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园小班科学课《镜子里的我》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p****e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01KB
约2页
文档ID:358770966
幼儿园小班科学课《镜子里的我》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_第1页
1/2

幼儿园小班科学课《镜子里的我》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1. 提高幼儿通过镜子认识自己的能力;2. 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心;3. 通过观察、实验、对比、操纵等方式,探索镜子反射原理二、活动准备1. 镜子;2. 幼儿自带小镜子;3. 不同形状、大小和材质的物体三、活动过程1. 导入环节1. 老师对幼儿做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培养的简单介绍;2. 老师给幼儿讲解镜子的作用和特点,并让幼儿自己观察、感受;3. 老师给每个幼儿一面小镜子,让幼儿感受镜子反射原理,看到自己的形象2. 实践探究1. 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实验不同形状、大小和材质的物体在镜子里的反射形象;2. 老师让幼儿操作、对比,了解不同物体在镜子里的反射规律;3. 老师给幼儿准备一支不同颜色的笔,引导幼儿在镜子里画出自己的脸庞,并观察;4. 老师引导幼儿发现自己在镜子里的活动轨迹与真实的相反,让幼儿感受到镜子反射的特点3. 活动延伸1. 老师引导幼儿对比差异,让幼儿感悟自己与他人的异同;2. 老师引导幼儿逐步发展自己的个性和自信,学会自我欣赏和自我认可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旨在通过让幼儿通过观察实验、对比探究等方式,探索镜子反射原理,并通过让幼儿画出自己的脸庞和观察自己的反射形象,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心。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老师立足于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行为习惯,采用了朴实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丰富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参与热情高涨此外,本次教学活动还结合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从幼儿熟悉的物体形状、大小和材质入手,辅以具体实例,深入浅出地引导幼儿探究反射原理,加强幼儿的学习体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教学过程略微单调,有些幼儿的注意力难以持久,学习效果欠佳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下次教学中可以增加生动有趣的教学元素,适当减少课堂上的纸笔反复,让幼儿更多地感受参与其中的趣味性、游戏性,以提高教学效果。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