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复习课件:8上 第二单元 做守法的公民

一***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431.16KB
约34页
文档ID:614533447
2025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复习课件:8上 第二单元 做守法的公民_第1页
1/34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中考知识导航,中考考点精讲,目 录,中考知识导航,课标链接,课标链接,1.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成长中的我:心中有法),2.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成长中的我:心中有法),3.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成长中的我:心中有法),核心素,养链接,本课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违法犯罪案例等,讲述遵守法律法规、预防违法犯罪,强调遵纪守法的重要性,,侧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严守道德底线,做社会主义法治的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中知识网络,必备核心观点,1.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违法行为不仅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破坏社会秩序,也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成长3.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可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4.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5.我们应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6.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7.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8.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9.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中考考点精讲,考点梳理,关联考点,全面依法治国P93、权利与义务P66、特殊保护P38,素材推荐,闯红灯;编造、散布网络谣言;电信诈骗;破坏铁路封闭网;持刀抢劫他人财物等,(1)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3)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一、法不可违,1.如何理解“,法不可违,”?,(P46),(1),含义:,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2),分类,(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3),危害:,违法行为不仅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破坏社会秩序,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成长。

2.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及危害P48),3.,一般违法与犯罪,(刑事违法行为)的关系P4853),比较,一般违法行为,犯罪,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区,别,危害程度,相对轻微,相对轻微,严重,触犯法律,民事法律规范,行政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法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处分、行政处罚,刑罚处罚,处罚机关,人民法院,行政机关,人民法院,典型表现,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2019.17(2),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扰乱社会治安、妨害公共秩序,拦路抢劫、殴打他人致人重伤甚至死亡、醉驾,比较,一般违法行为,犯罪,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联系,都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具有社会危害性;都是违法行为;都触犯了法律或法规(2017.9);犯罪必然是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不一定构成犯罪;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启,示,我们应勿以恶小而为之,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4.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P48)(2018.5),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法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制裁,责任内容,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1),民事活动:,如购置财产、签订合同、结婚等2),民法的作用:,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5.民事活动、民法的作用P50),(1),重要性:,是公民享有的重要权利2),内容:,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等;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6.,民事权利,的重要性和内容P51),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应当遵循自愿原则;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应当遵循诚信原则;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7.民事主体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的要求民法总则规定的基本原则),(P51),(1),含义:,又称契约,是由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而形成的协议2),重要性:,合同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密切的关系。

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8.,合同,的含义和重要性P51),(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2)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3)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9.怎样做到,遵章守法,?(如何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P51),(1),内容:,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2),作用:,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1.,刑法,的内容及作用P52),二、预防犯罪,(1),含义:,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2.犯罪的含义、基本特征P5354),基本特征,地位,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联系:,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1),含义:,刑罚又称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2),种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只能独立使用),3.,刑罚,的含义和种类P54),一目了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4.刑事责任年龄的法律规定P55),(1),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2),严重不良行为:,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读物、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5.,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具体表现P56),(1),对个人:,使未成年人失去人生理想,荒废学业,甚至会诱发违法犯罪2),对家庭:,破坏家庭和睦,引发矛盾,对家庭成员造成经济和精神损失。

3),对社会:,败坏社会风气,扰乱社会秩序,危害社会治安,诱发违法犯罪,危害社会和谐稳定6.未成年人沾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1)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3)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4)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7.我们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P5556),(1),国家:,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治安管理,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2),学校:,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3),家长,:要以健康的思想和行为来教育和影响未成年子女4),未成年人:,要抵制不良诱惑,自觉纠正不良行为,提高自身素养;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8.请你就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几条合理化建议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来维护合法权益2)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善用法律,1.当我们遇到法律问题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怎样依法求助?(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途径有哪些?),(P5759),(1),含义:,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2),地位:,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3),适用情形:,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2.,诉讼,的含义、地位及适用情形P59),(1),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2),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3),刑事诉讼:,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3.诉讼的三种类型P60),(1)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4.青少年怎样做到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P6061),(1)及时拨打110报警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2)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3)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4)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5)保护好作案现场5.青少年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P61),(1)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2)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6.青少年应怎样尊法守法,法治精神?,(P62),此观点是错误的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尽管法律规定了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无关紧要;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许多违法犯罪都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有错不改,越陷越深,最终会滑入犯罪的深渊我们中学生年龄还小,实施犯罪行为无关紧要P55),误区点拨,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象不断攀升,非法抢劫、故意杀人、敲诈勒索种种涉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案件不断映入视野。

对此,小海认为:“我们只要不犯大错,犯一点小错是没有关系的请你结合材料对小海的说法加以辨析12分),辨析题抢先练,(1)小海的说法是错误的2分),(2)小海的“大错”是指违法犯罪,“小错”是指不良行为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予以纠正就可能导致违法甚至犯罪,一旦违法就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4分),(3)小错是大错的开始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