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京市各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分类汇编 3实验选择题.doc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91MB
约17页
文档ID:388681113
北京市各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分类汇编 3实验选择题.doc_第1页
1/17

三、实验选择题一、测量实验 2二、探究实验之力学 4三、探究实验之光学 6四、探究实验之热学 9五、探究实验之电学 11六、关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12七、关于实验的设计 12八、关于处理实验数据——图像 13九、关于处理实验数据——表格 13十、关于实验器材和基础理论 13参考答案: 15一、测量实验24.(17丰一)图17是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s)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tABvBC D.vA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前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右调B.石块的质量是52.2gC.石块的体积是20cm3D.石块的密度是2.6g/cm325.(17西一)小图12军在实验室利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测量一物块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如图15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B.用调好的天平测物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15乙所示,该物块的质量为52.2g C.利用图15丙、丁所示的方法,测出物块的体积为30cm3图15乙102345g50g甲丁mL50401030mL501020302040丙D.该被测物块的密度为2.6g/cm3 第29题图S2RxR0S129.(17密一)小阳利用一块电压表和阻值已知的电阻R0测量电阻Rx的阻值他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器材,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后进行了如下操作:闭合开关S1和S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1;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2 则用U1、U2和R0表示出待测电阻Rx的表达式为A. B.C. D. 28.(17西一)小亮用如图18所示的实验器材,测量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B端B.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示数几乎等于电源电压,电流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小灯泡断路C.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原因可能是滑动变阻器断路D.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19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3.75W图19图18LSB二、探究实验之力学01N2345012345滑轮图1929.(17平一)小明利用图19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其水平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6NB.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4.4NC.在木块上放一个钩码,使木块水平匀速直线运动,目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D.将木块沿虚线切去一半,使剩余木块水平匀速直线运动,目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28.(17延一)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时,小阳用包有橡皮膜的金属盒(作为探头)与U型管(作 ABA图21 为压强计)相连通进行实验装置调整好后,若将探头先后放在同一容器的A、B两处,实验现象分别如图21甲、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实验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是否有关 B.此实验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 C.由图可知A点的深度大于B点的深度 D.由图可知A点的压强小于B点的压强27.(17石一)图15甲所示的是微小压强计,如图15乙所示的操作中可用来探究乙图15甲A.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 B.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C.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是否相等 D.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25.(17丰一)1648年,帕斯卡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如图18所示,在装满水的密闭木桶的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二楼的阳台上在细管里倒水,结果只用几杯水就把木桶撑裂了该实验说明影响水产生压强大小的因素是A.水的体积 B.水的深度 C.木桶的容积 D.木桶的底面积图1928.(17房一)图19所示,是中国科技馆的“球吸”展项不吹风时,两球静止当风自下而上吹向两球中间时,两球会相互靠拢,出现“球吸”现象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球相互靠拢说明两球受到力的作用B.两球相互靠拢说明两球中间的气流流速大、压强小C.由于“球吸”现象的存在,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外候车D.由于水流与气流不同,所以两艘舰船可以并肩高速航行12.(17顺一)小丽在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A厅看到了名为“球吸”的展品,它由两只悬挂的空心球和一个出风口组成,如图8所示按下“启动”按钮,风从下方出风口往上吹,两个球会相互靠拢图9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与“球吸”原理相同的是图8气球与头发摩擦后能吸引空易拉罐吹风机向下吹风,乒乓球不掉落强磁铁能吸引曲别针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 B C D图9hh2hABAm2mm图22 甲乙丙CCC29.(17延一)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做了如图22所示三个实验,质量为m和2m的小球分别沿同一斜面按照实验要求下滑,与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所探究的“物体的动能”是指小球的动能B.此实验中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纸盒移动的距离来表示的C.由甲乙两图可知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无关D.由甲丙两图可知,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三、探究实验之光学25.(17朝一)小阳利用如图16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其中EVF是利用两块纸板接起来的一个平面且与平面镜垂直放置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A前后转动板E B.沿OA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 D.改变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28.(17丰一)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光屏上有像出现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时像会变大D.蜡烛远离玻璃板时,所成的像将远离玻璃板26.(17朝一)如图17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应该选用较薄的玻璃板B.该实验选用两个等大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像的大小随物距的变化而改变D.试验中测量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24.(17顺一)图18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对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A.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B.决定平面镜成像大小的因素是镜子的大小C.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用光屏无法接收到,只能用眼睛直接观察27.(17延一)如图20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0白纸透明玻璃支架 A.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B.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光屏上有像出现 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时像会变大 D.物体靠近玻璃板时,所成的像也将靠近玻璃板27.(17东一)物理课上,同学们手持凸透镜并伸直手臂,站在远处用凸透镜去观察投影大屏幕上显示出的字母“F”,观察到的结果是23.(17朝一)物理课上,小阳利用图15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将蜡像从大于二倍焦距处向凸透镜焦点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像始终是正立的B.像始终是倒立的C.像始终是缩小的D.像始终是虚像29.(17房一)小丽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0cm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图20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102030405060708090100cm图20A.照相机是根据图20所示的实验现象制成的B.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更清晰像,应将蜡烛右移C.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D.保持蜡烛在35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得到正立放大的像,应将透镜右移25.(17海一)如图16所示,小刚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上述成像原理可应用于A.幻灯机 B.照相机C.放大镜 D.近视眼的矫正26.(17平一)小阳在实验室进行凸透镜的成像实验,他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实验过程中他将蜡烛分别放在甲、乙、丙、丁不同的位置,如图16所示,试回答蜡烛放在哪些位置上,其成像具有放大的效果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丙、丁 甲乙丙透镜0c m501009080706040302010丁图1627.(17西一)如图17所示,用凸透镜模拟“眼睛的晶状体”,光屏模拟“眼睛的视网膜”,烛焰为“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相当于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前后调整位置,在光屏上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拿走近视眼镜后,光屏上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平面镜B.近视眼镜的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