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集语卷十五《孔子集语》卷十五《搜神记》八 孔子修《春秋》、制《孝经》既成,斋戒,向北辰而拜,告备于天;乃洪郁起白雾摩地,赤虹自上而下,化为黄玉, 长三尺,上有刻文;孔子跪受而读之,曰:宝文出刘季,握卯金刀, 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宋书符瑞志》 孔子作《春秋》、制《孝经》既成,使七十二弟子向北辰星磬折而立,使曾子抱《河》 、《洛》,事北向;孔子斋戒,向北辰而拜,告备于天,曰: 《孝经》四卷,《春秋》、《河》、《洛》凡八十一卷,谨已备;天乃洪郁起白雾摩地,赤虹自上下,化为黄玉, 长三尺,上有刻文;孔子跪受而读之,曰:宝文出,刘季握卯金刀, 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隶释》史晨祠孔庙碑引《孝经授神契》 丘立制命,帝卯行;《御览》六百十引《孝经中契》 丘学《孝经》,文成道立,齐以白天,就玄云踊紫官;开北门,角亢星北落司命;天使书题,号孝 经篇;云神星裳,孔丘知元,今使阳衢乘紫麟,下告地主要道之君;1后年麟至,口吐图文,北落郎服,书鲁端门,隐形不见;子夏往观,写得十七字,余字灭消文,其余飞为赤鸟,翔靡青云;《文选》曹颜远思友人诗注又刘歆 《移书让太常博士》 注引《论语崇爵谶》 子夏六十四人,共撰仲尼微言,以当素王;《御览》二百七引《论语摘辅像》 仲尼为素王,颜渊为司徒;《御览》五引《论语谶》 仲尼曰:吾闻尧率舜等游首山,观河 渚;有五老游河渚,一老曰: 《河图》将来告帝期,二老曰: 《河图》将来告帝谋,三老曰: 《河图》将来告帝书,四老曰: 《河图》将来告帝图,五老曰:《河图》将来告帝筮;龙衔玉苞,金泥玉检封盛书, 五老飞为流星,上入昴;《御览》八十一引《论语撰考谶》 尧、舜升登首山,观河渚,有五老游于河渚,相谓曰: 《河图》将来告帝期;五老流星,上昴, 有须赤龙负玉苞舒图出,尧与大舜等共发,曰:帝当枢百就禅虞;尧 喟然叹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论衡实知》 孔子将死,遗谶书,曰: " 不知何一男子,自谓秦始皇,上我之堂,踞我之床,颠倒我衣裳,至沙丘而亡; "又曰: "董仲舒乱我书; " 又书曰: "亡秦者,胡也; "2《后汉郎觊传》 觊对《尚书》曰:孔子曰: " 汉三百载,计历改宪; "《三国志魏文纪》注引《孔子玉版》 定天下者,魏公子桓;《后汉钟离意传》注引《意别传》 意为鲁相,到官,出私钱万三千文,付户曹孔袴修夫子车;身入庙,拭机席剑履;男子张伯除 堂下草,土中得玉璧七枚,伯怀其一,以六枚白意,意令主簿安置几 前;孔子教授堂下床首有悬瓮,意召孔袴问: " 此何瓮也? "对曰: "夫子瓮也;背有丹书,人莫敢发也; "意曰: " 夫子圣人,所以遗瓮,欲以悬示后贤; " 因发之,中得素书,文曰: " 后世修吾书,董仲舒;护吾车,拭吾履,发吾笥,会稽钟离意;璧有七,张伯藏其一; " 意即召问伯,果服焉;《续汉郡国志》注补引《钟离意别传》 意省堂有孔子小车乘,皆朽败;意自粜俸雇漆胶之直, 请鲁民治之, 及护几席剑履, 后得瓮,中素书曰: " 护吾履,钟离意; "《续汉郡国志》注补引《汉晋春秋》 钟离意相鲁,见仲尼庙颓毁;会诸生于庙中,慨然叹曰: "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况见圣人庙乎! " 遂躬留治之;周观舆服之在焉,自仲尼以来,莫之开也;意3发视之,得古文策;书曰: "乱吾书,董仲舒;治吾堂,钟离意;璧有七,张伯怀其一; " 意寻案未了而卒;张伯者,治中庭治地,得六璧上之;意曰: "此有七, 何以不遂? "伯惧, 探璧怀中; 鲁咸以为神;《水经注》 二十五泗水 鲁人藏孔子所乘车于庙中, 是颜路所请者也;献帝时遇火烧之;永平中,钟离为鲁相,到官,出私钱万三千 文,付户曹孔袴治夫子车; 身入庙,拭几席剑履; 男子张伯除堂下草,土中得玉璧七枚,伯怀其一,以六枚白意;意令主簿安置几前;孔子 寝堂床首有悬瓮,意召孔袴问: " 何等瓮也? " 对曰: "夫子瓮也;背有丹书,人勿敢发也; " 意曰: "夫子圣人,所以遗瓮,欲以悬示后贤耳;" 发之,中得素书,文曰: "后世修吾书,董仲舒;护吾车,拭吾履,发吾笥,会稽钟离意;璧有七,张伯藏其一; " 意即召问,伯果服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