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南北朝时期,主要作家多在南方南朝宋、齐、梁、陈四代的文学, 作家宋尾南朝诗歌南北朝时期主要作家多在南方陈四代的文学特别是诗歌远比北方繁荣南朝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反映的社会现实比较狭窄然而在艺术形式和技巧方面则有重要的进展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条件 南朝诗歌的发展约分为三个阶段:刘宋时期是第一阶段;齐及梁初为第二阶段;梁中叶到陈末为第三阶段中文名,南朝诗歌发展阶段,三个诗歌缺点,反映的社会现实比较狭窄诗歌优点,艺术形式和技巧方面有重要的进展作用,唐诗的繁荣准备了条件艺术风格,谢灵运山水诗风 严延诗风 等历史沿革第一阶段即刘宋时期诗歌刚从东晋以来的玄言诗中解脱,“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这个变化开始于东晋晚期的庾阐殷仲文和谢混等人而完成于谢灵运当时的代表作家是历来所称的“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这三个作家的诗风很不一样但对整个南朝以至后代诗歌都留下了不小的影响第二阶段即南齐和梁代的诗歌沈约等号为“永明体”的作家为代表永明体’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强调诗歌的声律当时的音韵学家周提出了“平上去入”四声之分,沈约把它运用到诗文的格律方面,倡为“四声八病”之论这种声律说的提出为唐代律诗的格律,奠定了理论基础。
永明体”的代表人物,历来认为是谢沈约和王融三人沈约的诗数量最多而且在理论上代表着“永明体”的主张但创作实际成就不如谢谢的诗风上承曹植善于以警句发端在写景抒情方面,兼取谢灵运鲍照两家之长,而避免了艰涩之弊钟嵘《诗品》说他的诗“末篇多踬”其实不尽然宋代严羽说他“已有全篇似唐人者”则近乎事实唐代诗人如李白平生就最推崇谢陈三代最优秀的诗人,齐梁以后诗人中较有成就的,差不多都接受了他的影响王融的诗风也近于沈但名篇较少除了以上 3人外丘迟等人也有不少好诗诗风亦近于沈到梁代才成名的何逊柳恽和刘孝绰等人也都各自成家何逊的诗风与谢最近吴均较有古气,受鲍照影响较大梁武帝萧衍和“永明体”作者同时他也写过一些清丽可读的诗但他不赞成“四声八病”之说第三阶段即梁中叶到陈代诗风和“永明体”又有所不同这个时期出现了以萧纲萧绎为代表的“宫体诗”徐陵和庾肩吾庾信为代表的“徐庾体”基本格调也与之类似宫体诗”的内容多写宫廷生活特别是贵族们的娱乐情状其中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从艺术风格上讲也比较柔靡而且往往搬弄典故,追求形式,因此历来论者多持否定态度不过,有些宫体诗,是学习当时南方流行的“吴声歌”西曲歌”而作具有较为浓郁的民歌情调。
另外,它们继承了永明体诗注意声律的传统,在形式上更接近于律体那些写作宫体诗的作家同时也都写过一些艺术性较高而思想内容也比较健康的作品此外像梁代的王籍陈代的阴铿等诗人则以写景见长王籍的诗主要学谢灵运;阴铿和何逊历来被人合称“阴何”就总体而言阴铿的成就不及何逊艺术风格谢灵运山水诗风谢灵运是山水诗的大师他出身世家大族但在仕途上不很得志便寄情山水经常到一些风景秀美的地区游览也善于观察自然界的景色形诸笔端他的诗歌从古代诗赋中吸取营养,善于锻炼华丽的辞藻,富有色泽和光彩模山范水创造出许多写景名句以精工见长其缺点是玄言诗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摆脱有时又因为过于注重结撰名句而忽略了通篇的完整严延诗风颜延之的成就远不能与谢灵运鲍照相比他擅长的是庙堂应制之作最喜使用典故,且讲究对仗虽然凝重典雅,终不免“雕绘满眼”之弊但他这种诗风在当时颇受上层统治者的欣赏后来许多文人诗“竞须新事”多少和他有一定的关系鲍照乐府诗风鲍照的年辈比颜谢要晚些出身也较寒微他“贵尚巧似”,一部分写景诗接近于谢灵运,但有时流于险仄不如谢诗自然他主要的成就在乐府诗和拟古诗方面这些诗大抵都以古朴和活泼见长能正视社会现实对下层人民的疾苦有所反映特别是七言诗和杂言诗的创作。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