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27 古诗文默写之开放性默写题——不会在开放中找限制目 录01 易错题简介易错题型——古诗文默写之开放性默写题易错原因——不会在开放中寻找限制条件02 易错题例析03 易错题攻略【攻略一】从意象角度寻找限制:注意意象的寓意或意象用法攻略二】从情境角度寻找限制:注意情境中的关键词攻略三】从指称角度寻找限制:注意指称的特定性攻略四】从艺术手法角度寻找限制:注意艺术手法运用04 易错题练习★易错题型——古诗文默写之开放性默写题古诗文默写之开放性默写题,命题的主要特征是开放性高考命题的这一变化,使对名篇名句的考查不再局限于某一具体篇目,而是许多篇目,既可以是课内篇目,也可以是课外名篇细细探究开放性默写就会发现,开放性默写题也有限制性从现有的高考题看,这种限制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意象寓意或意象用法为限制;一是以特定情境为限制;三是以特定指称为限制;四是以表现手法为限制的默写把握好这些限制,即能在开放中锁定要默写的文句★易错原因——1.不会从意象(寓意、用法等)角度寻找限制2.不会从情境关键词角度寻找限制3.不会从指称的特定角度寻找限制4.不会从艺术手法角度寻找限制★意象式默写1.(2023年全国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花和雪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物象,古代诗人常常以雪喻花,或以花喻雪,比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示例二: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示例三: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示例四:正怜香雪飞千片 忽讶残霞覆一丛【解析】本题既有开放性,也有限定性试题提示"以雪喻花,或以花喻雪"为限制,并未限定花的种类,也未限定诗句具体修辞中使用明喻、暗喻或者借喻,考生可以根据个人诗词积累,填写符合要求的名句参考答案的示例一来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承接"胡天八月即飞雪"而来,是对边塞之地八月飞雪美景的形象描写八月本为秋季,却飘落了冬日之雪,岑参通过诗歌"妙手回春",将所见雪景比喻成春日梨花在四个示例之外,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也可得分★情境式默写1.(2023年全国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小刚因病不能参加比赛,汪教练给他发了一条信息写道:“人生中的机遇绝非只有一次,古诗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对你永远充满信心!”【答案】示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示例二: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示例三:一朝沟陇出 看取拂云飞示例四:玉经磨琢多成器 剑拔沉埋更倚天【解析】试题设置了具体的生活情境,填入的诗句要符合设定情境。
既有开放性,也有限定性汪教练对因病不能参赛的小刚进行鼓励,既暗含当下小有挫折之意,又要展望光明的未来,尤其以后者为主,以照应题干结束句"我对你永远充满信心"参考答案的示例一来自李白《行路难》(其一)其他几个示例中,示例二来自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庄子>二则》课后"积累拓展"中李白的诗歌《上李邕》,示例三、四都是推荐篇目之外的作品在四个示例之外,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也可得分2.(2023年新高考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就很好答案】示例一: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示例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示例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解析】本题有开放性,也有限定性试题设置了具体生活情境,填入的诗句要符合设定情境诗画合一是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即使在当代.在创作的国画作品上题写诗句也是一种被普遍遵循的习惯本题限定了画的主题,与该主题相关的诗句均可被选择参考答案的示例一、二出自杜甫《蜀相》,示例三出自陆游《书愤》,二诗均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示例四出自杜甫《八阵图》,是千古传诵、耳熟能详的名篇。
此外,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也视为正确答案★指称式默写(2022新高考Ⅱ卷,适用于辽宁、海南)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如“ , ”答案】示例一: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华示例二: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憔悴示例三:游观须知此地佳 纷纷人物敌京华示例四:江亭夜语 喜见京华新样舞【解析】本题有开放性,也有限定性京华是古代的特定指称,所有默写的诗句符合这个要求就行此外,默写的诗句要是唐代诗词,这是限制之二2021新高考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从此“三秦”作为一个地理名词,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 , ”答案】示例一: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示例二: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示例三:镜写三秦色,窗摇八水光示例四:三秦流血已成川,塞上黄云战马闲【解析】本题有开放性,也有限定性三秦是古代的特定指称,所有默写的诗句符合这个要求就行。
