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2章 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人体的代谢与稳态 第4课时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3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77KB
约12页
文档ID:382047182
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2章 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人体的代谢与稳态 第4课时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3_第1页
1/12

第4课时 体温的平衡[目标导读] 1.结合教材图2-9,阐明体温的相对稳定及意义2.通过分析表2-2,概述人体的产热和散热3.结合教材图2-10,探究体温的调节机制,分析体温调节障碍出现的问题[重难点击] 体温的调节机制一 体温的相对稳定和人体的产热、散热春夏秋冬,寒暑更替,我们的体温并不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大幅度波动阅读教材P17~18,分析其中的奥秘1.结合图1和图2分析体温的相对稳定及意义(1)体温:是指机体内部或深部的温度临床上我们通常在口腔、腋窝或直肠测量体温,其中最接近体温的是在直肠测得的温度,约为36.9~37.9 ℃2)体温变化①据图1,在一日之内,正常人的体温清晨最低,下午最高,但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_℃据图2,成年女性的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排卵日体温最低因此说明,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的体温是不同的②正常情况下的体温比较:儿童>成年人>老年人,说明不同年龄的人群体温不同③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 ℃,说明不同性别的人群体温不同综上,虽然体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变化的幅度较小,正常人的体温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3)体温相对稳定的意义:体内各种理化过程,特别是由各种酶参与的代谢活动,都需要有一个适宜的温度范围,体温过高或者过低,都将引起酶活性的改变或丧失,导致生理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说体温稳定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分析教材表2-2中数据,探究人体的产热和散热(1)人体在安静状态下以内脏产热为主,在劳动或运动时代谢增强,此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说明体温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所以人体产热量的多少与代谢强度密切相关2)剧烈运动产热量增加时,人体相应地会出现皮肤发红、出汗增加、呼气加剧等现象,结合这些现象分析人体散热的途径①人体产生的热量90%以上经皮肤散发到外界,其散热方式有辐射、对流、传导和汗液蒸发,当环境温度接近或超过皮肤温度时,人体几乎全靠汗液蒸发来散热②一小部分热量会随呼吸、排便散失3)体温的相对稳定就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动态平衡的结果小贴士 体温的来源和散失归纳提炼活学活用1.如表所示为人的几种组织、器官的产热百分比,从表中数据不能推导出的结论是(  )器官、组织产热量/%安静状态劳动或运动状态脑161内脏568骨骼肌1890其他102A.本表中显示不出骨骼肌产生的热量的用途B.安静状态下,脑易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C.安静状态下,内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D.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答案 B解析 表中数据表示人体在两种不同状态下几种器官、组织的产热百分比,具体每种器官、组织在两种不同状态下产热总量是未知的,所以无法判定安静状态下,脑易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而劳动或运动时脑就不易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所以B项不能推导出来。

本表中未显示出骨骼肌产生的能量的用途综上,选B二 体温的调节和调节障碍体温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作用下的结果1.体温调节的方式结合两个实例,分析体温调节的方式:实例调节途径是否有意识调节方式冬冷夏热,人们能够根据环境温度的不同来增减衣着,创设人工气候环境以祛寒避暑相应的行为活动意识控制行为性调节处于寒风中衣衫单薄的人们会出现打寒战,皮肤的毛孔收缩等变化,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出现发汗等现象通过各种温度感受器,把温度变化的信息传递给体温调节中枢,经传出神经或体液途径,协调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稳定 非意识控制生理性调节(1)温度感受器:感受体内、体外温度变化信息的结构,包括:外周温度感受器和中枢温度感受器,其中前者分布于皮肤、黏膜和内脏中,后者存在于脊髓、脑干网状结构及下丘脑等部位2)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将温度感受器的传入冲动进行整合,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2.体温调节的过程结合上述内容,阅读教材后,完成下图,然后分析:(1)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寒冷刺激→对冷刺激敏感的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骨骼肌产热增加;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2)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时:温热刺激→对热刺激敏感的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汗液,从而使散热量增加)另一方面,人可以通过主动减少活动使产热减少3.体温调节障碍(1)在寒冷环境中,如果机体的产热量不能补偿散失的热量,将引起体温降低一般把低于36_℃的体温称为体温过低或低体温人的体温降至28_℃时,将丧失意识;降至20_℃时,通常不易恢复2)在高热环境、剧烈运动等情况下,如果体内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去,将引起体温升高体温高于40 ℃称为体温过高人的体温高于41_℃时将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活动障碍,出现说胡话、神志不清等症状;超过43_℃时就会有生命危险一般认为45.5_℃为人的致死体温体温持续地高于正常水平,称为发热归纳提炼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2.机体在寒冷环境中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稳定,在炎热环境中则以增加散热为主3.无论是在寒冷环境中还是在炎热环境中,产热量总是等于散热量,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4.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而在炎热环境中主要是神经调节5.参与体温调节的产热激素主要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两者在体温调节中表现为协同作用。

