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摘要]弗洛伊德开创了精神分析学派,把精神分析作为通向人无意识心理状态的一种途径,精神分析技术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精神分析理论也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理论而有着其牢固的地位精神分析的关键是在于用有意识代替无意识,把无意识翻译为有意识而来揭露精神生活中的无意识的东西,使被压抑的无意识潜能力量得到解放弗洛伊德在研究通向无意识状态的途径中,先后使用了催眠、释梦、对日常生活中错失行为的分析、无意识动作的分析、自由联想法等基本方法这些都被人们日后加以继承和推广,到本世纪四十年代,西方出现新精神分析学派,他们在继承弗洛伊德的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融入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领域的观点,修正了弗洛伊德理论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推动了精神分析的发展本篇论文一方面介绍了精神分析学派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的理论,另一方面介绍了精神分析技术在心理咨询中的几种常用的方法[关键词] 精神分析 无意识 本能 自由联想 心理结构 催眠 The theory and skill of psychoanalysis [Abstract] The theory of psychoanalysis created by S.Freud. S.freud thought that the psychoanalysis was a way of getting into the unconscious mental processes . Many people accept the theory of psychoanalysis. The skill of psychoanalysis is spreaded everywhere. The psychoanalysis is a important branch of psychology, and it influences many fields of sociology. The key of psychoanalysis is to translate the unconscious into consciousness, to reveal the unconscious in the activity of psychogenic and to release the energy that is oppressed in the unconscious. When S.Freud studies the way of getting into the state of unconscious, he always use the way such as : the hypnotherapy、the dream-interpretation、the free-association. There are all spreaded by S.Freud’s students. In 1940s, the new-psychosnslysis was arisen. They inherited the theory of Freud, and corrected it , they produced their new theories , and made the psychoanalysis developing. 1. 历史发展及现实意义:精神分析也称为心理分析,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流派。
精神分析产生于19世纪末,开始是关于探讨精神神经症的病因和治疗的一种方法和理论,到本世纪20年代,这个理论被逐渐加以推广到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并由一种理论发展为一个较为完善的精神分析学派到目前为止,它已远远超出医学和心理学领域,形成一种强大的国际思潮,渗透到西方文化的血液中,影响到哲学、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代表着这个学派的渊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所以被称为古典的精神分析精神分析理论经过荣格和阿德勒的发展,到本世纪40年代西方出现了以沙利文、霍妮和弗洛姆等为代表的新精神分析学派他们把精神分析的方法继承下来,加以改造和发展,并推广到哲学、历史、伦理文学艺术等许多文化领域中,使精神分析学说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但他们已经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学说,认为弗洛伊德所讲的生物本能对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是不起着重要作用的,而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和外在影响则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可以以1913年为划分早期和晚期他的早期理论主要是用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尤其强调性本能和欲望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他认为所谓精神分析“是肯定精神过程本身是无意识的,那些有意识的精神过程只不过是一些孤立的动作和整个精神生活的局部。
弗洛伊德首创“自由联想法”的“精神分析术”,鼓励精神病患者把陆续涌上心头的所有想法,不管它们如何微不足道,包括那些在梦中的闪念和平时不经意的念头和动作都如实地报告出来,从而发掘出埋藏在精神病患者无意识深处的病源弗洛伊德在1913年后,对早期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人格结构学说”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他认为人有一种“生的本能”他把这种本能的能量或势力称做“利比多”,认为它是人们一般行为的动力到后来,他认为与之对应的还有一种“死的本能”,他把破坏性、挑衅侵略性等冲动视作死亡本能的表现弗洛伊德把这两种本能称做本我自我是实现了的本能,超我是道德了的自我,三者之间充满矛盾和斗争本我的各种不符合社会的生活方式的本能冲动,受着在超我的指导下的自我的压抑,所以精神病就是由某种一直被压抑的东西的替代物发展起来的这些本能的冲动就通过无意识领域中那些意识不到的精神过程,改头换面的表现出来所以,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的关键在于“用有意识代替无意识,把无意识翻译为有意识”揭露精神生活内的无意识的东西,经被压抑的无意识本能力量得到解放精神分析发展到今天,