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第一单元 探究生命的秘密第 1 章 四周的生物世界1. 自然界生物:自然界中有生命非生物:自然界中没有的物体叫做生物;生命的物体叫做非生物 ;2. 生物的类群:〔1 〕 动物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2)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3)微生物病毒细 菌 真 菌 寄生虫3.生物的六大生命现象( 1)生物体都有肯定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 )( 3)生物体在生长的过程中必需从外界不断地猎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等排出体外;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 4)生物体通过产生自己的后代使物种得以连续,并把它们的特点遗传给后代;( 生物体的生殖,遗传和变异现象 )( 5)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肯定的反应; ( 生物体的应激性 )( 6)生物体能适应肯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细胞 是构成生物体 结构 和功能 的基本单位;概念: 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4..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 主要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和土壤等;种类生物因素: 生物生活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5.科学探究 是人们猎取科学学问,熟悉世界的 重要途径;主要包括以下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试验(制定方案和实施方案) ;( 4)得出结论;( 5)表达与沟通科学探究经常需要设计对比试验,在 对比试验(由试验组和对比组组成) 中试验组和对比组除了试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一般情形下,一组对比试验中只有一个实验变量;6. 生 物 与 环 境 的 关 系 : 生 物 的 生 存 依 赖 一 定 的 环 境 , 生 物 的 生 存 也 能 影 响 环 境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7.生物学: 讨论 生命现象 和生命活动规律 的科学;8.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 人类的生存与进展离不开生物;( 2) 生物学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医药事业,环境爱护有亲密关系 ;( 3) 生物学的进展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的讨论不断取得进展,正在对工业,农业,医药等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第 2 章 探究生命1.显微镜序号 结构名称 功能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a粗准焦螺旋调剂镜筒的升降(一般调剂)b细准焦螺旋调剂镜筒的升降(精确调剂)c镜臂连接d镜柱支持e目镜观看和放大f镜筒连接物镜和目镜g转换器转换镜头h物镜观看和放大i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j通光孔通过光线k遮光器调剂光线强弱l压片夹夹持玻片标本m反光镜反射光线n镜座支持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的放大倍数2.显微镜成的像与实物之间上下颠倒,左右相反;3.用显微镜观看时,遵循先低倍镜后高倍镜的次序; (由于低倍镜下视野亮,简洁发觉目标;)4.高倍镜下显微镜视野暗,低倍镜下显微镜的视野亮;强调:显微镜的几组重要结构① 调剂镜筒升降的结构粗准焦螺旋:用于一般细准焦螺旋:用于精确调剂,镜筒的升降范畴调剂,镜筒的升降范畴大 ; 很小;②放大结构物镜:一级放大目镜:二级放大③ 调剂光线强弱的结构遮光器反光镜大光圈:通过的光强小光圈:通过的光弱平面镜:反射的光弱凹面镜:反射的光强通 过 光 线反射光线2.使用显微镜1.取镜: 打开显微镜箱,一手握镜臂,另一手托镜座,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将显微镜放置在离试验桌边缘约 5cm 处;2.挑选目镜: 一般挑选放大倍数较低的目镜;3.挑选物镜: 通过转动转换器挑选物镜,一般挑选放大倍数较低的物镜;4.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转动反光镜,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在光明的环境中,将平面镜对准光源,在较暗的环境中,将凹面镜对准光源;5.放置标本 :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并用压片夹压住;移动玻片标本,使其位于通光孔的中心;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6.粗调剂 :调剂粗准焦螺旋,眼要从显微镜的一侧凝视物镜的下降,将低倍物镜与玻片标本靠近,留意不要压碎玻片,然后通过目镜观看,再微微向上调剂粗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象为止;7.细调剂: 微小调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楚;8.整理 :试验完毕后,将显微镜擦拭洁净,转动转换器,把物镜偏离通光孔,并将镜筒慢慢下降到最低处,最终把显微镜放入镜箱,送回原处;9.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1)玻片标本:永久玻片标本( 2)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①擦②滴③取④浸⑤展⑥盖⑦染( 3)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时,所取的生物材料要 薄而透亮;( 4)如显微镜视野中有一个污点,如何找到污点的位置? 