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绿色发展体系实践探索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191613598 上传时间:2021-08-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安新区绿色发展体系实践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贵安新区绿色发展体系实践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贵安新区绿色发展体系实践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贵安新区绿色发展体系实践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安新区绿色发展体系实践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安新区绿色发展体系实践探索(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贵安新区绿色发展体系实践探索 一 贵安新区生态资源调查贵安新区位于贵阳市和安顺市接合部,地处黔中经济区核心区,规划面积1795平方公里(其中直管区470平方公里),涉及贵阳、安顺两市所辖4市(区)21个乡镇,现状人口100万人,规划到2030年达到260万人。新区交通区位优越,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资源22处,自然资源丰富,拥有2626个山头、14条河流、131个湖泊、515个水塘、219个地下泉眼。新区地形地貌类型多样,河流湖泊纵横交错,田园林地一望无垠,气候宜人冬暖夏凉,这些共同造就了这里独特的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风光,以及天象与气候、遗址遗迹、人文活动、旅游商品、乡

2、村特色旅游、红色旅游、山地旅游和康体养身旅游等丰富的物质、文化及旅游资源。贵安新区生态人文资源包括自然地理概况及交通枢纽概况、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概况、规划区自然人文资源评析、直管区自然人文资源调查四个方面。(一)自然人文资源内容贵安得天独厚的山水自然风光,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广阔无垠的田园,释放出无穷的魅力,一座“山水之都、田园之城”的新兴旅游、全域旅游之贵安正成为无数文人骚客向往之地,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贵安类型多样的地形地貌,纵横交错的河流湖泊,宽广无垠的田园林地,冬暖夏凉的温暖气候共同造就了这里独特的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风光以及天象与气候、遗址遗迹、旅游商品、人文活动、乡村特色旅游、红

3、色旅游、山地旅游和康体养身旅游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本次普查822处资源单体,新发现615处。资源主类齐全,主类覆盖率为100%,拥有42个亚类中的34个,亚类覆盖率为80.9%;210个基本类型中有110个,基本类型覆盖率52.4%。自然人文资源整体分布均匀。(二)自然人文资源评价对470平方公里直管区管理范围内4个乡镇,90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另外包括羊艾农场1个,华山松良种场1个,夜郎谷1个,大学城8所高校,共计102个普查单元,共计360余个村寨的资源,资源单体822处,点密度约为1.8处每平方公里。各类资源615处,占普查资源总数的74.8%;独立型单体795处,占普查资源总数的9

4、6.4%;未开发642处,占普查资源总数的78.1%。本次普查4个乡镇整体以村(社区)为单位进行,各村各寨均已到位,保证村村有资源单体点。资源单体数(处)以马场镇为最多(358处),除与各乡镇行政面积有直接关系外,还与新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有关。在已初评资源当中,一级资源数量为276个,占入级资源总量的比例43.3%;二级资源数量为224个,占入级资源总量的比例35.2%;三级资源数量为124个,占入级资源总量的比例19.47%;四级资源数量为11个,占入级资源总量的比例1.73%;五级资源数量为2个,占入级资源总量的比例0.31%。入级旅游资源数量从五级至一级逐级减少。二 贵安新区城市环境总体

5、规划针对规划区域的突出环境问题、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探索新区城市环境总体设计与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相融合的途径和方法,设计严格监管与经济激励相结合,经济社会成本可承受的环境管理政策,提出规划目标指标体系、重点任务,设计重点工程项目。在设计任务与保障措施方面,重点围绕一个“综合治理体系”、两个“基础”、五个“管控”展开。一个“综合治理体系”体现四个“结合”,即产业管控与污染治理相结合、资源化利用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点源治理与面源治理相结合、污染防治与生态恢复相结合的环境综合治理体系。两个“基础”,即同步构建环境监管机构能力和智慧环保系统软硬两个相互支撑的管理

6、“基础”。五个“管控”:通过生态空间管控、环境容量总量排放管控、产业环保政策管控、环境基础设施管控、环境风险管控,实现环境保护优化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在重点工程项目安排方面,主要包括绿色发展、工业领域结构减排增容措施、治污工程减排增容措施、农业领域减排控制措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工程和重点示范工程等。(一)控制目标到2020年,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基本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环境保护协同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良性互动,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基本确立。到2030年,建成城区生态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幸福和谐宜居的国际化山水田园生态城市。(二)实施措施1.分类精

7、细管理确定能源消耗底线,推动能源及产业结构调整。到2020年,将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55.95万633.51万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强度控制在0.7030.981吨标煤的水平。建立大气环境治理总体战略,实施分行业精细化管理。到2020年,将贵安新区SO2、NOx、PM10、PM2.5等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3.12万吨/年、5.11万吨/年、1.26万吨/年以及5.16万吨/年之内,保证环境容量不超载,满足大气环境承载力的限值。2.划定生态安全格局划定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明确“三生”空间建设底线。到2020年,贵安新区的生态宜居生活用地(生活空间)总量为181.8平方公里,生态宜居的

