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gege****66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4.18KB
约6页
文档ID:193922165
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1/6

20.谈创造性思维【作者研究】罗迦‧费因格(1948至今),罗迦‧费因格是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创意思考顾问公司」位于加州,专门提供激发创意与革新的方法他为全球各大企业提供演讲与专业课程,这些公司包括可口可乐、奇异公司、迪士尼、英特尔、MTV、微软公司、美国太空总署、苹果电脑、花旗集团与美国奥运协会他之前写作过两本创意思考的书籍:《当头棒喝》与《在屁股上踢一脚》,并推出广受欢迎的《创意大惊奇》卡片书他与妻子及孩子住在加州亚瑟顿城 对罗迦‧费因格的赞誉之词 罗迦‧费因格已经赢得全国读者忠心的追随与支持——《商业周刊》 罗迦‧费因格的法则不输给《易经》——《财富杂志》 神奇的技巧!——美国ABC广播电视网《20/20》节目 展现商业才华——《今日美国报》 他的创意活力无限!——《美国INC杂志》 在创意谘商这个领域中,罗迦‧费因格无所不在作品研究】一、清楚的思路这篇课文先提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观点,然后说明创造性思维又有些必需的要素,最后说明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路明晰,论证缜密,值得同学们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认真阅读。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3):用图形提出问题,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提出问题)第二部分(4-12):论证探求新事物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创造性的思维必需的要素以及有无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分析问题)第三部分(13):得出结论,总结全文,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并号召我们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解决问题) 二、设问的多次运用设问是一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又是一种常用句式在议论文中常常使用本文的设问句,根据具体内容的需要,用得恰到好处如文章的开头,先列出四个图形及思考题,随即提出设问:“对于上面这个问题,你是怎么回答的呢?”接下来,通过对几种不同答案都具有合理性的分析,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原因是,“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正确推而广之,“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又如课文第4段末尾提出设问:“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然后作者又对此作了回答还有第9段:“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接着进行了分析回答这些设问句的作用主要是提醒读者注意,引导读者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波澜起伏、另外用在文中的设问句,还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

三、主题本文由一个选择题入手,阐述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告诉读者有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是有渊博的知识,有活用知识的意识及态度,还要持之以恒以及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号召人们坚信自己的创造力,努力保持好奇心,不断探求,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四、写作特点1.由一个问题的答案入手,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逻辑性强2.过渡段和过渡句的使用使文章结构严谨,衔接自然,条理性强3.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说服力强4.多处运用设问句,引起读者思考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围绕创造性思维所阐述的内容,归纳、把握作者的观点2.理清文章阐述问题的思路3.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围绕创造性思维所阐述的内容,归纳、把握作者的观点2.理清文章阐述问题的思路教学难点】3.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由此可见,事物的正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19课《谈创造性思维》吧二、明目标1.了解作者围绕创造性思维所阐述的内容,归纳、把握作者的观点2.理清文章阐述问题的思路。

3.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三、知作者1.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 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2.你能说说搜集到的关于作者的故事吗?四、明背景罗迦费因格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 “创意思考顾问公司”为全球各大企业和机构提供演讲与专业课程,《谈创造性思维》就是罗迦费因格对于创意的思考许多人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因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他们只知死学知识而不知活用,不会跳出圈外去思考问题生活中还有许多人以为搞发明和创造的都是天才人物,不相信自己也能有所发明和创造,结果导致创造性被自我压制,最终丧失本文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写的自读活动一:积累词语五、检查字词(1)根据拼音写汉字1.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tn qi( 探求 ),这一点非常重要2.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chung y( 创意)3.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机yā zh( 压榨)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机械4.“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gēn shēn d g。

( 根深蒂固 ) 5.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xng zhī yǒu xio( 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6.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zī zī b jun( 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7.在此基础上,ch zhī yǐ hng (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8. b yn r y( 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这些人是光辉灿烂的明星2)解释下列词语探求:探索追求创意:创造性的见解或意境压榨:挤出汁水或内含物或比喻剥削或搜刮根深蒂固:比喻根基牢固,不可动摇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多指方法或措施被实践证明有效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用费力3)选用三个以上的生字词语串连成一段通顺的话,最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检查运用能力,学生展示、点评并改正,教师点拨 六、读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 2.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努力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3.按照议论文的结构划分层次? 七、课文理解层次内容第一部分(1-3)用图形提出问题,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提出问题)第二部分(4-12)论证探求新事物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创造性的思维必需的要素以及有无创造力的人的区别。

分析问题) 第一层(4-8):论述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三个要素第二层(9-12):论述富有创造性和缺乏创造性的区别第三部分(13)得出结论,总结全文,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并号召我们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解决问题) 八、默读课文,加深文章理解 1.课文是如何提出“创造性的思维”的? 2.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3.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4.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九、巩固练习 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你有过类似的经验吗? 十、谈收获 学完这节课后你有何感受?你认为你有没有创造力?要怎样才能变得更有创造力? 十一、作业课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表达效果呢?教学反思:本文思路清晰,深入浅出,语言简洁,由学生自主积极动笔读书,圈点批注完成对课文内容和思路的初步自学,探究本文的论点;在教学中创设作者、学生、教师民主平等的对话交流氛围,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在质疑和交流中明确怀疑与学问的关系,明确怀疑对学问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树立怀疑的学习精神。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