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俄美关系中的车臣问题

j****9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57.12KB
约9页
文档ID:47722411
俄美关系中的车臣问题_第1页
1/9

俄美关系中的车臣问题庞 大 鹏【内容提要】 对俄罗斯而言,车臣问题不仅是一个内政难题,而且还严重影响了 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美国对俄罗斯政府车臣政策的牵制及对车臣分离势力的支持和袒护,使车臣问题难以解决本文指明了车臣问题的起源,分析 了美国干预车臣问题的形式及俄罗斯的反应,并论述了俄美对待车臣问题不同的政 治理念 美国担心,俄罗斯政府在车臣问题上黩武主义倾向的增长将导致整个政权独 裁专制倾向的加强,并进而导致在独联体事务中帝国倾向的恢复 车臣问题对俄美关 系的影响是全局性的,但不是根本性的关 键 词】 俄美关系 车臣问题 恐怖主义 【作者简介】 庞大鹏, 1976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 究员北京 100007)久拖不决的车臣问题是缠绕独立后的俄罗斯 政府的一个难以摆脱的梦魇 如果说,车臣问题的 复杂性在初期还被俄罗斯国内激烈的政治斗争和 严峻的经济形势所冲淡,那么,当政党斗争逐步进 入有序化,国家已经逐步走出危机并出现了连续 经济增长的情况下,该问题由于分离势力恐怖活 动的扩大化与恶性化而显得更加突出对俄罗斯 政府来说,车臣问题不仅成了一个内政难题,而且 还严重影响了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 关系。

美国对俄罗斯政府车臣政策的牵制及对车 臣分离势力的支持和袒护,使这一将历史恩怨、 民 族嫌隙、 宗教隔阂、 反恐斗争和中央与地方关系等 诸方面内容交织在一起的难题的解决变得更加 棘手一 车臣问题的起源俄罗斯联邦制的构成原则是民族区域原则和 行政地区原则相结合,俄罗斯联邦主体由民族自 治实体(民族共和国、 民族自治州、 民族自治区)和 地方自治实体(边疆区、 州和直辖市)组成 车臣共和国属于民族自治实体 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后, 俄罗斯族和其他民族的大部分人逃离车臣 目前, 车臣境内的居民基本上是车臣族人车臣的地理 位置具有特殊性,位于北高加索的捷列克河两岸, 南与格鲁吉亚为邻,北与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接 壤,西靠北奥塞梯共和国,东接达吉斯坦共和国 它所处的北高加索地区位于欧亚大陆的结合部, 战略地位很重要,历来是俄罗斯通往中亚和西亚 的咽喉,也是俄罗斯与中亚各地油气管道和铁路 运输的枢纽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在戈尔巴 乔夫推行以 “民主化” 、 “公开性” 和 “政治多元” 为 主导方向的社会政治改革过程中,苏联各地兴起 了民族主义运动,少数民族争取独立自主的斗争 风起云涌 在这样的民族运动风潮中,车臣人也踏 上民族独立自主的道路。

1990年5月,原苏军退 役将军杜达耶夫当选为反对派组织车臣全国国民 代表执行委员会主席,同年11月发表车臣共和国 主权宣言1991年10月27日,杜达耶夫在共和 国全民选举中当选车臣总统11月1日杜达耶夫 发布了第一号总统令,正式宣布车臣独立 如果车—93—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6年第2期·外 交·臣独立,必将对俄罗斯联邦的国家统一和完整性 构成威胁,从而产生 “多米诺” 效应,可能导致整个 俄罗斯面临解体的危险① 但是,叶利钦从车臣事变一开始就表现出一 种消极的立场当时的俄罗斯克格勃主席伊万年科认为:“好像直到最后一刻他也没有意识到,解 决北高加索出现的问题需要花大力气,首先是他 本人需要这样做 在最紧要关头的那些日子里,他 根本就好像失踪了”②亲历车臣战争的俄罗斯联军集群司令员特罗舍夫也指出,杜达耶夫政权利用了俄罗斯部队1992年撤出车臣时留下的大量 军事装备和弹药库,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而 莫斯科的政治家们则装出一副仿佛任何特殊的事 情都未发生的样子”③可见,第一次战争爆发前 俄罗斯联邦政府对于车臣争取主权的措施反应迟钝,未能采取有效措施 当然,从俄罗斯客观形势看, 1991年至1994 年11月,由于俄罗斯 “双重政权” 问题,叶利钦也 无力解决车臣问题。

