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态变化(解析版)【考点1 温度】1、温度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温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2)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换算关系T=t + 273K3、温度的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1)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2)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3)温度计的分类及比较: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20℃~110℃-30℃~50℃35℃~42℃分度值1℃1℃0.1℃所用液体水 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②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体温计使用前应该把玻璃管内的液体甩回玻璃泡内!【考点2 熔化和凝固】1、熔化:(1)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2)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熔点)的物体比如: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3)晶体熔化时特点:固液共存,吸收热量,温度不变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晶体熔化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5)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熔点)的物体比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6)非晶体熔化时特点:吸收热量,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2、凝固:(1)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2)晶体凝固时特点:固液共存,放出热量,温度不变3)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晶体凝固条件:(1)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4)非晶体凝固时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考点3 汽化和液化】1、汽化(汽化时需要吸收热)(1)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2)汽化方式:蒸发和沸腾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蒸发 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叫沸腾沸腾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2、液化(液化时需要放出热)(1)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2)液化方法:①降低温度;②压缩体积,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3)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考点3 汽化和液化】知识点4:升华和凝华1、升华:(1)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吸热2)生活中常见的升华现象:碘升华、结冰衣服也干了、干冰升华吸热、樟脑片消失、用久的钨丝灯变黑2、凝华:(1)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放热2)生活中常见凝华现象:霜和雪的形成、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物质三态变化图:物态变化常考易错分析易错一:常见的白气、白雾、白烟的理解易错?白气、白雾、白烟并不是气体,(气体人眼是无法观察到的),而白气、白雾、白烟是悬浮在空中的雾状小液滴或者固态小颗粒,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白气、白雾是雾状小液滴、白烟是固态小颗粒!易错二:物态变化的判断易错?1、判断物态变化类型的三种方法:(1)定义法:找出物态变化前后的状态,对比定义判断物态变化类型。
2)特殊情景法:根据识记直接判断一些常见的物态变化类类型3)对比法:利用对比加强对一些相近的物态变化的辨识2、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的六种物态变化多而杂,可结合物理概念根据初末状态判断,或根据对特定现象的记忆直接判断易错三:熔化和沸腾的条件理解易错认为晶体达到熔点就会熔化,液体达到沸点就会沸腾冰的熔点是0℃,有些同学就认为冰达到0℃就会熔化事实上,冰熔化的条件是:(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当冰块正在熔化时,如果撤掉热源,冰块吸不到热将不再熔化同样,液体沸腾也需要类似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易错四:忽略气压对沸点的影响易错气压对液体的沸点有影响,高压锅内气压一般是1.2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接近120℃如果在真空罩里放一杯40℃的水后开始往外抽气,会发现40℃的水也能够沸腾.易错五:温度的理解和温度计的读数易错1.温度只有“高低”之分,而没有“有无”之分,我们可以说某个物体温度很低,但是不能说某个物体没有温度2.关于温度计的读数是个易错点,我们可以先找零刻线的位置,然后假设温度升高,判断液面是靠近零刻线还是远离零刻线,如果是靠近则现在是零摄氏度以下,如果是远离则现在是零摄氏度以上.有些同学因为没有认清楚零刻线的位置而会把温度读错。
易错六:三种类型物态变化图像分析1、探究物质熔化、凝固和沸腾的规律时,一般会利用图象形象地描述物质温度和吸收热量(即加热时间)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叫图象法2、探究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一般要利用控制变量法3、物态变化的图象直观、形象地表示了物质温度和吸放热之间的关系熔化和凝固图象中若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则该物质是晶体;否则该物质是非晶体沸腾图象中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对应的温度是该液体的沸点例题1】下列对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舞台上常见的“白雾”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B.烧开水时,壶嘴附近冒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热气液化形成的 C.冬天,晨练的人呼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在玻璃外壁凝华形成的【答案】B【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干冰升华从周围吸热,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飘散在空中,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白雾,故A错误;B、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正确;C、冬天,晨练的人呼出的“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错误;D、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在玻璃内壁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例题2】“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智慧的结晶,“白露,露珠遍地”,露的形成属于( )A.凝固现象 B.液化现象 C.汽化现象 D.升华现象【答案】B【分析】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解答】解:白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正确故选:B例题3】如图为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水的沸点是100℃ B.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升高 C.两位同学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质量不同 D.水沸腾时不吸收热量【答案】C【分析】水沸腾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气压越大,沸点越高解答】解:A、从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97℃,故A错误B、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故B错误C、由两位同学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象可知,水的初温相同,但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原因可能是所用水的质量不同,也可能是所用酒精灯的火力大小不同(在水的质量相同时,若酒精灯的火力大,则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较短),故C正确D、水沸腾时会吸收热量,故D错误故选:C例题4】7.(多选)关于“摄氏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 B.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C.﹣18℃就是零下18摄氏度 D.0℃就是没有温度【答案】ABC【分析】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解答】解:ABD、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C,沸水的温度是100℃故AB正确、D错误;C、﹣18° C表示比0° C低18℃,读作零下18摄氏度,故C正确故选:ABC例题5】如图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特点”实验装置,水沸腾时温度如图所示,为 98 ℃,由此可知当地的气压 小于 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98;小于分析】(1)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根据图示读出温度计的示数;(2)气压越高,沸点越高解答】解:由图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98℃,因为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气压越大,沸点越高,由此可知当地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故答案为:98;小于例题6】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假设在加热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变,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由图像可看出该物质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答案】晶体;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分析】(1)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2)晶体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解答】解:(1)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0℃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答案为:晶体;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强化1】如图所示,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这种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答案】A【分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液化放热解答】解: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液体的小水滴的过程,是液化现象,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强化2】下列对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露似真珠月似弓”中,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霜叶红于二月花”中,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晴明风日雨干时”中,“雨干”是凝华现象【答案】B【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解答】解:A、冰的形成是水的凝固现象,故A错误;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B正确;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