★艺术手法式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自问自答,有助于抒发人物的思想情感,引发读者思考这种形式在古诗文中很常见,如“_______?_______”两句答案】示例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示例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示例三: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示例四: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解析】本题有开放性,也有限定性限制的是表现手法凡符合设问式古诗文即可1. 从意象角度寻找限制:注意意象的寓意或意象用法以意象为开放限制的默写题,所默写的文句都与意象、意象寓意、意象用法有关积累记忆常见诗歌意象、意象内涵,及意象的作法,就能迅速锁定要找的文句解题时,要特别注意意象的寓意、意象的用法如:(2022新高考Ⅰ卷,适用广东、河北、福建、湖北、湖南)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 , ”答案】示例一: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示例二: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示例三: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示例四: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示例五:月落乌啼霜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解析】本题所填写的诗句都与鸟有关,这是限制之一;意象“鸟”必须承载的是悲思愁绪,这是限制之二;填写的诗句必须是唐宋诗词,这是限制之三。
明白了这三个限制,填写的诗句范围就缩小了2.从情境角度寻找限制:注意情境中的关键词以情境角度为限制的默写题,情境既是开改,也是限制符合指定的情境的所有诗句都可以,但是要特别注意到情境中的关键词比如某个特定氛围、特定地方等如:(2023年新高考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示例二: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示例三: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示例四: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解析】本题既有开放性,又有限定性:体裁限定为诗,时间限定为宋末之前,关键词限定为月、江、壮阔试题设置了具体生活情境,填入的诗句要符合设定情境随着国家的强大,文化自信的增强,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受到更多人的欢迎,创作领域也颇为广泛,而准确使用古代的名篇名句,则是文艺创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参考答案的示例一出自黄庭坚《登快阁》,示例二出自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均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示例三出自孟浩然《宿建德江》,示例四出自杜甫《旅夜书怀》,也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千古名篇。
此外,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也视为正确答案3.从指称角度寻找限制:注意指称的特定性以指称为限制的默写,一般设置了某个特定的称谓为限制称谓包括:人名、地名或专有名称如:(2022·新高考山东/江苏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李白常常称谢灵运为谢公,比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中答案】示例一: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示例二: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解析】“谢公”是李白对谢灵运的特定称谓解答此题,要求填写的诗句是要有谢公称谓,二要是李白的诗4.从艺术手法角度寻找限制:注意艺术手法运用以表现手法为限制的默写主要是以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或结构方法等限制的默写如: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叠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既可摹声,又可摹色,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在古代诗歌中运用叠词来摹声的诗句有:“ , ”答案】示例一: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示例二: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示例三: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解析】表现手法:叠词凡是符合叠词运用的古诗语句即可注意:是古诗不是古诗文。
意象式默写1.“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既是淡泊世事的承载,又是羁旅之愁的寄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示例二: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示例三: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示例四: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2.古人喜欢以“芙蓉”入诗,通过这富有美感的意象传达诗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示例二: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示例三: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3.“雪”是古典诗文中常见的描写对象有时描写的是严寒景象,如“__________________”;有时则用来比喻江水浪花之类,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大风扬积雪击面/苍山负雪/万里雪飘 ;卷起千堆雪/怒涛卷霜雪4.落叶有动态美,“落木”给人肃杀辽远之静古诗中常用“落木”而不用落叶,意境更为开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一: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示例二: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5.“浮云”意象意蕴丰富,比如隐喻鄙视功名利禄的精神气度,比喻奸邪小人,比喻人的漂泊迁徙等。
该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示例二: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示例三: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示例四:浮云一别后 流水十年间6.猿是古典诗文中常用的意象,古人常借以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