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政策选择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政策选择 的博弈分析的博弈分析1摘 要根据经济实力的差距将同一区域内城市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城市组合,通过对不同城 市之间的合作分别进行博弈分析,指出:区域合作可以有效的促进城市群整体的发展,而政府 任期和政绩考核标准、政策干预以及利益分配比例是影响区域合作成败的三大重要因素 同时,结合环渤海湾城市群区域合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出,只有在三大因素科学协 调的基础上,区域合作才能朝着持续、良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区域合作;地方政府; 环渤海湾城市群;博弈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economic strength of the gap between the city is divided into the same region, two different types of cities combined, through coope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ities separately game analysis, noted that: regional cooperation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the term of the Government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tandards, policy interventions and the ratio of interest is the impact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success or failure. Meanwhile, the combination of Bohai Bay city group practice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pointed out that only three factors in the basis of scientific coordination, regional cooperation, continued to move in good direction.Keywords: regional cooperation; local government; Bohai Bay Cities; Game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政策选择的博弈分析———以环渤海湾城市群为例 引言随着区域经济关系的不断发展,区域合作已成为其一个重要表现。
如何有效的加快区 域一体化进程就成为区域中各地方政府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区域合作理论和博弈论 相结合,分析了地方政府政策选择的博弈模型,并结合环渤海湾城市群区域合作的现状,有针 对性的提出了政策建议,1 区域分工合作的基本博弈模型区域分工合作的基本博弈模型1.1 区域内城市分工合作的必要性首先以传统的分工理论来说明区域中各合作主体参与合作的必要性假设区域内存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政策选择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政策选择 的博弈分析的博弈分析2在经济实力相近和差距较大两种不同类型的城市组合,分别由城市1、2和城市1、3组成 三个城市都只生产A、B两种产品且需求都是一个单位,但各自生产这两种产品的成本不同对于经济实力接近的城市1、2来说,城市1有生产A产品的绝对优势,城市2有生产B产品的 绝对优势如果两个城市不进行分工合作,各自生产一单位的A和一单位的B来满足自身需 求,则两个城市的总成本均为4C,整个区域总成本为8C而若两个城市仅生产自身具有绝 对优势的产品,然后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则总成本分别为2C和4C,区域整体总成本为6C与 不分工时相比较,总成本减少2C,区域整体利益得到提高而对于经济实力差距较大的城 市1、3也可以进行类似的分析。
但不同的是,城市1具有生产A、B两种产品的绝对优势,在 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两优取其优、两劣取其轻”的原则,由城市1生产其优势更加明显 的A产品,城市3生产其劣势较弱的B产品来实现两个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分工前区域总 成本为11C,而分工后总成本为10C,两者相比,分工合作也使区域整体成本下降,效益提高 结论1:区域分工合作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并且区域中的每个城市,不论经济 实力的大小,都有参与区域合作的必要1.2 区域合作的静态博弈模型区域经济关系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关系,对此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基本的博弈模型 来进行说明在这里仍按上一部分的假设,对两种类型的城市组合分别进行分析 基本假设 (1)城市之间可以通过互相学习获得完全信息 (2)单次博弈,每个城市只有两种政策选择:合作或者不合作 博弈矩阵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政策选择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政策选择 的博弈分析的博弈分析31.3 博弈模型分析单次博弈时,两个博弈的均衡策略组合都是(不合作,不合作) 但如果双方合作, 除 了自身原有的收益之外,还可以获得合作创造的额外利益,此时双方的收益都优于不合作 时这就说明两个城市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但却偏离了帕累托最优的结果,陷入了 “囚徒困境”, 这正反映了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
