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农民市民化过程中两栖现象调查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191614588 上传时间:2021-08-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4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城农民市民化过程中两栖现象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进城农民市民化过程中两栖现象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进城农民市民化过程中两栖现象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进城农民市民化过程中两栖现象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进城农民市民化过程中两栖现象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城农民市民化过程中两栖现象调查(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进城农民市民化过程中“两栖”现象调查 根据国际城镇化规律,城镇化率30%70%为城镇化快速发展期。江西省2001年城镇化率超过30%,进入快速发展期,2014年城镇化率超过50%。城镇人口超过全省总人口的一半,江西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2000年开始,我国就把在城镇居住6个月以上的人口统计为城镇常住人口,我们所说的城镇化率,就是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我国2013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6%左右1。江西省2013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8.8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27.10%,分别比全国平均数低4.83个百分点和8.9

2、0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存在如此大的差距,反映了进城农民的“两栖”现象,折射出“不完全城市化”新的困局。一 “两栖”现象折射新困局农民进城实现了职业转换,有的甚至在城镇工作生活了十几年,户籍还在农村,还拥有农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等农村户籍赋予的权利,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不完全城市化”,或进城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两栖”现象。我们从将“常住人口”统计为城镇化率的2000年至2013年,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其中的变化和趋势。表1 江西省2000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情况表1说明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城镇化率中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剪刀差”越来越大,2000年只相差5.01个百

3、分点,2013年则相差21.77个百分点。在这一时期,城镇常住人口年均增长5.16%,而城镇户籍人口年均只增长2.05%。说明城镇化在加快,但进城农民市民化速度在放慢,“不完全城市化”趋势更为严重。第二,根据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制定的目标,到2020年江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0%。2013年江西总人口为4522.15万人,以现在的人口自然增长率6.91计算,到2020年总人口预计约4980万人,如果按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过40%计算,城镇户籍人口应达1992万人,减去2013年城镇户籍人口1225.52万人,20142020年的7年间需在城镇落户的

4、农村转移人口将达766.48万人,每年平均需落户城镇109.50万人。我们已经知道,20002013年城镇户籍人口年均只增长2.05%;而要在2020年实现766.48万人完成市民化过程,需要城镇户籍人口年均增长7.19%。我们再以近4年为例,看看城镇户籍人口变化情况。2010年全省城镇户籍人口比上年增长1.93万人,2011年比上年增长7.29万人,2012年比上年增长0.43万人(全省不足5千人),2013年比上年增长11.20万人。城镇户籍人口增长速度如此之慢,规划到2020年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的目标,将是很难实现的。以上数据统计,已经说明进城农民市民化的步伐放慢。实地调查也同

5、样反映出,不管是仍然生活在乡村的农民还是已经转移的农业人口,即使是已经考上各种高校的农村学子,他们对城市户籍已经不需要、不渴望了。有些已经“农转非”的人还希望将户口“非转农”。2014年23月,江西省政协组织对全省城镇化建设进行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农民工转城镇户口的意愿,基本没有”,“就我省而言,指望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降低进城门槛,吸引农民改变户籍进城落户是一厢情愿,作用有限”。我们曾对赣州章贡区的5个村就进城落户意愿进行过调研,结论也是没有一人愿意“农转非”。同时我们还发现高校的农村学生也有不少没有将户口从农村转出,“跳了龙门不跳农门”是当前不少农村大学生的选择。城镇常住人口在逐年增加,城镇

6、占地面积在逐年扩大,而常住人口中的农业转移人口却不愿放弃农村户籍,不愿完成个人城市化过程。从全国来说有2亿多没有城镇户籍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生活工作,从江西来说,有近千万没有城镇户籍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生活工作,到2020年这个数字可能还会增大。江西省与全国一样正面临更加尴尬的农业转移人口城乡“两栖”的“不完全城市化”困局。二 “两栖”现象的负面影响农业转移人口的不完全城市化造成的“两栖”现象,已经并将继续给经济和社会、城市和农村带来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一)“两栖”造成城乡双重占用建设用地城市化的规律告诉我们,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进城农民不断增多,农村建设用地就会相应减少。但是,由

7、于不完全城市化造成的“两栖”现象,在城市化加速期,大批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农村建设用地却不降反增。“2007年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用地为23491平方公里,却容纳37249万人口,每万人用地只有0.63平方公里;县级市建成区面积为11978平方公里,容纳了15571万人口,每万人用地为0.76平方公里;建制镇建成区面积大约为15399平方公里,人口约6559万人,每万人用地2.35平方公里;而农村居民用地大约为181875平方公里,人口72750万人,每万人用地高达2.5平方公里”。2也就是说,地级以上城市的人均建设用地为63平方米,县级城市人均建设用地为76平方米,建制镇人均建设用地为235

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建设用地为250平方米。农村人均建设用地不仅远远超过了村镇规划标准规定的人均建设用地上限150平方米,更为严重的是,进城常住人口在享用城镇建设用地和公共设施的同时,仍然占用农村建设用地,“两栖”造成“双重”占地。我们可以算笔账。江西省近几年农民工人数维持在700万800万,2013年突破1000万人,达1016.7万人。这个数字与表1城镇常住人口减去城镇户籍人口的数字是相近的。这1000万人肯定已经在城镇工作和生活,已经占用城镇建设用地和享用城镇公共设施(尽管享用得并不充分),而又同时占用农村建设用地。我们已经知道农村“每万人用地高达2.5平方公里”,那么,1000万人就在