它的技术、它的理论在心理咨询中,特别是在治疗各类神经症、各种心理障碍的患者中具有独到的作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去研究它、应用它,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会或多或少的应用到这种理论当代的历史、哲学、文学、心理等等领域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他的理论影响到社会科学理论中的任何一个角落,并且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尤其是在心理学中,具有更重的现实指导意义目前,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学校心理学工作深入发展,社会对心理咨询需求的增长,作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重要理论和方法之一-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就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2. 精神分析的理论:2. 1无意识学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最主要的内容包括无意识学说、本能学说、释梦学说、人格学说、过失心理学等有关方面的内容他的理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自成一体无意识学说是他思想的核心,是整个精神分析的基础弗洛伊德也说过,精神分析学说“是一种关于无意识心理过程的科学”弗洛伊德把心理过程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又可统称为无意识,他认为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前意识是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能从潜意识中召回的心理部分,潜意识是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这种本能所产生的欲望而被风俗习惯和法律道德压抑到意识阈界下所不明白的心理部分。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我们有两种无意识,一种是潜伏的,但能够变成为意识;一种是被压抑的,是不能够被变为意识的意识只是人的精神结构中很小、很微弱的一部分意识源于无意识,无意识是源,意识是由此而出的流,是无意识的产物每个意识都具有一个潜意识的原始阶段,而潜意识却可能永远停留在这个原始的阶段上,但正是它具有着完全的精神功能弗洛伊德不完全否认意识的作用,他认为意识只是目前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它的作用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与我们的感知系统相类似,主要同外部世界打交道其次,它也借着对愉快与痛苦的察觉,影响精神生活的变化和发展刚开始,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的内容只是指被个体压抑了的经验,后来随着他自身理论的完善,他认为潜意识的内容主要是以性为中心的各种本能冲动,它不存在理性经验的成分并且是支配人类活动的主要根源潜意识是人体的心理结构最深层、最底部的部分,它在某一点上与神经系统相联系并获得本能需要因此潜意识充满了各种本能和心理活动能量,这些能量是混乱的燥动不止的他认为潜意识就是生物性本能能量的仓库,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总能量的源泉潜意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原始性 (2)冲动性 (3) 非逻辑性 (4)非时间性 (5)非道德性。
潜意识是人的心理结构最初级、最简单、最低级、最基本的因素从发展角度来讲,它是遵循着孩童时期和原始人时期“原始过程思维”的特点,源于人们心理中原始的,非理性的低级部分,是一切心理活动的起点潜意识的原始性决定了具有冲动性,它首先从神经系统中获得本能冲动的能量,提供给意识等心理活动所需,它以势不可挡的巨大的本能内驱力,不断冲击着意识,意识则提高警惕,以防本能冲动侵入道德理智化身的意识领域潜意识的非逻辑性则表现于这个领域中的各种冲动不因为矛盾而相互排斥各种冲动是没有规则、零乱的因为潜意识来自于人心理的初级阶段,不具备意识的认知特性,它不能认识自己,也不能认识外界,它仅仅成为各种本能冲动的汇合潜意识系统中所进行的活动只是一些冲动的能量释放,而不按时间顺序任何时间产生的本能冲动在这里都是永恒的,即使经历数十年之后,它们仍然显得象刚产生一样这些本能冲动很少与现实有关,它们只取决于拥有多少能量,取决于能否冲出意识的限制,它们不懂得恶、善,不懂得价值判断,这就是它的非道德性潜意识理论是精神分析学的核心部分,是弗洛伊德整个理论系统的基础同时他还认为无意识是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精神分析的本质就在于使无意识变成意识,用意识来解释无意识。
这句话中包括了两层含义:即从无意识到意识是发现问题;把无意识翻译为意识是解决问题2.2 本能学说:弗洛伊德是从无意识学说出发来解释他的本能学说的弗洛伊德所说的本能,主要是指性本能他认为:性本能冲动在神经的和心理的疾病成因中起着一种不平凡的巨大作用在弗洛伊德前期理论中,他以生物学观点把人的本能分为两大类,一是性的本能、一是自我的本能性的本能是为了保持种族的生存和繁衍它在个人身上体现为自始自终地追求快乐和激动的目的,性的本能是起决定的作用自我本能是为了保存个体的生命,这种本能最初限于寻求营养,后来扩展到生活的种种活动中性本能保持着原始的特征,追求快乐原则自我本能则渐识时务,最初的需要似乎退居次要地位,而遵循现实的原则随着本能学说的不断完善弗洛伊德把性的本能和自我本能“合而为一”,称为“生的本能”,然后提出了另一与之相对的“死的本能”弗洛伊德认为无论是生的本能还是死的本能,它们的能量或势力来自于利比多,属于无意识领域这些本能虽然是不可知的,却能量很大,推动着人类的一切行为,决定着个人一生的主要活动生的本能通过性爱等方式使生命存在延续,促使人类和个人的创造及进取而死的本能,则是一种暴力性的、破坏性的、侵犯性的冲动,它的最终目的是“寂灭”。
弗洛伊德进一步把死的本能区分为两种不同的倾向,当它受到外界条件的限制,无法向外发泄时,便表现为一种向内的倾向,退回自我内部,形成所谓的自我遣责、自我惩罚、自我毁灭、自杀倾向等但是,一旦当对外界的发泄成为可能的情况下,死的本能则不会寻求自我毁灭,而表现为向外侵犯的倾向,破坏、挑衅、侵略、战争等,都是向外表现的死的本能决定的弗洛伊德认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构成了一个人出生时就具有的本能倾向的总和,由于两种本能的存在,人在本性上是双重的两种对立的本能趋于相互毁灭,无论个人还是社会的争斗和不满,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