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二建市政精编案例题汇编

J****6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04MB
约23页
文档ID:617099175
2025年二建市政精编案例题汇编_第1页
1/23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2第一篇 市政公用工程技术第一篇 市政公用工程技术案例一案例一【背景资料】某公司承建一座城市桥梁工程,双向四车道,桥面宽度 28m,横断面划分为 2m(人行道)+4m(非机动车道)+16m(车行道)+4m(非机动车道)+2m(人行道)上部结构采用 3x30m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 T 形梁下部结构采用盖梁及直径 1300mm 圆柱式墩,基础采用直径 1500mm 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重力式 U 型桥台T 形梁预应力体系装配方式如图 2 所示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二:T 形梁预制施工时,项目部按照图 2 进行预应力构件组装: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先穿束后浇筑混凝土的方法,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定时来回抽动预应力钢绞线,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问题】1.写出图 2 中构件 AE 的名称2.根据图 2 预应力体系属于先张法和后张法体系中的哪一种?3.事件二中,指出混疑土浇筑过程中,来回抽动预应力钢绞线的作用4.指出张拉预应力钢绞线时宜采用单端张拉还是两端张拉答案】1.A:锚具;B:夹片;C:锚垫板;D:螺旋筋;E:波纹管。

2.后张法体系3.为了防止预应力管道漏浆后,水泥浆液将预应力钢筋固结,影响后续张拉施工4.T 梁长度大于 25m,且 T 梁的预应力多为曲线,故宜采用两端张拉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3案例二案例二【背景资料】某工程公司承建一座城市跨河桥梁工程河道宽 36m,水深 2m,流速较大,两岸平坦开阔桥梁为三跨(355035)m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总长 120m桥梁下部结构为双柱式花瓶墩,埋置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桥梁立面见图 1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1.经方案比选,确定导流方案为:从施工位置的河道上下游设置挡水围堰,将河水明渠导流在桥梁施工区域外,在围堰内施工桥梁下部结构:2.上部结构采用模板支架现浇法施工,工艺流程为:支架基础施工支架满堂搭设底模安装A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及养护预应力张拉模板及支架拆除预应力筋为低松弛钢绞线,选用夹片式锚具项目部拟参照类似工程经验数值确定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采用应力值控制张拉,以伸长值进行校核问题】1.按桥梁总长或单孔跨径大小分类,该桥梁属于哪种类型?2.简述导流方案选择的理由3.写出施工工艺流程中 A 工序名称,简述该工序的目的和作用。

4.指出项目部拟定预应力施工做法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并简述伸长值校核的规定答案】1.属于大桥2.(1)流速大,设置河道内围堰施工较为困难2)河道两侧平坦开阔,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导流,不会对周边造成过大影响3.A支架预压目的为消除非弹性变形(包括架体拼装间隙及地基受载后的沉降)4.项目部参考类似工程确定理论伸长值不妥正确做法:应进行试验以确定张拉控制应力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应控制在 6之内案例三案例三【背景资料】某市政公司承建水厂升级改造工程,其中包括新建容积 1600m的清水池等构筑物,采用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设计等级为 P8、C35清水池结构断面见图 2所示在调研基础上项目部确定了施工流程、施工方案和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获得批准后实施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事件二:为方便水厂运行人员,施工区未完全封闭发生了一名取水样人员跌落基坑受伤事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4件,监理工程师要求项目部采取纠正措施事件三:清水池满水试验时,建设方不认同项目部制定的三次注水方案,主张增加底板部位试验,双方协商后达成一致问题】1.指出图 2 中 A 和 B 的名称与用处。

