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2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注释】 (1)曾子:曾参,孔子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⑵ 省(xǐng):自我检查 ⑶ 为人谋:给别人办事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多次自我反省:我为别人办事有没有不忠实的呢?我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讲信用呢?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有没有不去温习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注释】 (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注释】 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乐:乐于学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注释】 (1)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 (2)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注释: ①逝者:指流逝的时光②斯:这里指“川”,即河水 ③舍:停 译文: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 日夜不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注释】 1.三军:军队的通称古制,12500人为一军 2.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 3.夺:改变,换 4.志:(某人的)志气 【译文】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气却不可以改变。
读解】 长平之战,廉颇坚守不出,秦王派人去离间赵王和廉颇,赵王中计,派赵括代替廉颇,导致大败 这是“三军可夺帅也 严颜宁死不屈,面不改色,“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这是“匹夫不可夺志也”张飞攻破巴郡,生擒严颜张飞喝斥严颜说:“我大军以至,为什么不投降而且还敢抵抗?”严颜回答道:“是你们不守信义,侵犯我州郡我州只有断头将军,而没有投降将军!”张飞大怒,命令手下将严颜斩首严颜面不改色,说道:“砍头就砍头,还发什么怒呢!”于是,张飞为其所动,便释放了严颜,并将其引为宾客 这是孔子在表述,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要有坚定的志向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非常困难的子夏曰:“博学①而笃志②,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注释】 博学:知识渊博 ② 笃志:坚定志向 【译文】 子夏说:“广博学习并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赏析与启迪】 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求学是谋生的基础,但是人生在世,仅仅学会个人生活的技能是不够的 做人首先要立志,远大的志向是博学的前提;其次是要善于提出问题,寻求正确的答案;最后还要注重思考,由近及远,由易及难,由浅及深,去探究事实的真相。
一个仁人君子,就应该学有所长,品格高尚,胸襟坦荡,善于追求真理, 怎样才能培养仁德的品质呢?那就是以坚定正义的志向去学习,多发问,多思考,结合实际情况去考虑各个方面的关系,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妥善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一来,人们的行为就会比较符合仁德的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