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内古诗鉴赏一、知识点行路难(其一)唐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重要知识点:1、主题:抒写了世路艰难、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交错地反映在这首诗中2、写法:(1)叙事开篇,夸张的手法用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的宴饮,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不能饮,心茫然2)联想,用典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3)直接抒情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重要知识点:1、主题: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2、写法:(1)颔联用典故闻笛赋”表达深沉的怀旧之情烂柯人”说明自己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了2)颈联以“沉舟”“病树”自比(比喻),生动地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客观揭示了新陈代谢万象更新的自然规律表现出豁达的胸怀后人常引用这两句来说明:没落的事物,就由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依然要按着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3)此诗感情沉郁,但前后感情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悲愤),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 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重要知识点:1、主题: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表现了词人乐观的情怀和美好的祝愿整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2、简析:词的上阕开头四句发出了“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矛盾之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时作者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
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句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之憾可以从兄弟友爱中获得补偿,全词以美好的境界结束,表现了词人乐观的情怀和美好的祝愿二、习题(一)直接型默写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4.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7.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二)理解型默写1.《行路难》(其一)中象征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壮志难酬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2.《行路难》(其一)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句子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5.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抒发自己矛盾心情的句子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三)古诗词鉴赏一)行路难(其一)李 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C)A.《行路难》是李白沿用乐府旧题写的一组诗歌,共三首本篇是第一首,抒写世路艰险、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B.“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感情的激荡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是写诗人离开长安后渡过黄河与攀登太行山的情景,实际上是以山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艰难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引用姜太公和伊尹的典故,暗示古人能有此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解析: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是诗人想象离开长安后渡过黄河与攀登太行山的情景。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出作者内心悲愤、失望的情绪3.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试举例分析作者的人生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就表现了对前途信心满满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的人生经历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这两句诗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从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沉舟”“病树”比喻诗人自己道理: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三)水调歌头苏 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请说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两句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第一句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引人深思;第二句是一个细节描写,既写出了词人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流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简要赏析这几句从人到月,从今到古,寓哲理于抒情之中,表现了洒脱、旷达和无奈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