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清***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1.77KB
约6页
文档ID:615384454
【初中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1/6

第三单元检测卷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 积累与运用 (共28分)1.解释下列加线词的含义4分)(1)略无阙处 (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负势竞上 ( ) (4)属引凄异 ( )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三峡》选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该书名为注经,实则在《水经》基础上大量补充扩充而成B. 《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和《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都曾在仕途上遭受挫折,因而作品中都蕴含着对山水之美的寄托C. 《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文章描绘了富春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景象D. 《黄鹤楼》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此诗被誉为“千古七律第一”,意境开阔,情景交融3.下列对句子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翻译: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这样快。

B.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翻译:庭院的地面上好像积水一样,倒映着天上的月光,水中的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C.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翻译:像老鹰一样飞到天上的人,看到山峰就停下了心跳D.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翻译: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温暖的树木,不知是谁家的新燕子正在啄食春天的泥土4.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3分)A.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B.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答谢中书书》)C.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D.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5.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三峡》中,描写春冬季节三峡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回清倒影2)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从动态角度描写山川美景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 3)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发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的疑问后,点明景物之所以美好关键在于赏景之人的心境的句子是:“ 。

4)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用听觉描写山中热闹景象的句子是:“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 6)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想象江上月夜美景,景象开阔,充满奇情的句子是:“ ,云生结海楼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6.语言运用5分)学校“经典诵读”社团准备为本单元的《唐诗五首》配画并作解说请你为崔颢的《黄鹤楼》写一段解说词,介绍诗歌内容,并表达对其思想情感的理解要求:语言流畅,有文采,不少于60字 二、 阅读与赏析 (共37分)(一)课内阅读(17分)阅读下面《与朱元思书》选段,完成7-10题。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7.解释下列加线的词4分)(1)急湍甚箭 ( )(2)互相轩邈 ( )(3)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 ) (4)窥谷忘反( )8.用自己的话翻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个句子4分) 9.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简要分析选段是怎样描写“奇山异水”的。

4分) 10.“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二)课外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全石以为底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 伐竹取道 / 得道者多助C. 心乐之 / 辍耕之垄上D. 潭中鱼可百许头 / 齐人固善盗乎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4分) 13.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描写“水尤清冽”的?请简要分析。

6分) 14文章开头写“心乐之”,结尾却说“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情感发生了变化结合作者当时的境遇,谈谈你对这种情感变化的理解7分) 三、 写作与表达 (共35分)15.本单元我们随古代文人墨客一同领略了祖国的壮美山河。

《三峡》的雄奇险峻,《钱塘湖春行》的明媚宜人,《记承天寺夜游》的空明澄澈……这些景物描写都寄托了作者独特的情感请以“那处风景”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或散文要求:(1)抓住景物特征,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2)恰当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到情景交融3)内容积极向上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