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中考历史一轮七上第3单元(秦汉)复习

l****y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47KB
约9页
文档ID:189606260
九年级中考历史一轮七上第3单元(秦汉)复习_第1页
1/9

中考历史一轮七上第3单元(秦汉)复习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学案(秦汉)考纲要求(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2)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3)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知识清单l 一、秦灭六国(一)秦的统一1、时间: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2、结果: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3、统一的意义: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有利于当时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4、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二)巩固统一的措施措施 影响政治 中央集权制;地方郡县制; 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开发南疆 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文化 统一文字 促进了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焚书坑儒 摧残了文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军事 北筑长城 稳定边境,巩固统一★ 秦始皇评价:千古一帝——我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君主(史实);但也有残暴的一面(史实);总体功大于过。

l 二、“伐无道,诛暴秦”(一)秦的暴政:①繁重的徭役和赋税②严酷的刑法③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秦朝的暴政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二)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起义地点:大泽乡经过:①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②起义军在陈建立政权,陈胜自立为王③起义军打到咸阳附近,发展到几十万人④由于秦军的强大,起义被镇压,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三)推翻秦朝:项羽: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四)楚汉之争和西汉的建立1、楚汉之争(西楚霸王项羽 VS 汉王刘邦)2、西汉的建立:时间:公元前202年;都城:长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l 三、大一统的汉朝 (一)文景之治:背景:①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②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训 措施:①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②提倡节约;③提倡“以德化民”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国家富强起来,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是“文景之治”二)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效果政治 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 诸侯国无力与中央对抗经济 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文化 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军事 多次反击匈奴,取得胜利;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西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军事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这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l 四、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强化训练第I卷(选择题)1.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规定使用统一的文字,作为全国规范文字的是A.行书 B.楷书 C.小篆 D.草书[来@源~:^中国2.秦始皇虽然是历史上着名的暴君,但也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为了巩固秦朝的统治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不包括(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对促进我国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有巨大贡献的措施是( )A.建立专制集权统治 B.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C.焚书坑儒 D.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4.“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这首李白诗句描写的是A.陈胜、吴广起义 B.楚汉之争 C.长平之战 D.秦完成统一5.一部电视剧开篇序幕中说: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请问,这里的“他”指的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成吉思汗6.“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古代多位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C.巩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7.向汉武帝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A.李斯 B.董仲舒C.主父偃   D.韩非8.“欲天下之治安(安定),莫若众(多)建诸侯而少其力(使其弱小),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无)邪(反叛)心下列与这一思想最相似的是A.宗法制 B.分封制C.行省制 D.推恩令9.下列历史事件中与汉武帝没有联系的是( )A.颁布“推恩令” B.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商讨派人出使西域 D.商议开凿灵渠10.我国的新疆地区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开始于A.公元前202年 B.公元前138年C.公元前119年 D.公元前60年11.我国的丝绸在西汉时期,通过横穿欧亚大陆的商路,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中亚和欧洲各地。

你知道当时商路的起点是下列哪一个城市吗?A.北京 B.敦煌 C.长安 D.洛阳12.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央政府设置机构管辖新疆最早是在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13.郑和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下列各组关联可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张骞出使西域——西汉疆域的扩大②丝绸之路的开辟——汉唐盛世的出现③清朝的海禁政策——近代中国落伍④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等国的崛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后,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是①河西走廊 ②安息 ③今新疆境内 ④大秦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15.“无有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这反映出张骞出使西域的重要意义之一是A.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B.促进了西域经济的发展C.密切了与欧洲国家的友好往来D.使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第II卷(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材料二:丞相王绾说:天下初定,应该实行分封制李斯说:不行,当初周是因为分封,诸侯的权利太大,造成长期的战争的局面,现在应该实行郡县制他们都说自己的建议好,向秦始皇推荐材料三:一天张三拿了原齐国的刀币钱来到市场想买牛,结果发现市场上的人争论不休,原来他们拿者各自的钱,谁也不愿意接受对方的钱,他只好叹口气回了家一次,原魏国人李四到街上去买了三尺布,可回到家一看不足三尺于是回去找老板理论,可老板认为自己是按标准裁的布坚决不退两人把官司打到秦始皇那里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写出姓名)?请写出他完成扫六合行动的时间起止3分)(2)针对材料二中反映的不同建议,秦始皇选择了谁的建议采取了那种制度?(2分)(3)针对材料三中反映的问题,秦始皇采取什么办法解决?(2分)(4)你认为秦始皇在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功绩是什么?(1分)17.西汉和唐朝国家统一,文化昌明,几位帝王文治武功,在古代历史的发展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即位时,只有16岁,年轻有为,他下诏,令各郡县推举人才,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通过这样的考察,武帝发现了像董仲舒等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对出身低微的人,他也能破格录用。

如出身贫寒的主父偃,长期怀才不遇,后来他到长安直接向武帝上书,武帝很赏识他,相见恨晚,立即任他为官,后来一年内竟将他升官四次选自中学历史课本材料中提到的两位历史人物董仲舒、主父偃分别给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6分)这些建议帮助汉武帝将西汉王朝推向了顶峰,这个顶峰是什么局面?(2分)材料二: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割大腿上的肉)以啖腹(填饱肚子),腹饱而身毙……”---《贞观政要》大臣向太宗进谏【小题2】“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全盛打下了基础,结合材料,你认为太宗的哪些治国举措有益于“贞观之治”的出现?(两条即可,6分)【小题3】结合材料,分析两位帝王在其统治期间都出现治世局面的共同原因有哪些?(3分)18.看图说话请仔细观察以下历史地图和历史图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图一:图二:请回答:(1) 图一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 出使西域2分)(2) 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有何重大历史意义?(4分)(3) 图二所示的东西方商路是指?请写出这一商路的作用4分)参考答案:1.C【解析】。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