但随着十月事件的结束,俄罗 斯开始恢复政府的有效管理,而且中央政府重新确立了对地方政府的权威④俄罗斯开始寻找解 决车臣问题的时机1994~1996年,俄罗斯当局 采取了武力措施,以期使车臣共和国的秩序重新 回到宪法轨道上来分离主义者的负隅顽抗导致 了武装冲突,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1996年8月签署哈萨维尤尔特协定及1997年5 月签署和平条约之后,俄罗斯军队撤出了车臣 这 为车臣共和国继续推行加速削弱俄罗斯国家体 制、 破坏俄罗斯领土完整的政策提供了便利条件 可以说,在两次车臣战争中,俄罗斯虽然屡次加大对车臣非法武装的打击力度,但迫于美国的压力, 军事行动受到很大限制,并没有彻底制止车臣非 法武装继续破坏和分裂俄罗斯的活动车臣战争 的后果是灾难性的,不仅有人员伤亡,更造成国家 物质资源的巨大损失⑤二 美国干预车臣问题的形式及俄罗斯的反应克林顿政府与布什政府对车臣问题的干预形式有相同点⑥,但差别亦很明显在克林顿执政时 期,俄美在车臣问题上矛盾的焦点集中在人权领域,人权问题造成俄美两国矛盾不断其一,美国借助人权名义对俄罗斯施加压力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曾声称:“2000年2月份,美国的年度人权报告详细记录了这场战争给车臣人带来的令人震惊的后果。

当人权观察组织公布了在格罗兹尼处决人员概要时,我们要求在国际观察员的监督之下对此进行全面公开的调查,并惩治肇事者只有理解了这些指责的实质,俄罗斯才能令人信服地声称,它是认真履行国际义务的”⑦其二,美 国在政治上对车臣反对派予以支持,积极会见车 臣反对派领导人 与此相应,克林顿时期美国采取 的具体措施更多地集中在社会心理基础层面发动 全方位的媒体宣传,形成对车臣问题的舆论氛围 俄罗斯的应对之策是一方面积极宣传,传达关于 车臣问题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对俄罗斯民众坚 定地表达在车臣问题上的国家意志美国全方位 媒体宣传的重要方法是美国往往在车臣反对派领 导人发出呼吁后,马上进行呼应,对俄罗斯形成里 应外合的舆论氛围1995年3月10日,第一次车 臣战争期间,杜达耶夫在美国深具影响的平面媒 体 《华盛顿邮报》 上发表文章:“我们呼吁全世界民 主国家,特别是美国和德国的领导人进行干 预”⑧正如俄罗斯自己认识到的,问题在于所有 的关键是争夺西方舆论的斗争,让西方看到谁是 车臣冲突中的恐怖分子,谁在杀害平民,谁是种族 灭绝的罪魁祸首⑨—04—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6年第2期·外 交·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Д.К о с ы р е в,Р о с с и и п о р ап е р е й т и в н а с т у п л е н и ен а в н е ш н е п о л и т и ч е с к о мф р о н т е:В л а д и м и р уП у т и н уп р и д е т с я к о р р е к т и р о в а т ьк у р сво т н о ш е н и я хсЗ а п а д о мп ов о п р о с уоЧ е ч н е, п о с к о л ь к у с т а т и ч н а я“ж е с т к о с т ь ” и с ч е р п а л ас е б я ? ? Н е з а в и с и м а я г а з е т а, 14я н в а р я2000г.D. Dudayev, Chechnya’s cry:“W e are not secession2 ists.”T heW ashington Post, M ar110, 1995.M. K. A lbright, Clear on Chechnya, The W ashington Post, M ar 8, 2000.其一,以政府声明和领导人表态的方式影响俄罗斯;其 二,借助欧安组织干预俄罗斯;其三,以经济援助制约俄罗斯。

