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开国大典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叙述顺序,理解课文内容,背诵第7自然段2.通过抓住重点词语、结合背景资料、朗读等方法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3.通过理解、品味、比较揣摩发现把场面写具体的方法,并能迁移运用4.引导学生研读思考与资料拓展,初步了解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感受人民群众对于新中国成立的激动心情和对毛主席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通过抓住重点词语、结合背景资料、朗读等方法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通过理解、品味、比较揣摩发现把场面写具体的方法,并能迁移运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典”,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清文章叙述顺序,理解课文内容,背诵第7自然段3.通过抓住重点词语、结合背景资料、朗读等方法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4.重点学习典礼仪式这一部分,初步学习场面描写,了解场面描写的特点教学过程:一、读题解题,初知“大典”含义1.今天我们学习26课,看老师写课题板书:开国大典指导书写:“典”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写的时候下面这一横要拉长。
2.齐读课题3.理解题意:“开国”就是一个新的国家成立了,你知道“大典”是什么意思吗?什么样的典礼才能叫“大典”?(盛大隆重的典礼)本课指的是为新中国成立而举行的盛大隆重的典礼4.你知道新中国是哪一年的哪一天成立的吗?出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个伟大的日子,生齐读句子二、整体感知,理清顺序1.课文预习了吗?老师来检查一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都写了哪些内容课文1—4自然段写的什么内容?接下来呢?哪些自然段写了典礼仪式?典礼仪式之后呢?2.在最隆重的典礼仪式中作者又写了四个场面,哪四个场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5-10自然段,找一找3.交流领袖出现、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政府公告)4.小结:我们一起来理一理,作者依次写了 ,在典礼仪式中又写了四个场面 ,作者按照典礼进行的顺序将开国大典叙述得清清楚楚,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像作者这样条理清晰三、走进仪式,感受盛况(一)练习速读,训练能力1.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典礼仪式的现场,去感受那激动人心的盛况。
2.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5-10自然段,看看在这部分内容中作者重点写的人物是谁?(二)列举场面,渗透写法1.请同学们用波浪线划出描写毛主席言行的句子,用括号标出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开始吧!(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的5—10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描写毛主席言行的句子,用括号标出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2.引导学生交流:你划了哪些描写毛主席言行的句子?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划了哪些?3.出示句子:①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②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③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④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4.请看大屏幕,红色的句子是描写毛主席言行的句子,黑色的句子是描写群众反应的,我们来读一读,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我读红色的,你们读黑色的5.这些句子在写法上有共同的特点?(先写毛主席的言行,再写群众的反应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你发现了吗?(群众的反应都是随着毛主席的言行而变化三)顺学而导,走近领袖1.出示毛主席照片:这就是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典礼仪式中他是万众嘱目的焦点,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三十万人民群众的心为什么会这样呢? 2.你对毛主席有哪些了解? 3.生交流 4.师补充介绍:毛主席是新中国的谛造者他领导秋收起义,在井冈山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第一支坚强的革命队伍在红军生死存亡的关头,是毛主席力挽狂澜,领导长征的胜利,挽救了中国革命抗日战争,他带领中国人民奋起反击,赶走日本侵略者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毛主席是人民心中的大救星 5.师引读:今天我们敬爱的毛主席主持开国盛典,群众怎能不心潮澎湃呢? 当他出现在主席台上——生读: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当他读到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时候,生读: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四)抓住“一齐”,感悟实质 1.我们再来读读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看看作者是抓住群众的什么来描写的?2.出示句子: ①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②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③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指名三人开火车读相机评价 3.交流:作者抓住群众的什么来描写的?找出描写人们动作神态的词语 4.这些动作神态有着怎样的共同点?哪个词语告诉了你们?(一齐)作者用到了几个一齐?我们来读一读这几个一齐出示短语,齐读:目光一齐 一齐欢呼 一齐欢跃 一齐脱帽肃立 一齐抬起头 5.这么多一齐除了写出人们的动作神态是一齐的,还写出了什么是一齐的? 预设:三十万群众的心情是一齐的什么样的心情?仅仅是热爱主席的心情相同吗?还有为新中国成立而自豪骄傲的心情 6.小结:同学们都是会读书的孩子,你们走进了人们的内心世界正是因为人们有着一齐的心情、一齐的感情、才会有一齐的神态,一齐的动作! 7.我们再来读读这些饱含深情的句子 四、一咏三叹,丰厚内涵 三十万群众为什么能够万众一心,做到这么多一齐呢? (一)了解“成立”之艰辛—— 引情 1.1949年10月1日是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庄严地宣告——出示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指名读。