视野中的污点可能在:目镜或物镜或玻片标本上( 2)查找方法:先移动玻片标本,假如视野中看到污点跟着移动,说明污点在玻片标本上, 否就,它不在玻片标本上;然后,转动目镜,污点动,就说明污点在目镜上,污点不动,就污点肯定在物镜上;一、挑选题(每题 3 分,共 54 分)第一单元测试题( )1、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 、器官 B、原子 C、细胞 D 、分子( )2、以下物质不属于生物的是:A 、鱼 B、病毒 C、蘑菇 D、阳光( )3、以下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 、种子萌发 B 、雨后春笋 C、葵花向阳 D 、钟乳石不断长高( )4、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惊后会合拢下垂,这是:A 、生物的生长 B 、生物的发育C、生物进行呼吸 D、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 5、在使用显微镜观看事物细胞时,如要在视野内看到大而清楚的物像,在下图所示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的目镜和物镜中,应当选用的镜头组合是A 、1 和 6 B、2 和 5 C、1 和 5 D、 3 和 4( )6、以下哪种现象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A、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B 、荒漠生活的骆驼尿液极少C、缺氮时植株矮小 D 、蝗虫体色与环境相近( )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造成这种奇迹的生态因素是A. 水分 B. 光照 C. 土壤 D. 温度( ) 8、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将其放在阳光下,并给它浇水、施肥、松土,天气冷了,我们仍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盘只栽一株植物,这表达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与上述次序相对应,分别是①养分物质 ②空气 ③阳光 ④相宜的温度 ⑤肯定的生存空间 ⑥水A 、①③②⑤⑥④ B、③⑥①②④⑤C、④⑤③⑥①② D、③⑥④⑤②①( )9、香蕉不能在北方种植的主要缘由是北方的A 、土壤贫乏 B、阳光太强 C、空气干燥 D、温度太低( )10、用显微镜观看细胞时,如要将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心,应将装片移向A、左上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 11、用显微镜观看细胞时,目镜的放大倍数为“ 5X ”,物镜的放大倍数为“ 10X ” ;那么,此时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A、 5 倍 B、 10 倍 C、 15 倍 D、50 倍( )12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凝视:A 、目镜 B 、物镜 C、反光镜 D 、粗准焦螺旋( )13、假如在载玻片上写一个“ d”字,用低倍镜观看在视野内所见的物像是:A 、d B、b C、q D、p( )14、在设计“探究水分对蟑螂生活的影响”试验时,除了哪一条件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A、温度 B、湿度 C、食物 D、光照( )15、有一台显微镜,有 5x、10x 、15x 三种目镜和 10x、40x 两种物镜,以下哪一组是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A 、15x 、100x B、500x、600xC、50x、400x D 、100x、300x( )16、用显微镜观看临时装片时, 假如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 视野中的污点都没有移动,那么可判定污点是在:A 、目镜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玻片标本上( )17、视野中的细胞和气泡的主要区分是:A 、细胞具肯定的外形,而气泡多为圆形、往往有粗而黑的边缘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B、在染色的细胞中都可看到细胞核,而气泡中没有C、细胞不是完全透亮的,气泡完全透亮D、A 、B、C 都对( )18、下表为小李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试验设计,但仍不够完善,以下各项中,对其修改正确选项位置 黄粉虫 光照 温度 湿度纸盒左侧20只光明10℃相宜纸盒右侧20只阴暗28℃相宜A 、左右两侧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B 、左右两侧都应当保持 30℃C、左右两侧都应当保持中阴暗环境中D 、左右两侧可以湿度不同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46 分)19、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 , , ,,表达沟通;20、除 外,生物体都是由 构成的,因此,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1、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一般分为 , , , , ,, 等过程;22、( 18 分)下图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2)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 [ ]和[];( 3)可以调剂镜筒上升和下降的结构是( 4)能把光源的光反射进入通光孔的结构是[[]];和[]( 5)可以调剂通光孔进光量的是 [ ];( 1)取放显微镜时,应一手握紧 [ ] ,一手托住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6)依据图中显微镜当前的状况(目镜为 10,物镜为 10, 40),放大倍数是( )A、 10 B、40 C、100 D、400( 7)如在光线不足的试验室中观看显微镜,调整时应用什么样的反光镜及光圈( )A 、平面镜、大光圈 B 、平面镜、小光圈C、凹面镜、大光圈 D 、凹面镜、小光圈23、( 8 分)右图是与小麦生活有关的环境因素, 分析以下问题:(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因素,另一类是 因素;( 2)请你找出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 、、 、 、等( 3)请你找出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 ;24、( 6 分)以下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试验中的试验记录,请你分析: 时间 2min 3min 4min 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