Ш.М.М у н ч а е в,В.М.У с т и н о в,П о л и т и ч е с к а яи с т о р и я Р о с с и и:О т с т а н о в л е н и я с а м о д е р ж а в и я д о п а д е н и я С о в е т с к о йв л а с т и, М о с к в а, 1999г,с.732.С.В.К у л е ш о в,Д.А.А м а н ж о л о в а,О.В.В о л о б у е в и, Н а ц и о н а л ь н а яп о л и т и к а Р о с с и и:и с т о р и яис о в р е м е н н о с т ь.М о с к в а, 1997г,с.409.〔 俄〕 特罗舍夫:《我所亲历的车臣战争》,新华出版社 2004年中文版,第3页〔 俄〕 列昂尼德·姆列钦:《权力的公式》,新华出版社、 中 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第472页陈 联璧:《俄罗斯民族关系问题研究》, http:? ?www. cass. net. cn?chinese?s24 _ oys?chinese?Production?projects32? 007. htm l .乔治·W·布什政府执政以来,美国认为: “事实上几个大国就可根本地影响国际和平、 稳定 与繁荣。

这些国家能够进行大规模的破坏,它们的 愤怒或者善行影响着千百万人 由于面积、 地理位置、 经济潜能和军事力量等原因,它们有能力影响 美国福利的好坏 此外,这种力量通常还伴随着一 种要在国际政治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使命感大国不只关心它们自身的事务”①美国开始改变对车臣问题的政策正如赖斯指出的:“美国的政策必须集中在同俄罗斯的重要安全议程上 首先,美 国须认识到,美国安全受到的俄罗斯实力带来的 威胁要比受到的其衰弱和无内聚力带来的威胁 小这就意味着要密切关注俄罗斯核力量与核武 库的保险与安全 其次,美国必须与俄罗斯就变化中的核威胁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 最后,美国须认 识到,俄罗斯是一个大国,美俄将总是既有一致的 利益,也有冲突的利益 在位于石油蕴藏丰富的高 加索地区的车臣发生的战争特别危险俄罗斯总 统普京利用这场战争在国内激起了民族主义情绪,同时推进了自己的政治前途 俄罗斯军队前所 未有地直言其有义务保卫俄罗斯联邦的完整,这是文官与军队关系中一个不受欢迎的事态发展 车臣战争对俄罗斯政治文化的长期影响是不应低 估的”②美国因而加大了干预车臣问题的力度当然,这种对俄罗斯不利的局面很快因为九一一 事件而发生重大变化,布什政府对车臣问题的干 预形式也呈现复杂性,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九一一事件到阿富汗战争期间,俄罗斯在车臣问题上的压力较小九一一事件发 生后,普京力求实现与美国关系中有利于俄罗斯的发展,并力图在此基础上,寻求车臣问题的根本 好转 而布什政府为了实现打击恐怖主义的目标, 需要争取俄罗斯的合作,并因此改变对车臣分裂 主义、 恐怖主义势力的支持,在车臣问题上向俄罗 斯示好2001年9月24日,普京发表电视讲话表示, 俄罗斯将与国际反恐怖联盟进行情报合作;准备 向美国提供用于人道主义物资运输的空中走廊; 不反对中亚国家向美国提供机场;向阿富汗的北 方联盟提供武器和军事装备 美国很快作出回应,并在车臣问题上的态度有所改变 布什总统表示, 应对车臣与国际恐怖组织有联系的人予以坚决打击,切断对车臣恐怖分子的外部经济援助尤其需 要指出的是,美国不再指责俄罗斯在车臣采取的军 事行动 俄美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问题上达成了一 定共识 俄罗斯国内政治局势也出现了突发事件2002年10月23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发生恐怖 分子劫持人质事件美国在莫斯科人质事件后加 强了与俄罗斯在车臣反恐问题上的认知度俄罗 斯也借助人质事件的影响,迅速采取措。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