9、农村占用了2500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这就是人进城了,农村建设用地不降反增的原因。(二)农村留守问题国家统计局2014年5月12日公布的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894万人。2013年举家外出的农民工3525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13.1%,大部分农民工只能单身或夫妻双双进城务工打拼,将老人和孩子留在农村老家。2012年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约有5000万,32013年农村留守儿童超过6000万。4许多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务工,就是为了子女能更好地生活和接受更好的教育,但由于不完全城市化的制度安排,大多数子女只能留守农村,“幼无所靠”,生活上缺乏正常照顾,学业上缺

10、乏家长指导,心理上缺乏父母关心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不健全的发育过程中,甚至还有安全没有保障的问题。比如,近年来,留守儿童溺水而亡的事件时有发生。还有数以千万计的留守老人,孤独的他们不仅要在田野劳作,还要承担起隔代抚养的重任。(三)农业生产受到“两栖”现象的负面影响“两栖”现象影响农业生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为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目前承包地经营权实现流转的不到30%,无法做到大范围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两栖”农民工,大部分时间都在打工地,农村的承包地主要由留守在家的父母耕种。囿于留守老人的文化程度、人生阅历和身体状况,只能粗放经营,很难提高农业生产率,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三是存在撂荒问

11、题。(四)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两栖”造成“两不利”近年来,进城农民就业难和部分企业招工难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尽管,造成两难现象有种种原因,但农民工没有完成自己的市民化,仍是“两栖”身份是最主要的原因。农民工“用脚投票”,对维护自己的权益有一定作用,但经常变换工作单位和工种,对企业和自身都有不利影响。企业没有一支稳定的职工队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影响到职工技能的培训和提高,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转型升级。农民工经常变换工种,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处于一种“漂泊”状态,不利于提高自身的技能和职业层次。(五)不利于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多年以来,城市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均3倍于农村居民,如果2亿多转移进城的农

12、民工结束“两栖”状态,完成个人城市化,那将会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遗憾的是,农业转移人员囿于“两栖”心理和“两栖”的人生目标,仍然保留着农村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除了自己的日常开支外,大部分积蓄准备建房或娶妻,完成消费的“两栖”,消费“两栖”反过来巩固“两栖”的人生目标。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因为不完全城市化而不能发挥拉动经济的作用。(六)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根据相关调查,全国新生代农民工目前约1亿人。他们文化知识普遍高于父兄,对农村土地缺乏依恋感,接受新生事物快,已经习惯城市生活,并且渴望融入城市。但是,他们仍然选择“两栖”,不要城市户口,不割断与农村的“脐带”,不完成自己

13、的市民化过程。(七)“春运”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两栖”决定了农业转移人口每年都会选择一个时期返回农村老家,这个时期就是中国传统的春节。于是,“两栖”人生造成了我国独有的“春运”奇观。每年春运期间,数以亿计的人通过火车、汽车、船舶在城乡间奔波,有的甚至骑着摩托车返乡。这不仅给交通运输造成巨大的压力,也给人身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同时也是社会财富和资源的巨大浪费。三 造成“两栖”现象的原因国外学者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提出了城市化的“推力拉力”理论,即农村由于生产力低下,限制了农民增收致富,形成了将农业富余劳动力推向城镇的一种力量;城镇由于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同时工业和服务业的经济收益明显

14、高于农业,对农业富余劳动力产生一种吸引的力量;两种力量综合在一起,形成了城市化的重要动力。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有与世界城市化规律相一致的地方,也有其特殊性的地方。长期以来,我国不完全城市化的制度安排,造成了一些违背城市化规律的城乡“推力”与“拉力”的博弈,延缓了进城农民的个人城市化也就是他们的“市民化”进程,形成进城农民的“两栖”现象,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一)利益比较农民是理性的经济人。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的制度和政策,被冲破或取消,农民获得了流动就业的自由。他们选择进城务工经商,是因为农村人多地少,目前还很难实现规模经营,种田利润微薄。在江西,人均耕地不足两亩,很多地方人

15、均耕地只有0.30.5亩。这么少的人均耕地,无论种植什么都很难大幅度增加收入。而在城镇,尽管还有诸如低工资、欠薪、缺少社会保障等问题,但打工一个月的收入就超过了1亩田种1年水稻的收入。所以,他们背井离乡,备尝艰辛也要进城打工。同样,他们选择进城又保留农村户籍,也是利益使然。第一,每人有一份承包地,土地仍然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把土地作为今后退回农村的生存保障;每户有一块120240平方米的宅基地。这些都是城里人没有的。第二,国家取消农业税后,又出台了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使得农村在既有“推力”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拉力”。我们调查了2014年江西出台的惠农强农富农政策。农作物补贴政策。粮食直补:早、

16、中、晚稻各为11.8元/亩;良种补贴:早、中、晚稻各15元/亩,棉花15元/亩,油菜10元/亩,小麦10元/亩,玉米10元/亩。农资综合补贴:67.2元/亩。补助方式:按照上年核实的实际种植面积,将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发放给农民。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早籼稻135元/百斤,中晚籼稻138元/百斤,粳稻155元/百斤,分别比上年提高3元、3元和5元。种粮大户补贴政策。种粮大户补贴政策从2013年开始取消对种粮大户每亩16元的现金直接补贴,改为通过项目支持种粮大户发展,主要开展金融支持和生产及配套设施补贴两个方面。此外还有生猪补贴、集中育秧补贴、晒场补贴、绿肥种植补贴等。5第三,新农村建设优惠。2014年,江西省选择5000个新农村建设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