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少年中国说》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掌握重点语句的含义2.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3.学习本文比喻、象征的手法一、资料链接1.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早年极力鼓吹变法维新,是我国19世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变法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文学方面,他提倡“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在文学方面影响最大的是散文,他不赞成“桐城派”的古文,也不受汉魏古文的影响,而是追求“务为平易畅达”、“纵笔所至不检束”他的散文条理清晰,笔锋常带感情,别具一种魅力,为晚清的文体解放和五四白话文运动开辟了道路著有《饮冰室合集》2.背景资料:本文写于1900年,是作者在维新变法失败后在日本时写的文章从日本人和西欧人称我国为“老大帝国”说起,以人喻国,怒斥当权的清王朝封建贵族官僚是保守守旧、顽固苟且的“老朽”号召“中国少年”肩负起救国的责任,为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少年中国”而努力奋斗二、初读文章1.朗读全文,利用工具书给下列划线字正音 怯懦( )( ) 苟且( ) 瘠牛( ) 澌( )亡 矞矞皇皇( ) 发硎( ) 鹰隼( ) 地履其黄( )2.大声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
1)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2)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3)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也4)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5)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三、疏通文意1.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疏通文意1)解释下列词语老大 盖 果 欲 既往 惟 故 永旧 日新 已经照例 未经 破格 好 怯懦 苟且 瘠 大略 固 宜澌亡 翘足 鹰隼 矞矞皇皇 发硎 履 疆 (2)翻译下列句子①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②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放也故冒险③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④人固有之,国亦宜然⑤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⑥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⑦天戴其苍,地履其黄2.谈谈读本文后的最初感受四、探究赏析 1.给文章划分层次2.理解题目中“少年”一词有什么深刻含义? 3.何为“老大帝国”?何为“少年中国”?4.文章将社会腐朽的原因归结为“老朽之人”,你认为这恰当吗?5.文章运用什么手法或修辞表现了少年中国的哪些特点?6.概括本文主旨。
7.找出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赏析方法提示: (语句)运用 (修辞或写作手法)生动形象(或具体委婉或全面深刻等等)地写出了(表现了) (内容或情感)示例:“奇花初胎,矞矞皇皇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少年中国在发展中的壮丽前景五、拓展迁移1.背诵并积累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2.写出至少两句你积累的有关少年壮志雄心的名句附参考答案及思路提示二、初读文章1.怯懦(qi )( nu )苟且(gǒu )瘠牛(j) 澌(sī)亡 矞矞皇皇( y )发硎(xng )鹰隼( sǔn)地履其黄(lǚ)2.(1)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2)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3)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也4)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5)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三、疏通文意1.(1)老大:古老,文中指落后、衰老盖:大概 果:果真,真的欲:想要既往:已经过去 惟 :仅仅,只 故:因此 永旧:永远陈旧。
日新:天天创新 已经:已经经历照例 :按照惯例 未经:没有经历 破格:打破常规 好:喜欢 怯懦:胆小怕事 苟且:只顾眼前,得过且过瘠:瘦弱大略:大概固:本来 宜:应当澌亡:灭亡 翘足:抬脚 鹰隼:雄鹰和猛隼 矞矞皇皇:光明盛大的样子硎:磨刀石 履:踏着 疆:指时间界限 (2)①正因为思念往事,而每件事都是自己已经经历过的,所以只知道墨守陈规②正因为胆怯懦弱,所以得过且过③宝剑刚磨出来,锋刃大放光芒④人本来就有这种区别,一个国家也应该这样⑤假如全国的少年也都是老朽的人,那么我们中国将仍然是衰老的国家,她的灭亡将很快到来⑥珍奇的花儿含苞欲放,满眼辉煌;干将宝剑刚刚磨好,锋刃发出耀眼的光芒⑦头顶着青色的长天,脚踏着黄色的大地2.示例:①我感受到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②我感受到少年中国的发展的无可限量四、探究赏析1.明确:全文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部分(第一段)采用由反入正的写法,提出本文论题,表达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理想和追求第二部分(第二段)以人喻国,通过老年人和少年人性格的对比,比喻国家的强盛和衰落第三部分(第三段)指明造成今日老大帝国的是“老朽们”的罪过,说明创建“将来之少年中国”是中国少年的责任,并展望中国的美好前程。
2.明确:一是针对日本人称我中国为“老大帝国”,作者愤然回击,称中国为少年中国;二是因为少年象征着国家如朝阳般地蓬勃兴旺,乳虎般地生气盎然;三是中国是古老的中国,又是进步的未来之果3.老大帝国,指腐败无能、腐朽不堪、蝇营狗苟、日趋衰亡的清政府少年中国,指的是中国将以崭新的蓬勃姿态出现于世界之林,有着不可估量的前途4.文章将社会腐朽的原因归结为“老朽之人”,从而刻画出当时统治者的丑恶嘴脸这在当时有一定进步作用,可以激发青年人奋发图强,变革现实但是仅仅归结于复述老年与少年在性格上的差别,把少年一律看成先进,老年一律看成保守,把国家富强的希望寄托在这些人的身上,充分暴露了作者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立场的局限性5.明确:文章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和比喻的修辞,描述了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勃,前途无量6. 作者把封建古老的中国和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作鲜明的对比,极力赞颂了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针砭老年人消极保守的思想,鼓励人们发奋图强,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了作者热切盼望祖国发容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7.示例:①“鹰隼试翼,风尘吸张”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少年中国的冲天气势②“红日初生,其道大光。
这句话运用象征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③“潜龙腾渊,鳞爪飞扬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热情歌颂了少年中国大展身手的英姿五、拓展迁移1.示例:①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②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2.示例:①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③李贺:为报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④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⑤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