活学活用2.如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发热和寒战 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战C.寒战和出汗减少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问题导析 (1)人体正常体温为37 ℃左右,60~80分钟时,体温上升,可能的原因有提高环境温度、剧烈运动等2)80~100分钟时,体温恢复正常,可能是通过调节使出汗增加答案 D解析 从图中可读出,60分钟前,人的体温维持在37 ℃左右,60~80分钟时,体温上升,80~100分钟时,体温恢复正常四个选项中可能导致体温上升的事情有发热、提高环境温度、剧烈运动,可能导致体温下降的事件有出汗增加寒冷刺激下打寒战能增加产热,但一般不会导致体温高于正常值,因此只有D项正确当堂检测1.“冰桶挑战赛”是一项慈善活动,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身体会作出一系列的反应,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B.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C.体温下降,代谢减弱D.此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答案 C解析 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身体作出一系列反应:寒冷刺激对冷敏感的温度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代谢加强),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此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2.冬季课后,小李从教室走出,这时他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A.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B.耗氧量减少,代谢水平较低C.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D.耗氧量减少,心律变慢答案 C解析 室外温度低,此时应该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失,所以体表大部分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另外还要通过加强代谢过程增加体内产热量,因此需要大量的氧气,这样才能维持体温的恒定3.下列关于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的体温来源主要是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B.体温的相对稳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C.人的体温就是通过直肠所测得的温度D.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答案 C解析 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与我们通过直肠所测得的温度比较接近,所以C项错误4.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D、E和F散热B.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B→C→G完成调节C.D途径主要是通过骨骼肌的产热完成的D.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答案 A解析 在炎热环境中时,机体主要依靠皮肤和汗腺散热;在寒冷环境中时,机体可通过B→C→G这个反射弧来完成对体温的调节;D途径主要是通过骨骼肌的产热来完成的;体温调节过程除神经调节外,还存在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体液调节。

5.如图表示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皮肤发生的主要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出现上述反应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体温调节过程中,某些激素也发挥重要作用人在寒冷环境中分泌量明显增多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3)动物实验表明:如果破坏了恒温动物的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体温调节能力了;而保留下丘脑及以下神经,则仍具有调节体温的能力,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减少散热,增加产热,维持体温恒定 (2)肾上腺素 (3)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解析 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从而减少散热、增加产热,使体温维持稳定;体温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主要通过肾上腺素的调节,促进产热代谢,提高体温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40分钟课时作业[学考达标]知识点一 体温的相对稳定和人体的产热散热1.下列有关体温相对稳定及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温就是测量口腔的温度B.个体之间的体温存在差异,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高1 ℃C.就体温来讲,儿童<成年人<老年人,女性>男性D.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体温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或降低对人体是有益的 答案 D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人的体温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所释放出来的热量B.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内脏,安静状态下的产热器官是内脏C.人体产热的90%以上经皮肤散发到外界D.皮肤散热的方式包括辐射、对流、传导和蒸发答案 B3.人体体温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是(  )A.适应较低环境温度的能力强B.适应高温的能力强C.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D.37 ℃是高于一般环境的温度,能大幅度促进新陈代谢速率答案 C知识点二 体温的调节和调节障碍4.在寒冷条件下,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产热量一定高于散热量B.下丘脑不仅是体温调节中枢,还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C.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D.效应器有皮肤血管、骨骼肌等答案 D解析 在寒冷环境中,人体通过增加产热和尽量地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此时的产热量和散热量几乎相等,A错误;下丘脑是体温的调节中枢,分泌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错误;寒冷环境中为增强新陈代谢,人体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C错误;效应器有皮肤血管和骨骼肌等,D正确。

5.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  )A.人体的温度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中B.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处于寒冷环境中,人的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增加D.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是汗腺分泌减少,降低新陈代谢答案 C解析 人体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