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古诗词一、给加点字注音:鹤唳云端( ) 壑( ) 凹凸( )( )不亦说乎( )愠( ) 三省吾身( ) 罔( ) 殆( ) 海女知之乎( )( ) 是知也( ) 澹澹( )竦峙( )( )萧瑟( )( ) 青冥( ) 高垣( ) 睥睨( ) 连亘( )倏忽( ) 逾时( ) 遽( ) 髀( ) 二、古诗词默写1、 ,山岛竦峙 百草丰茂 ,洪波涌起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观沧海》曹操2、潮平两岸阔,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次北固山下》王湾3、 ,水而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4、明月别枝惊鹊, ,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 旧时茅店社林边, 《西江月》辛弃疾5、 ,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6、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可得永年《龟虽寿》曹操7、 ,邀我至田家 ,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 ,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孟浩然8、 ,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 万籁此都寂, 。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9、 ,闻道龙标过五溪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0、君问归期未有期,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11、 ,夜泊秦淮近酒家 , 《泊秦淮》杜牧12、 ,去年天气旧亭台 ? , 小园香经独徘徊《浣溪沙》晏殊13、莫言下岭便无难, ; ,一山放过一山栏《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14、常记溪亭日暮,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如梦令》李清照15、 ,天光云影共徘徊。
? 《观书有感》朱熹16、《龟虽寿》中以虚写之景来表达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 ; , 17、辛弃疾《西湖》中渲染丰收欢乐的句子是 , 18、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以千古“绝唱”之句,表达了游子无尽的思乡之情: , 三、文言文默写:1、《童趣》沈复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 ,故时有物外之趣②定神细视, ,以虫蚁为兽, , ,神游其中, 2、《论语》十则①学而时习之, ? ,不亦乐乎? ,不亦君子乎?② ;为人谋而不忠乎? ? 。
③ ,可以为师矣④学而不思则 ,思而不学则 ⑤ , ,是知也⑥见贤 ,见不贤 ⑦三人行, , ⑧士不可以不 , ,不亦重乎? ,不亦远乎?⑨岁寒,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诸乎?”子曰:“其恕乎!” , 3、《世说新语》两则:①《咏雪》: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胡儿曰:“ ”兄女曰:“ ”②《陈太丘与友期》: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 ;对子骂父 四、重点字词句翻译:(注:“用 ”表示译一个词,用“·”“表示译一个字”)《童趣》:(一)翻译加点字词: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 )果如鹤唳云端( )( )观之,兴正浓( )余年幼,方出神( )( ) 鞭数十,驱之别院( )( )盖一癞蛤蟆( )(二)翻译句子: 1、明察秋毫: 2、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5、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论语》十则:(一)译加点字词: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 有朋自远来,不亦乐乎?( )( )吾日三省吾身( )( ) 传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 诲女知之乎!( )( )是知也( )其恕乎( )( ) 士不可以不弘毅( ) 死而后已( ) 岁寒( )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二)译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为人谋而不忠乎?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 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上市》(一)译加点字词“然数年恒不一见( )( ) 高插青冥( )相顾惊疑( )念近中无此禅院( ) 无何( ) 始悟为山市( )( )尘气莽莽然( ) 城市依稀而已( ) 既而( ) 一切乌有( )惟危楼一座( ) 直接霄汉( )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 )又其上,则黯然( ) 缥缈( ) 逾时( )又渐如高舍( )( )倏忽( ) 见山上人烟市肆( )( )(二)译句子: 1、然数年恒不一见, 2、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4、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5、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世说新语》两则(一)译加点字词 寒雪日内集( ) 讲论文义( ) 俄而( ) 雪骤( ) 欣然( ) 与友期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