节,而且还可以弥补学校专业教师的不足,有利于缓解专业转换 过程中新专业教师短缺的问题。高职学院聘请兼职教师,要根据学院 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实践教学等需求,聘请来自于行业及企业的专 业领域专家和生产一线能工巧匠。一是专业领域专家(校外专业带头 人),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 德;要具备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以上职业资格等级,能够胜任 教学工作;熟悉本专业技术领域发展的前沿技术,把握行业发展动态, 在行业、企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较强的专业 理论和专业技能,较强的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能力,对专业建设

8、具有 前瞻性见解。二是能工巧匠,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强烈的 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工以 上职业资格等级,能胜任教学工作。二、构筑“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硬件设施体系在“双师素质”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中,高职院 校要发挥学校培养的主导作用,推进校际、校企、校协深度合作,集 聚优质教学资源,组织相关专业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定期参加技术 培训和实践锻炼,产教结合,以干代培,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 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校企合作交流建立以学校人事处(或校企合作办)和企业人力资源部为基础的校企互动交流平台。通过校企双方的定期会议、企业需求和技术信

9、 息发布、校企开放活动日等多种形式,在人才交流、学生就业、员工 培训、技术应用与开发等方面定期交流,共同探讨技术开发和人才培 养等相关事宜,促进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校企人事部门间每 年组织两次以上的校企人事部门负责人会议,了解企业发展情况、人 力资源需求情况和在岗员工技术、技能提升的需求,落实“双师”交流 计划,分析、交流工作的开展状况,及时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培训服 务。(二)校企共建实践基地学校按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与企业共商实践基地的建设方案,共同对校外学习型实习基地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管 理,并结合行业技术动态信息分析,对实践基地建设内容进行动态调 整。学校和企业制定以校

10、企双方“双赢”为宗旨的各项政策和制度,促 进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学习型实习基地,共同完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 地和模拟仿真型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共同办学,发挥生产性实训 基地和学习型实习基地的作用,学校将实行权属清晰、共同使用、共 同监管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保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促使 资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资 产使用部门建立起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促进资产管理机制的可持续 发展。学校积极落实专业教师到实践基地参加企业实践或产学研践 习,增强专业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积累在企业和生 产性实习基础一线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高职院校 教

11、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使教师全面胜任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实训 活动。(作者:朱清发表时间:2014年月)(三)校企双向服务机制学校和企业根据自身的内在需求,制定校企双向服务的政策和 机制。如企业以项目形式,借助于学校的师资、场地、技术服务等优 势项目,进行新产品的研发、新技术的应用、设备的技术改造等;学 校可根据自身需要,派专业教师参加“产学研践习”或“参加企业实践”,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三、构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制度体系只有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保证“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有 序稳步地进行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涉及的制度很多,如“双师素 质”教师准入制度双师素质”教师聘任

12、制度双师素质”教师培训制 度广双师素质”教师评价制度等。本文将这些制度归结为以下三个方(-y双师素质”教师的激励制度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制订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和措施,但由于监督奖惩机制和定期考核聘任机制不健全,管理缺乏激励机 制,教师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作没 有落到实处。因此: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制度核心是加强考核,落 实激励制度,促进教师主动发展。是加强考核。有效考核是促进教师“双师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因此,要严格执行岗位职责履行情况考核, 完善教师考核办法。建立分级、分层的教师考核制度,包括建立专业 带头人考核办法、骨干教师考核办法

13、,更加客观、科学评价教师师德 和工作业绩。考核除了涉及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等内容外,还 要加强对教师参加企业工作实践、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 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低职高聘,高职 低聘)的依据。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发挥才干的良好氛围。激励教师教书育人和参加专业方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或修订、 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教育教学改革,激励教师参与技术研发、科技成 果转化、新技术培训等社会服务。二是优化激励制度。根据按需设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进步优化激励制度;在收入分配上坚持向一线教师倾斜,向为学校教 育教学改革和技术开发与服务做出贡献教师倾斜的原则。完善

14、“教师 收入分配模块”,实施包括课时量、教改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和社会服 务工作量等计发的多元化收入分配模块改革。其中,课时和教改工作 量是经常性收入的依据,科研、参加企业实践和社会服务工作量则是 单项性专项收入的依据,进一步拉大不同级别和同级不同层次教师之 间的收入差距。通过加强考核和优化激励制度,引导专业教师积极参 加企业锻炼,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确保全体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岗位实 践锻炼,切实提高操作技能,增强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双师素 质”教师。(二y双师素质”教师的培训制度目前各高职院校倍感困扰的不仅是教师数量的严重不足、知识陈旧、能力不强、高学历和高职称方面比例明显偏低等问题,更为

15、重 要的是师资培养制度的不健全,如培养渠道不通畅、观念滞后、内容 不切实际、形式过于单一等。很多新教师上岗前缺少在实际工作中的 训练,从教后适应期较长,心理压力大。而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 日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职业教育教师的准入制度、培训制度、评价制度和激励等制度。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教师的师资培养模式可以作为我 国“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模式的参考。结合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的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培训制度建设要注重以下六方面:一是及时 制订每学年详细的教师培训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二是在坚持工 作岗位,完成岗位职责的前提条件下,采取自学,参与各种短期培训 以及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三是围绕企业

16、锻炼、实践教学和理论教育教 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教研室为单位,定期组织教研会、展开讨论和交流,让教师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做法,展示自己的教育思想, 促进教师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四是每年推荐部分专业教师参加各 级培训及高级工培训,推荐优秀教师出国培训。五是每年组织部分专 业教师下厂锻炼参加生产实践,提高技能水平,并及时做好考查。六是每学年进行一次专业教师业务考试,将考试成绩及教师培训层次形 式记入教师业务档案,纳入教师的综合评估。(三y双师素质”教师的职称聘任制度职称评定“双师素质”教师是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传统的教师职称的评定导向侧重于学历学位、论文和专著,与高职院校教师较 强的实践能力不相适应,职称评聘缺乏高职特色,致使师资队伍群体 不够稳定,引进人才难,高职教育的专业发展、课程建设、人才培养 也因此受到较大影响。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总体数量不足,大部分教师承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