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谈创造性思维》同步测试习题【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大宝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62.09KB
约6页
文档ID:185257558
《谈创造性思维》同步测试习题【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1页
1/6

《谈创造性思维》同步测试1、 基础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改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6分钟之后,也可能在6个月之后,或者6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我对此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力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健,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hnɡ( )地进行各种尝试1)给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孜孜不倦( ) 汲取( ) 持之以hnɡ(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文中“渊博”的意思是 ;“一事无成”的意思是 (4)画线的句子有语病,应改为 2.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1)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 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丢弃 放弃 抛弃)(2)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 反映 反应)(3)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 充实逐渐 逐步)(4)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 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缺少 缺乏 缺欠)3.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 、 、 及比喻论证等2、 能力提升1.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人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正确的一项是( )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 ; ;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①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②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③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事无成 B.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但是多种多样。

C.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D.富于创造力的人,认识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3.请围绕“换个角度看问题”的内涵,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例句】 玫瑰虽美,但花下荆棘丛生;其实,换个角度也可看作:荆棘虽多,但荆棘上却盛开着美丽的玫瑰!【仿写】 4.品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1)“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大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答: (2)“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 就会止步不前”是什么关系的复句?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答: 3、 素养提升1.下面两张图来自美国哈佛大学。

现在有两位同学,分别表达了对“图一”的理解请你读“图二”,将你的理解写下来不少于20字)“图一”理解:同学一:如果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对人对事,你会发现别人的优点,此时我们是快乐的!同学二:善于发现美好的事物,并懂得感恩,就会感到幸福图二”理解: 2.创意绘画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黑板上给的六个图形拼成一幅作品,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请你仿照“图一”的介绍示例,对“图二”进行介绍图一”的介绍:我这幅画的名字是“青山绿水”艳阳高照下,葱郁的山林,澄澈的湖水,令人心旷神怡愿每个人都自觉爱护环境,美化家园,让地球永远山青水绿答: 参考答案1、 基础训练1.(1)zī j 恒 (2)关健 关键 (3)(学识)深而且广 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什么事情都没有做成(4)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解析:(1)“孜”不读zǐ,“汲”不xī,“恒”不要写成“横”。

2)“健”和“键”音同形近,注意根据形旁推断字义,判断正误3)应在理解词语本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解释4)成分残缺,缺少宾语2.(1)放弃 (2)反应 (3)逐渐 (4)缺乏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根据词义和具体的语境辨析选择3.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解析:解答本题,需要熟悉主要的论证方法2、 能力提升1.C 这三句从三个方面具体论述怎样才能成为有创造力的人保持好奇心,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运用知识→相信灵感的价值并发展下去,这三个方面逐步深人,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2.B B项前后两个分句之间不是转折关系,是并列关系,后句应该为“而是多种多样”3.示例:彩虹虽灿烂,但其前总有暴风雨肆虐:其实;换个角度也可看作:虽有暴风雨肆虐,但风雨之后会有灿烂的彩虹解析:首先要理解“换个角度看问题”的内涵,即“反过来”看问题,然后仿照例句的句式来写句子4.(1)不能删去这两个限制语用得非常准确,体现了论述语言的严密性2)假设关系这句话指明了“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的危害性一日如此,社会前进的脚步也就停止了解析(1)议论文需要用严密的推理来讲清道理,用语言表达出来必须准确无误解答此类题,只要把部分内容删去,再和原句比较,就能够品味出差别。

2)假设复句的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导致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假如”“假若”“倘若”等,它们常和“那么”“就”等词搭配使用三、素养提升1.示例1:大脑就如肌肉,锻炼得越多收获也越多当我们的大脑充满活力地思考以及运作的时候,获得的快乐就越多示例2:学习的动力来自质疑、探索和发现的共同驱动示例3:善于提出疑问,保持好奇心,总能发现生活带给我们的惊喜,就会有学习的动力解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 答案不唯一 认真观察题中的图,会发现,只要有疑感、惊叹、好奇,就会有学习动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观察图片,根据图中的汉字标示,参照“图.”的理解去写2.示例1:我这幅画的名字叫“盼归”孤独的留守儿童,望着月亮,思念在异乡打工的父母,希望他们早一天回家愿更多的人关爱留守儿童,给留守儿童爱和温暖,示例2:我这幅画的名字是“亭沐月色”一轮圆月悬在天幕一角,月光澄澈,园中的攒珠叠檐亭正沐浴着如水月色,看到如此美景,人的心灵也变得空明澄澈了愿更多的人关注中国的传统建筑,体悟传统建筑中蕴含的智慧与美解析:仔细阅读”图-一”的介绍,由此可知答案包含的要素:作品的名称、寓意。

然后发挥想象,理解“图二”中各元素的意义,组织语言回答即可 6 / 6。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