2.板书“新中国成立了!” 成立这简单的两个字对中国人民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它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中华民族自立自强意味着中国人民有了尊严3.让我们亲眼来见证这伟大的历史时刻: 播放毛主席宣告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视频 4.引导学生交流:从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 5.这个宣告为什么能让人们如此激动?新中国成立背后的艰辛你们了解吗? 6.生自由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交流汇报,师相机评价小结 7.师配乐激情讲述:新中国成立前的百年是中国痛苦、屈辱的百年中华不振,民不聊生清政府71年时间,就签订了87部不平等条约,割让国土近二百万平方公里,协议赔款达四亿两白银南京大屠杀,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同胞惨死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之下割地、赔款、屠杀,旧中国的人民哪里有尊严和地位?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践踏,不甘屈辱的中国人民奋起反击从虎门销烟到武昌起义,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刘胡兰,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这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中二)感悟宣告之凝重—— 蓄情 1.今天,毛主席庄严地宣告——(生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2.你觉得毛主席在向谁宣告?他要宣告什么? 预设: (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向全中国人民宣告)——耻辱只属于过去,中国强大了! (向牺牲的革命先烈宣告)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你们的愿望实现了,新中国不会忘记你们 3.出示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 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引读:让我们向全中国人民宣告——生齐读 让我们向全世界人民宣告——生再读 (三)学习反复之表达——激情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这里出现了两次,重复吗? 预设: 这是一种语言的美,这叫反复 反复能让情感更加强烈,反复还能够增强气势 2.指导朗读: 读这两个句子的时候,我们要把声音放开,要读出气势指名练读 3.积累背诵: 让我们把这欢呼,这欢跃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吧! (四)抒写内心之感受——释情 1.亲爱的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开国大典现场三十万群众中的一员,你亲眼见到了敬爱的毛主席,你亲耳听到了毛主席这庄严的宣告,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2.生自主写话 3.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4.总结: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就是一个欢乐的海洋,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生读)因为这是我们的开国大典!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品味、比较揣摩发现把场面写具体的方法,并能迁移运用2.通过研读思考与资料拓展,初步了解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感受人民群众对于新中国成立的激动心情和对毛主席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师:这节课继续学习——开国大典,上节课我们梳理了四个大场面,知道要按照时间顺序和方位顺序把场面写清楚,那怎样把场面写具体呢?二、研读课文,学习写法1.研读第8自然段,理解“点面结合”的方法(1)读全段,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升国旗这个场面,谁来读第五自然段?(2)说说“瞻仰”的意思(3)齐读第8自然段(4)讨论:这段中写了谁?(5)分句读,一人读毛主席,全班读人们的文字6)体会“点面结合”的方法师:写一个人的活动是点,写很多人的活动是面一个场面中既有点又有面,点和面要结合起来,这是把场面写具体的一个基本方法2.研读5-14自然段,深悟“点面结合”的写法特点(1)分组学习,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点,用浪线划出面师:课文就多次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让我们分组学习:第一组学习5-7自然段,第二组学习9-10自然段,第三组学习11-13自然段,第四组学习第14自然段,怎么学?(出示)学习活动建议(2)自读:自主默读,用横线划出写点的句子,用小括号括出写面的句子3)分享:①和同桌交流补充找的点和面②学生默读学习,小组交流③全班交流找到的“点”和“面”④师生合作读点和面,再次感受点面结合的方法。
3.学写“点”的方法(1)聚焦写点的句子师:下面把目光集中到所有写点的句子,发现了什么?(2)发现写点的方法:抓住典型写点师:三十万人中,为什么惟独选择毛主席?学生讨论后明晰:要抓住典型写点3)听老师讲述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师: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