8、人口总量为112万人,2030年生态宜居建设用地的总量为287.4平方公里;生态空间的用地(生态空间)总量保持在828.4平方公里;生态宜居的工业生产空间用地总量不超过176.4平方公里;基本农田保护用地总量控制在713.4平方公里。其中生态空间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生物多样性保护安全格局、地质灾害安全格局以及河湖生态截污带,生产空间主要包括工业企业用地、交通建设用地以及基本农田种植区。3.实施流域管控建立严格的河流生态需水量调控管理制度。到2020年,贵安新区核心区可利用的水源包括地表水源和外调水源总量应达到4.06亿立方米/年。实施水环境承载力分区调控。到2020年,将贵安新区COD、NH

9、3N等水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6847.58吨/年和148.74吨/年。强化污染源全要素全过程的协同治理。以水质达标为核心,水陆共管、治理为主、防治结合,保好水、治差水、带中间,一河一档、一河一策,削减存量、抑制增量,实现治理一条、达标一条的目标。严守饮用水源地保护红线。构建贵安新区城乡一体化的多水源布局,优化城乡一体化供水格局,降低格局性水源安全风险,精准管控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加快应急备用设施建设,提升备用水源保障能力。4.产业生态发展发展生态友好型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淘汰传统落后产业。推进发展绿色高效农业,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建设,促进养殖产业规模化经营。加

10、强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管理。2020年前,完成红枫湖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污染企业的“关、迁、改、转”。新区生态农业种植面积比例达到65%以上,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所有园区配备完善的污水、垃圾、固废等基础处理设施,新建厂房90%以上达到绿色工业建筑一星标准。5.重大工程设计分别对贵安新区未来的水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水系统修复工程、土地利用修整等8项,空间格局优化工程6项、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工程10项、生态绿色质量提升工程18项、生态产业与绿色发展工程11项、生态低碳新区建设工程13项、绿色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15项、生态文化培育工程7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工程8项等

11、8大类共88项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并在具体工程实施开展前,明确各个工程的主要内容、规模、完成期限和责任部门,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和目标完成。6.完善生态制度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探索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探索推行市场化机制运行管理,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考评体系。建立领导干部离任生态审计和生态绿色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加快出台贵安新区区管领导干部离任生态审计实施办法,建立依据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离任审计。严格责任追究,对造成资源绿色生态严重破坏的行为实行终身追责制。三 贵安新区“1+5”绿色发展体系探索贵安新区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在“一张白纸,白手

12、起家”自然山水基础上,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科学编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设计,全力推进生态自然人文资源调查,探索创新提出“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消费”(1+5)绿色发展体系,着力解决“水脉连通、绿色隐蔽基础设施”建设等突出环境问题,加大“十河百湖千塘”等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力度,通过“综合执法局”改革联合执法统一职责等生态环境督察机制,奋力促进绿色贵安生态文明示范区战略使命实现。(一)贵安新区绿色金融随着多种形态的金融资源聚集,贵安新区已初步形成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截至2016年底,全区引入包括银行业、保险机构、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29家及类

13、金融机构200余家;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0.5亿元,占地区GDP的9.2%。(1)主要目标。通过5年发展,构建立体化组织机构、多元化产品服务、多层化支撑服务等体系,切实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2)主要任务。一是建立多层次绿色金融组织机构体系;二是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三是拓宽绿色产业融资渠道;四是加快发展绿色保险;五是夯实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六是构建绿色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机制。(3)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举措。一是强化绿色金融机构体系建设;二是鼓励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三是细化绿色金融重点支持方向;四是构建绿色金融风险管控体系;五是健全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二)

14、贵安新区绿色产业1.发展目标和任务以新区产业政策为指引,坚持五大发展新理念,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立足于绿色产业发展实际,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为保障,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现代化、便利化为目标,激发“绿色产业+”的创新模式,促进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医药、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为主的五大新兴主导产业稳健、安全和可持续发展。2.加快产业配套政策支持一是加大绿色产业政策支持;二是加快打造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政策环境。建立管委会主导、银行指导、其他金融机构配合、企业参与的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系列规划制度体系;三是加强绿色产业发展的配套支持;四是拓宽绿色产业融资渠道。推动发行企业绿色集合债券

15、、保险、证券、基金、资产证券化、碳金融等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五是明确绿色产业信贷的支持方向和重点领域;六是加快绿色产业项目库建设。编写贵安新区绿色产业发展引导目录作为绿色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对于纳入目录的项目,在资金安排等方面要予以支持和倾斜;七是加大绿色产业政策引导,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三)贵安新区绿色交通(1)主要目标。到2020年,新区交通运输行业率先建成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率先推广绿色低碳交通运输装备;率先优化绿色低碳运输组织;率先建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技术创新与服务体系;率先夯实绿色低碳交通运输管理基础。率先建立地方性绿色金融体系;率先推进和建设绿色金融与交通建设融

16、合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协调机制以及配套机制。率先在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支持绿色交通项目建设体制机制上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全面建成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示范区。(2)重点任务。一是发挥绿色金融优势,推动绿色交通项目加快建设;二是发挥绿色金融优势,鼓励交通工具绿色消费;三是发挥绿色金融优势,优化绿色交通服务体系。(四)贵安新区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高效改善人居环境,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工作目标。2016年底,贵安新区新增建筑按照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执行;2017年底,新增二星级绿色建筑200万平方米,获得三星级绿色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