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游戏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8.50KB
约9页
文档ID:516330929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游戏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1/9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游戏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酒师附小 王茜【摘要】:本文针对小学英语课堂中游戏运用时存在的常见问题,结合自己与他人的教学案例,深入剖析,得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办法,以便提高游戏运用的实效,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关键词】:游戏运用, 问题, 对策, 原则, 实效《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近年来,游戏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以它的趣味性强,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正越来越受到广大一线英语教师的青睐然而,许多教师在运用教学游戏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致使课堂教学低效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与他人的一些教学案例,谈一谈课堂教学中游戏运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问题一:片面追求课堂气氛,浮华背后一切归零[案例一]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英语第三册》 教授服装类单词:sweater, blouse, pants, jacket, skirt, shirt 等笔者在操练单词环节,为了让学生巩固对单词的发音和词形的识记,引入了小组比赛 “找单词”游戏,将全班分为四个大组,要求每组各派一名代表上台参加比赛,看哪组代表最先指出老师读出的单词,又对又快者获胜。

各小组代表准备就绪,笔者宣布比赛开始并读出要找的单词,台上的学生争先恐后去摸黑板上相应的单词,台下的学生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很热烈分析与对策】笔者在本环节引入游戏比赛活动的意图是通过比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复习巩固新授单词在活动过程中,教室里加油声此起彼伏,看似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参与热情很高、参与面很广静心思考,这看似热闹的课堂实际上存在诸多问题,所谓的热情活跃只是表面现象问题1:没有真正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首先,要求组内推选代表,选出来的往往是学习程度好的;其次,在活动中看起来几乎没有人闲着,台上的同学不甘人后、注意力高度集中,台下的学生助威呐喊、不遗余力,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实际参与复习巩固单词的只是台上的几个学生和台下一小部分学生,有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用心去听老师所读是哪一单词,也没有仔细去看台上学生所指孰对孰错,他们的作用仅仅是拉拉队,真正的关注点不在单词,而在他们组能否获胜;最后,老师没有照顾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致使这一部分学生成了课堂活动的看客问题2:耗时难操控由于是小组比赛,就必须分出胜负来,因是四个组的比赛,有四个代表参加,有的时候这个组又对又快,有时又是那个组又对又快,孰先孰后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同时,在实际操作中笔者发现,很难操控活动的节奏,有时为了分出胜负,不得不延长比赛时间。

问题3:活动低效经过两轮比赛,获胜组是分出来了,为了再次加深学生对单词的音、形的识记,笔者让学生齐读单词,结果发现有些单词还是读得不熟练小学生都争强好胜,喜欢游戏比赛,这一点毫无疑问,但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的结局?原来问题出在对这一活动的组织方式上,如果老师在组织方式上多下功夫,相同的活动肯定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对策:1. 假如老师在学新词前告诉同学们一会儿我们要进行小组比赛,谁都有可能代表他们所在组参加比赛,特别是平时很少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被叫到的可能性更大,让学生们有个心理准备,学生唯恐因为自己而使本组比赛失利,操练单词时注意力会高度集中,促使学生从无意记忆到有意记忆2. 教师确定比赛人选时多关注照顾个别学困生或比较腼腆的学生,给他们展示的机会3. 找一个记分员,每指对一次得一分,记下各组的得分情况4. 教师读出单词,要求其他学生用跟读此单词的方式来助威5. 教师灵活操控活动时间,随读随停通过对这一活动组织方式的改进,从根本上杜绝了出现以上问题的可能性,教学效果一定提升笔者坚信在课堂教学中同样是操练单词,纵使采用相同的活动,但因组织方式不同课堂效率也会大相近庭问题二:片面追求活动多样,华而不实缺少层次[案例二]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英语第一册》,教授新词 11-20单词,复习数字单词 one, two,……ten.教学活动1:做动作数数(动作与数字没关联)教学目的:复习数字1-10单词的读音活动时间:1分钟活动描述:师生一起边做动作边数数。

动作:左手手心向上,右手手心向上,左手向下,右手向下,在身后拍手……)教学活动2:拍腿说数字(one two one, one two two, one two three,…)教学目的:复习数字1-10单词的读音活动时间:3分钟活动描述: 师生一起拍手拍腿说数字分析与对策】这是学习11-20数字课的Revision 环节,经过一周的学习和巩固,学生对按顺序1-10数字的读音早已烂熟于心,这从活动1师生一起做动作数数的熟练程度就可以看出虽然这一环节是符合新课标所提倡的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教学理念,学生的各种感官都被调动了,但仔细思考就会发现活动2对学生的训练还是停留在活动1 的对单词发音的识记上,学生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力方面还是没有提升可以说,活动2作用与活动1一样,是活动1的简单机械重复,只是活动的形式改变而已此两个活动是对同一个语言点的训练但相互完全独立,没有关联,活动与活动之间缺乏递进关系,去掉任一活动对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完全没有影响如若按这种方式复习,教师则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且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对策:将活动2改为教师说英语数字,学生用手指表示相应的数或老师说十以内的数学算式,学生快速说出答案,如:T: one and five Ss: six .两种方式均可。