2.分析事件三中建设方主张的意图,简述正确做法答案】1.A:橡胶止水带作用:止水,防止变形缝处漏水B:钢板止水带作用:止水,防止施工缝位置渗漏水2.建设方主张的意图是先保证底板抗渗质量,再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正确做法注水分 4次进行;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案例四案例四【背景资料】背景资料:地铁工程某标段包括 A、B 两座车站以及两座车站之间的区间隧道(见图 3),区间隧道长 1500m,设 2 座联络通道,隧道埋深为 12 倍隧道直径,地层为典型的富水软土,沿线穿越房屋、主干道路及城市管线等,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联络通道采用冻结加固暗挖施工本标段由甲公司总承包,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事件一:甲公司将盾构掘进施工(不含材料和设备)分包给乙公司,联络通道冻结加固施工(含材料和设备)分包给丙公司建设方委托第三方进行施工环境监测事件二:在 1联络通道暗挖施工过程中发生局部坍塌事故,导致停工 10 天,直接经济损失 100 万元事发后进行了事故调查,认定局部冻结强度不够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事件三:丙公司根据调查报告,并综合分析现场情况后决定采取补打冻结孔、加强冻结等措施,并向甲公司项目部和监理工程师进行了汇报。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5【问题】1.结合本工程特点简述区间隧道选择盾构法施工的理由2.盾构掘进施工环境监测内容应包括哪些?【答案】1.(1)地层为富水地层,盾构可以带水作业(2)穿越既有管道、道路、房屋等盾构对周围既有结构影响较小2.施工环境监测内容应包括:颗粒状扬尘污染物,施工现场噪声,施工废水的排放,施工用泥浆的排放,建筑垃圾等案例五案例五【背景资料】某城市供热外网一次线工程,管道为 DN500 钢管,设计供水温度 110回水温度 70,工作压力 1.6MPa.沿现况道路辐射段采用 DN2600mm 钢筋混凝土管作为套管,泥水平衡机械顶进,套管位于卵石层中,卵石最多粒径 300mm,顶进总长度 421.8m顶管与现状道路位置关系见图 41开工前,项目部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调查,重点是顶管影响范围地下管线的具体位置和运行状况,以便加强对道路、地下管线的巡视和保护,确保施工安全项目部编制顶管专项施工方案:在永久检查井处施做工作竖井,制定道路保护和泥浆处理措施项目部制定应急预案,现场制备了水泥、砂、注浆设备、钢板等应急材料,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套管顶进完成后,在套管内安装供热管道,断面布置见图 42。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6【问题】1.根据图 42,指出供热管道顶管段属于哪种管沟敷设类型?2.为满足绿色施工要求,项目部可采取哪些泥浆处理措施?3.如出现道路沉陷,项目部可利用现场材料采取哪些应急措施?4.指出构件 A 的名称,简述构件 A 安装技术要点1.属于通行管沟敷设方式2.施工场地应设置排水沟及沉淀池,循环利用泥浆应采用专用罐车外弃3.采用注浆设备对沉陷处进行注浆加固处理加固处理后,可采用钢板跨越铺设在沉陷位置,(1)支架应保证安装位置正确,标高和坡度满足设计要求,安装平整,埋设牢固2)支架结构接触面应洁净、平整案例六案例六【背景资料】某公司承建一座城郊跨线桥工程,双向四车道,桥面宽度 30m,横断面路幅划分为 2m(人行道)+5m(非机动车道)+16m(车行道)+5m(非机动车道)+2m(人行道)上部结构为 520m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下部结构为构造 A 及130cm 圆柱式墩,基础采用150cm 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重力式 U 型桥台;桥面铺装结构层包括厚 10cm沥青混凝土、构造 B、防水层桥梁立面如图 1 所示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7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如下事项:(1)桥梁的主要施工工序编号为:桩基、支座垫石、墩台、安装空心板梁、构造 A、防水层、现浇构造 B、安装支座、现浇湿接缝、摊铺沥青混凝土及其他;施工工艺流程为:桩基墩台构造 A支座垫石安装支座安装空心板梁CDE摊铺沥青混凝土及其他。

