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情解读+知识通关+题型突破)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课件

恋**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66.26MB
约64页
文档ID:119594912
2018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情解读+知识通关+题型突破)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课件_第1页
1/64

目录Contents 考情精解读 考点1 考点2 考点5 考点4 考点3 A 知识全通关 解题大突破 方法1 考情精解读 1 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2 我国地形 地势的主要特征 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3 我国主要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4 外流区 内流区 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考纲解读 命题趋势 命题规律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知识体系构建 考纲解读 命题趋势 命题规律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知识体系构建 北方 南方 西北和青藏四大地理单元的主要特征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 生活的影响 考纲解读 命题规律 命题趋势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知识体系构建 考纲解读 命题规律 命题趋势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知识体系构建 考纲解读 命题规律 命题趋势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知识体系构建 考纲解读 命题规律 返回目录 命题趋势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命题趋势 知识全通关 一 中国的疆域1 辽阔的疆域 继续学习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考点1我国的疆域与地形 2 优越的位置 1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 属北温带 少部分位于热带 2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 背靠亚欧大陆 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边缘海为黄海 东海 南海 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3 相对位置 陆上邻国 继续学习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考点1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隔海相望的国家 韩国 日本 菲律宾 马来西亚 文莱 印度尼西亚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4 优越性 南北气候差异大 有利于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东临太平洋 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大 雨热同期 有利于农业生产 海岸线漫长 港湾优良 有利于海洋事业发展 有利于与各国交往 陆上邻国多 有利于边境贸易和友好交往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二 中国的地形 地势1 地势特征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1 地势第一 二级阶梯分界线分别是 昆仑山山脉 祁连山脉 横断山脉 大兴安岭 太行山山 雪峰山 它包括渤海 黄海的全部 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 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 如石油 天然气 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2 地势第二 三级阶梯分界线是 3 第三级阶梯向东 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 属于近海大陆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2 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 1 特征 地形多种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2 主要地形区 主要山脉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我国主要山脉的地理意义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我国主要山脉的地理意义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我国主要山脉的地理意义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我国主要山脉的地理意义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我国主要山脉的地理意义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我国主要山脉的地理意义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我国主要山脉的地理意义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四大高原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3 地形 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1 有利影响 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海洋的暖湿气流能够顺着地势深入我国的内陆地区 带来丰沛降水 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的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淌 沟通了我国东部和西部 阶梯状的地势特征使阶梯交界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多样的地理环境 为我们提供了多样的经济活动场所 复杂多样的地形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 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2 不利影响 山区面积大 平原面积小 耕地少 险峻高大的山脉给交通造成不便利 不利于西部地区与东部平原地区的经济交流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考点2我国的气候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1 特征 继续学习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雨热同期 气候大陆性强 1 气温 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1 气温 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2 降水 我国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 成因和影响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2 降水 我国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 成因和影响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2 降水 我国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 成因和影响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3 温度带和干湿区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4 气候特征及评价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1 河流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 考点3我国的河流和湖泊 1 我国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分析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1 我国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分析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1 我国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分析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2 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2 主要湖泊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我国湖泊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考点4我国的农业 工业与交通 1 农业 1 农业的地区分布 规律总结图示我国农业的区域差异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2 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和影响条件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2 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和影响条件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3 面临的问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水土流失 自然灾害 环境污染等 4 解决措施 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 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 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多种经营 科技兴农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1 四大区域的划分及依据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考点5我国的区域差异 继续学习 2 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秦岭 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该线南北两侧地理事象差异很大 如下表所示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返回目录 题型全突破 1 识别中国区域的基本方法中国区域识别也是对未知区域的确认 需要对经纬度 海陆位置 地区界线 地理特征等与位置相关的核心信息进行解读 熟悉中国陆地 岛屿和海洋等分布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这时就需要构建中国地区分布心理地图 2 构建中国地区分布心理地图的方法 方法中国区域的识别方法 继续学习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第一 构建中国地区分布的经纬网图 通过四至点 明确中国大致范围 中国位于73 E 135 E 4 N 53 N 熟知重要经纬线 如北回归线 30 N纬线 40 N纬线 120 E经线 110 E经线 100 E经线 90 E经线 80 E经线等经纬线沿线的典型地形 河流 城市 岛屿等地理事物位置信息 1 利用经纬网对地形区进行空间定位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2 主要经纬线穿过的省区与地形区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第二 叠加地形区 气温 降水 自然分区等要素 构建复合地区分布图 我国幅员辽阔 自然环境差异大 通过各自然要素的分区界线 如重要山脉 等温线 年等降水量线等不断强化地区差异特征 强化地区位置信息 提高区域识别的能力 如下图 根据39 N 40 N 100 E的经纬度位置 可推断该地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区 根据海拔自西南3000m向东北2000m递减 可推断该地地势起伏大 为山地地形 根据100mm和150mm年等降水量线 可推断该地位于西部干旱地区 综合各自然要素可知 该地在河西走廊附近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第三 抓特殊点 线 面 重点突破 中国区域识别要求较世界区域识别高 往往要求识记更多的地理事物 也就是心理地图要求更详细 因此 通过读图 填图 绘图 摹图 反复叠加地理要素 在融合中把握重要的点 地理事物 线 分界线 面 地理区域 之间空间位置关系 这样才能更好地识别区域 提高应试能力 例如 对我国进行区域识别 首先应关注秦岭位置 34 N 淮河位置 33 N 大体定下南北分布 接着注意黄河大拐弯位置 110 E 大约区分中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然后定北京位置 自己所在城市的地理位置 最后定熟悉区域的位置 如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等 从点 线 面三个层次把握地理分布 构建从点到面的立体三维动态心理地图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示例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单位 米 回答下列各题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1 图中A山脉为 其形成原因是 2 图中B河流附近的谷地是谷地 该谷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3 分析图中95 经线附近B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4 你是否赞同在图示河段修建水电站 请说明你的理由 思路分析 1 从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 A山脉为喜马拉雅山 它是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2 B河流附近的谷地为雅鲁藏布江谷地 其重要的农作物为青稞 3 主要从河流的径流量与落差两个角度分析 4 赞成或不赞成 理由合理即可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继续学习 地理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 答案 1 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2 雅鲁藏布江青稞 3 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和地形影响 降水丰富 河流水量大 等高线密集 河流落差很大 4 赞同 该河段水能资源丰富 当地缺乏煤 石油 天然气等常规能源 水能开发程度低 修建水电站有利于保护环境 可有效扶贫 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反对 修建水电站会破坏峡谷生态环境 可利用当地丰富的地热能和太阳能替代水能 距离我国经济中心遥远 群山阻隔 输电投资大 当地经济落后 经济密度低 耗电量不大 修建水电站的环境条件恶劣 施工难度大 返回目录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