这样,活动1是活动2的铺垫,活动2则是活动1的延伸问题三:片面追求活动形式,意图不明让人费解[案例三]授课内容为《牛津小学英语》(江苏版)3B Unit 5 Plus and Minus 中B部分的词汇教学,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13-20数字的听、说、认、读上课伊始,授课教师先用节奏欢快的歌曲 Ten Little India Boys 进行热身,接着用Magic Eyes 游戏复习1-12的单词,然后先后叫了五个学生到台前抛自制魔方(注: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8、9、10、11、12、13),并用英语说出相应的数字分析与对策】这是一节课的复习并导入部分,唱歌曲Ten Little India Boys既是热身,同时也是复习1-10单词的音和意的过程通过Magic Eyes 游戏又再现复习了1-12单词的音和型这两个活动相辅相成,复习也已很到位可是教师又叫了四、五个学生去抛自制魔方,让人看得一头雾水原来,教师设计这一活动的目的是想通过复习已学数字,顺便引出数字13 的英语说法出乎意料的是一连四个同学都没有扔准数字13,直到第五个学生总算扔到了,而时间已耗费了10分钟虽然这位教师的设计意图很好,她能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堂学习,但教师还必须考虑设计活动的目的和时间性,以及这一活动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即如果扔不上13,就应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对策:我觉得与其用仍魔方的这一随意性很大的方式去引出新知,还不如换种方式,比如:复习了1-12之后,教师可以和学生玩数字抢答比赛,出12以内的加法或减法算式让学生回答得数,用这种方式更具有挑战性,既是更高一层次的复习,又能在出示了两三组算式之后马上有意出示得数是13的加法算式,如:Twelve plus one is _________.这样13的引入水到渠成,更好的操控了课堂节奏,同时引出了本课的主题 Plus and Minus.问题四:片面追求拓展延伸,脱离实际假话连篇[案例四]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英语第一册》Lesson 21, 学习各种发型的表达,和表达头发颜色的句式授课教师在教授并操练完头发长短曲直的不同表达之后,用自己的头发示范引出对头发颜色的表达,My hair is black. 然后为了让学生灵活运用,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回答My hair is black.从而进一步将以前学过的颜色与头发结合起来,教师设计了让学生两人一组,想象自己的头发颜色并进行问答练习的活动分析与对策】授课教师在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本是好的,活动主题内容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感兴趣且有话可说,但在实际操练中活动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首先,让学生想象自己的头发颜色,指令不清缺少时间段作为前提条件,是让学生想象什么时候的头发颜色,如果是现在的岂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若不是人为的因素,中国人的头发本都是黑色,可学生偏偏说My hair is blue. My hair is red. ... 教师还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岂不是教学生去说假话?其次,这一活动只限于操练头发的颜色,和发型没有结合起来,给人前后两张皮的感觉对策:这一活动如果改成设想二十年后的自己的形象,并且让学生画出自己的模样在组内交流效果肯定不一样试想二十年后的学生从年龄来说必定是已参加工作,已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追求时尚又是年轻人的共性,肯定学生心目中二十年后自己理想的形象会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学生会很愿意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乐于交流同时这一活动还能将本课刚学的发型长短曲直与颜色有机结合,体现活学活用,学用结合的原则,可以说一举两得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课堂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离不开英语教学游戏,而要真正用好课堂游戏,使之为高效课堂服务并非易事,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去思考,在运用游戏辅助教学时,关键要明确游戏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从而把握好游戏运用的原则------即所采用的游戏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采用的教学游戏必须突出时间性和实效性;各游戏活动之间要有层次性、递进性。

同时,教师还应深入思考组织游戏所用的方式,甄选出最有效、最省时,学生参与面最广的方式进行游戏,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陷入为了游戏而游戏,为了课堂气氛而游戏,为了课堂形式而游戏的误区,从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高效课堂之路来参考文献戴天扬. 2009. 以有效的活动促成实效的课堂 [J] .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8): 24-28.B1(英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游戏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酒泉师范附属小学 王茜1800937251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