如果博弈的次数不是一次而是 多次, 但只要有限次数, 博弈的结果就只是单次博弈结果的简单加总,均衡策略组合仍是 (不合作,不合作) 结论2:如果博弈的次数是有限次数,则仅仅依靠市场原则和各合作主体的自身力量难 以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不合作策略是各地政府在有限任期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的最终选择因此, 任期限制是阻碍区域合作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单靠市场机制的力 量不太可能顺利实现城际之间的合作,取消任期限制又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就需要其他力 量, 如政府政策约束的有效干预来促进区域合作的实现下面以城市1 、2的合作为例进 行说明 基本假设 在上一模型假设的基础上,加上以下两条假设: (1)假设区域主管政府出台策略, 对采取“合作”政策的城市给予补贴d,而对采取“不合 作”策略的城市给予处罚,也为d; (2) a1 > b - d, 2c - a1 > b - d且d > c 博弈矩阵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政策选择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政策选择 的博弈分析的博弈分析4无论城市1 (城市2)选择什么政策, 城市2 (城市1)的最优策略都是“合作”政策 也就是说,区域主管政府通过对采取合作的城市施行补贴、对不合作的城市予以处罚,改 变了两个城市的政策收益,实现了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统一, 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实现。
但是,此博弈模型中“合作”政策得益实现依赖于前提假设: a1 > b - d, 2c - a1 > b - d 且d > c,也就是说只有当政府给予不合作城市的“惩罚”, 使得其不合作获得的收 益减去“惩罚”小于参与合作获得的 分配收益( a1 > b - d, 2c - a1 > b - d) ,且政府对合作城市的补贴大于不合作城市 给合作城市造成的损失( d > c)时,区域合作才能顺利实现 结论3:在取消任期限制不具有可操行的情况下,政府政策力量的约束(鼓励合作,打击 恶性竞争)就成为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手段但同时, 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还依赖于政 策干预力度的大小2 区域合作博弈的动态模型分析区域合作博弈的动态模型分析仍以城市1、2 的合作为例进行更深入的动态博 弈模型分析 1. 基本假设 (1)完全信息假设,博弈次数为N (2)序贯博弈,城市1先行动,城市2在此基础上进行策略选择,每个城市还是只有两种政策 选择:合作或者不合作2. 博弈策略式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政策选择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政策选择 的博弈分析的博弈分析52.1 动态博弈模型分析(1)当A + ( 1 - r) B >A + b,也就是r 1 - b /B 时, 首先, 假定博弈只存在两个阶段:由于r > 1 - b /B ,也就 是说在单价段,城市2选择“竞争”的收益要大于选择“合作”的收益时。
假设城市1第一 次趋向于采取“合作”,当城市2选择“竞争”政策时,城市1选择“合作”获得的收益要 小于选择“竞争“获得的收益, 所以此时第二阶段城市1一定会选择“竞争”政策,而城 市2只能选择“竞争”,这种情况下, 两个阶段的政策选择分别为(合作,竞争) , (竞争, 竞争) ,先行者两阶段的总收益为A - b +A,城市2两阶段的收益为A + b +A但城市2考 虑到无论A + (1 - r) B 还是A + b都要大于A,因此会试图采取在第一阶段选择“合作” 策略,借此传递给城市1一个信念:城市2一定会选择“合作”,以谋求在第二阶段获取更大 的收益如果城市1相信了这个信念, 则在第二阶段仍会选择“合作”政策, 但由于此 时城市1知道在现在的分配比例下,城市2选择“竞争”的收益要大于“合作”的收益,而 且第二阶段是博弈的最后的阶段,所以我认为城市2的信念是无法传递成功的, 第二阶段 城市1会选择“竞争” 也就是说上面的情况不会出现,此时两个城市两个阶段的政策选择 分别为(合作,合作) , (竞争,竞争) ,两个城市的总收益分别为:A + a + rB +A, A + (1 - r) B +A。
如果扩展到N 个阶段,城市2开始就选择竞争,以后双方一直竞争的情况下,双方的总收益 分别为:A - b + ( n - 1) A, A + b + ( n - 1) A;而城市2开始“合作”,双方一直都 合作, 直到最后阶段竞争的总收益情况分别为: ( n - 1) (A + a + rB ) +A, ( n - 1) [A +(1 - r) B ] +A将城市2开始采取“竞争”策略和开始采取“合作”策略的收益相 比较,因为( 1 - r) B 1- b /B 时,后行城市就会从自 身利益最大化出发,选择竞争政策, 导致双方经济关系朝竞争方向发展由此可见,除了 政府干预力量之外,利益的分配比例在区域合作关系的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影响 结论4:利益分配比例也是关系到区域合作的实现与否的重要因素3 地方政府区域合作中政策选择的实证研究地方政府区域合作中政策选择的实证研究以环渤海湾城市群为例以环渤海湾城市群为例环渤海湾城市群以北京,唐山、天津为中心,包括沧州,秦皇岛等城市虽然环渤海 湾城市群内城市体系不断完善,空间布局结构也渐趋协调,但总体来说也还存在着许多问 题和桎梏,阻碍了城市群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结合前面博弈模型的结论,首先,地方政府任期长度、政绩考核标准的局限,以及各地 政府自身强烈的地方利益取向,使得城市群内部难以形成持续良好的合作局面 针对产 业同构化现象, 河北省政府在产业规划、基础设施、产业配套等方面进行分工协作, 旨 在实现错位发展城市群内的各个地方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唐山和秦皇岛,沧州和天津等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政策选择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政策选择 的博弈分析的博弈分析6城市都签署了合作协议,立足各自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确定有利于各方错位竞争、配 套发展的产业方向, 实现优势互补、双赢发展 针对利益分配比例失衡, 随着城市群内各地政府一体化意识的增强, 思想观念上的 束缚也在不断的瓦解,例如沧州政府就提出了“消除利益分配上以自我为中心的‘独赢’ 思想,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协同’和‘共赢’思想, 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指导 方针, 这必将有效促进兼顾各方利益的分配比例的建立和环渤海城市群一体化进程的加 快从以上各项政策来看, 河北省政府和城市群内各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区域合作的 重要性, 以及政绩考核标准、政府干预力量以及利益分配比例对区域合作的重要作用, 开始用一体化的眼光观看待本区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