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探究一、科学探究二、数学认知二、数学认知科学探究n n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亲近自然,喜欢探究n n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n n3、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现象1 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亲近自然,喜欢探究亲近自然,喜欢探究亲近自然,喜欢探究3~4岁4~5岁5~6岁1.1.喜欢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感兴趣2.经常问各种问问各种问题题,或好奇地摆弄摆弄物品1.喜欢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问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问题 2.常常动手动脑动手动脑探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1.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刨根问刨根问底2.能经常动手动脑寻找寻找问题的答案答案 3.探索中有所发现时感到兴奋和满足满足教育建议:n n经常带幼儿接触接触大自然,激激发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n n真诚地接纳接纳、多方面支持支持和鼓励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2 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3~4岁4~5岁5~6岁1.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仔细观察,发发现其明显特征现其明显特征2.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结果。
1.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观察比较,发现其相相同与不同同与不同2.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提出问题问题,并大胆猜测答猜测答案3.能通过简单的调查收收集信息4.能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记录1. 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前后的变化2. 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验证自己的猜测3. 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制定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计划并执行4. 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记录5. 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合作与交流教育建议:n n引导幼儿观察观察周围事物,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n n支持支持和鼓励鼓励幼儿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解决问题n n鼓励和引导幼儿学习做简单的计划和记录记录,并与他人交流n n帮助幼儿回顾自己探究过程,总总结反思结反思3 3、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3~4岁4~5岁5~6岁1.1.认识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能注意并发现发现周围的动植物是多种多样的多种多样的2.能感知和发现物体和材料的软硬软硬、光滑光滑和粗糙粗糙等特性3.能感知和体验天气对自己生活和活动的影响影响。
4.初步了解和体会动植物和人们生活的关系关系1.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基本条件2.能感知和发现常见材料的溶解溶解、传热传热等性质或用途3.能感知和发现简单简单物理现象物理现象,如物体形态或位置变化等4.能感知和发现不同季节的特点季节的特点,体验季节对动植物和人的影响5.初步感知常用科技产品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关系,知道科技产品有利也有弊1.能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外形特征形特征、习性、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环境的适应关系2.能发现常见物体的结结构与功能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3.能探索并发现常见的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条件或影响因素或影响因素,如影子、沉浮等4.感知并了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周期性,知道变化的顺序顺序5.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密切关系系,知道尊重和珍惜尊重和珍惜生命,生命,保护环境保护环境教育建议:n n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感性认识n n引导幼儿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推理和分析分析,发现发现事物之间明显的关联关联n n引导幼儿关注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懂得热爱、尊重、保护自然保护自然数学认知n n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和有趣 n n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系 n n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3~4岁4~5岁5~6岁1.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形状感兴趣。
2.体验和发现生活中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数1.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形用形状来描述状来描述2. 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数数来描述来描述,对环境中各种数字的含义数字的含义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1.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创造新的排列规律2.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解决问题的乐趣题的乐趣教育建议:n n引导幼儿注意事物的形状特征,尝试引导幼儿注意事物的形状特征,尝试用表示形状的词来描述事物用表示形状的词来描述事物n n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与自己生活有关的数都用到数,关注与自己生活有关的数的信息的信息n n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事物,并尝试创新排列规律的事物,并尝试创新排列规律n n鼓励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数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数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教育建议:n n引导幼儿引导幼儿注意注意注意注意事物的形状特征,尝试事物的形状特征,尝试用表示形状的词来用表示形状的词来描述描述描述描述事物事物n n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生活生活生活中很多地方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与自己生活有关的都用到数,关注与自己生活有关的数数数数的信息的信息n n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按照一定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按照一定规律规律规律规律排列排列的事物,并尝试的事物,并尝试创新创新创新创新排列规律排列规律n n鼓励幼儿发现、尝试鼓励幼儿发现、尝试解决解决解决解决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中数的问题数的问题数的问题数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体会数学的用处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3~4岁4~5岁5~6岁1.能感知和区分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长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短等量方面的特点,能用相应的词表示。
2.能通过一一对应对应的方法比较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多少3.能手口一致地点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能按数取物4.能用数词描述数词描述事物或动作如我有4本图书1.能感知和区分区分物体的粗细、厚薄、轻重粗细、厚薄、轻重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语描述2.能通过数数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3.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5比4多1;2和3合在一起是54.会用数词描述事物的排列顺序和位置顺序和位置1.初步理解理解量的相对性相对性2.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理解解““加加””和和““减减””的实际意义3.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它方法进行10以内的以内的加减运算加减运算4.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教育建议:n n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n n结合生活指导幼儿学习通过对应或数数的方式比较物体的多少n n利用生活和游戏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的概念n n通过操作引导幼儿理解数与数的关系,并用“加”和“减”来解决问题教育建议:n n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理解事物“量”的特征特征n n结合生活指导幼儿学习通过对应对应或数数数数的方式比较比较物体的多少n n利用生活和游戏情境引导幼儿理理解解数的概念概念n n通过操作引导幼儿理解数与数的关系,并用“加加”和“减减”来解决问题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3~4岁4~5岁5~6岁1.能注意注意物体较明显的形状特征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描述。
2.能感知物体基本的空空间位置与方位间位置与方位,理解上下、前后、里外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词1.能感知感知物体的形体结结构特征构特征,画出或拼搭画出或拼搭出该物体的造型造型2.能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并能进行分类分类3.能使用使用上下、前后、里外、中间、旁边等方位词描述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1.能用常见的几何形体有创意地拼搭和创意地拼搭和画出物体的造型画出物体的造型2.能按语言指示或根据简单示意图示意图正确取放取放物品3.能辨别辨别自己的左右左右教育建议:n n用多种方法帮助幼儿在物体与几何形体之间建立联系建立联系n n丰富幼儿空间方位识别的经验经验,引导幼儿运用空间方位经验解决解决问题问题科学课设计:n n瓶子和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