2)公司具备梁板施工安装的技术且拥有汽车起重机、门式吊梁车、跨墩龙门吊、穿巷式架桥机、浮吊、梁体顶推等设备经方案比选,确定采用汽车起重机安装空心板梁3)空心板梁安装前,对支座垫石进行检查验收问题】1.写出图 1 中构造 A、B 的名称2.写出施工工艺流程中 C、D、E 的名称或工序编号3.依据公司现有设备,除了采用汽车起重安装空心板梁外,还可采用那些设备?4.写出支座垫石验收的质量检验主控项目答案】1.构造 A:盖梁,构造 B:现浇钢筋混凝土整平层2.C:现浇湿接缝D:现浇构造 BE:防水层3.跨墩龙门吊,穿巷式架桥机4.(1)支座应进行进场检验2)支座安装前,应检查跨距、支座栓孔位置和支座垫石顶面高程、平整度、坡度、坡向,确认符合设计要求3)支座与梁底及垫石之间必须密贴,间隙不得大于 0.3mm垫石材料和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支座锚栓的埋置深度和外露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5)支座的粘结灌浆和润滑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8案例七案例七【背景资料】某公司承建一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新建 AAO 生物反应池等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综合箱体结构形式,基础埋深为 5.59.7m,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围护结构采用800mm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止水帷幕采用中600mm 高压旋喷桩。

基坑围护结构与箱体结构位置立面如图 2 所示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监测单位对基坑施工进行第三方监测,并及时向监理等参建单位提交监测成果当开挖至坑底高程时,监测结果显示:地表沉降测点数据变化超过规定值项目部及时启动稳定坑底应急措施问题】1.写出图 2 中构造 A、B、C 的名称2.事件一中,项目部可采用那些应急措施?3.事件一中,第三方监测单位应提交哪些成果?【答案】1.构造 A:冠梁;构造 B:截水沟;构造 C:锚杆2.(1)加深围护结构入土深度;(2)坑底土体加固;(3)坑内井点降水;(4)适时施做底板结构3.(1)地下水位监测报告;(2)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报告;(3)围护结构竖向位移监测报告;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9(4)地下管线变形监测报告;(5)坑底土体变形监测报告6)锚杆拉力监测报告7)地表沉降监测报告案例八案例八【背景资料】某公司中标给水厂扩建升级工程主要内容有新建臭氧接触池和活性炭吸附池,其中臭氧接触池为半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 C40,抗渗等级 P8臭氧接触池的平面有效尺寸为 23.321.5m,在宽度方向上设有 6 道隔墙、间距 1-3m,隔墙一端与池壁相连,交叉布置,池壁上宽 200mm,下宽 150mm,池底板厚 300mm,C15 混凝土垫层厚 150mm,池顶板厚 200mm,池底板顶面标高-2.750m,顶板顶面标高 5.850m,现场土质为湿软粉质砂土,地下水位标高-0.6m。

臭氧接触池里面如图 3 所示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经过论证审批,臭氧接触池施工方案有如下内容:(1)将降水和土方工程施工分包给专业公司;(2)池体分次浇筑,在池底板顶面以上 300mm 和顶板底面以下 200mm 的池壁上设置施工缝;分次浇筑编号:底板(导墙)浇筑、池壁浇筑、隔墙浇筑、顶板浇筑3)浇筑顶板混凝土采用满堂布置扣件式钢管支(撑)架监理工程师对现场支(撑)架钢管抽样检测结果显示:壁厚均没有达到规范规定,要求项目部进行整改问题】1.依据浇筑编号给出水池整体现浇施工顺序(流程)2.列式计算基坑的最小开挖深度和顶板支架高度答案】1.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垫层施工、防水层施工、底板浇筑、池壁浇筑、隔墙浇筑、顶板浇筑、功能性试验2.基坑最小开挖深度:0.15+0.3+2.75=3.2m顶板支架高度:5.85-0.2-(-2.75)=8.4m。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