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数学九上开学学业质量监测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A卷(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4分)将函数y=﹣3x的图象沿y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 )A. B. C. D.2、(4分)如图,△DEF是由△ABC经过平移得到的,若∠C=80°,∠A=33°,则∠EDF=( )A.33° B.80° C.57° D.67°3、(4分)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抽查了名学生周阅读用时数,结果如下表:周阅读用时数(小时)45812学生人数(人)3421则关于这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位数是 B.众数是 C.平均数是 D.方差是4、(4分)下列各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B. C. D.5、(4分)方程 x2 = x 的解是( )A.x = 1 B.x1 = 1 , x2 = 0C.x = 0 D.x1 = -1 , x2 = 06、(4分)如图,菱形中,点为对角线上一点,且于点,连接,若,则的度数为( )A. B. C. D.7、(4分)已知,则有( )A. B. C. D.8、(4分)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情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比较合理的是( )A.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B.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C.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D.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9、(4分)若分式的值为,则的值为_______.10、(4分)设甲组数:1,1,2,5的方差为S甲2,乙组数是:6,6,6,6的方差为S乙2,则S甲2与S乙2的大小关系是S甲2_____S乙2(选择“>”、“<”或“=”填空).11、(4分)如图,在中,,交于点,,若,则__________.12、(4分)关于x的方程(m﹣2)x2+2x+1=0有实数根,则偶数m的最大值为_____.13、(4分)在直角三角形中,若勾为1,股为1.则弦为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14、(12分)随着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加大,产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并购买新能源汽车。
我市某品牌新能源汽车经销商1月至3月份统计,该品牌汽车1月份销售150辆,3月份销售216辆.(1)求该品牌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的月均增长率;(2)若该品牌新能源汽车的进价为52000元,售价为58000元,则该经销商1月至3月份共盈利多少元?15、(8分)如图,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A(﹣2,4)B(﹣4,2);A1、B1是A、B关于y轴的对称点;(1)请在图中画出A、B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A2,B2(保留痕迹,不写作法);并直接写出A1、A2、B1、B2的坐标.(2)试问: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C,使△A1B1C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C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6、(8分)如图,小巷左右两侧是竖直的墙,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时,梯子底端到左墙角的距离为0.7米,顶端到地面距离为2.4米,如果保持梯子底端位置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时,顶端到地面距离为2米,求小巷的宽度.17、(10分)一项工程若由甲队单独去做,刚好能如期完成;若由乙队单独做,要比规定时间多用5天才完成;若甲乙两队合做4天,余下的工程由乙队单独去做,也正好如期完成.这项工程预期几天完成?18、(10分)如图1,将线段平移至,使点与点对应,点与点对应,连接、.(1)填空:与的位置关系为 ,与的位置关系为 .(2)如图2,若、为射线上的点,,平分交直线于,且,求的度数.B卷(50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9、(4分)下面是某校八年级(1)班一组女生的体重(单位:kg)36 35 45 42 33 40 42,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众数是_____,中位数是_____.20、(4分)如图是甲、乙两名跳远运动员的10次测验成绩(单位:米)的折线统计图,观察图形,写出甲、乙这10次跳远成绩之间的大小关系:S甲2_____S乙2(填“>“或“<”)21、(4分)已知线段a,b,c能组成直角三角形,若a=3,b=4,则c=_____.22、(4分)已知一组数据:0,2,x,4,5,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4,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23、(4分)在一次函数y=(m-1)x+6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24、(8分)某村为绿化村道,计划在村道两旁种植 A、B 两种树木,需要购买这两种树苗 800 棵,A、B 两种树苗的相关信息如表: 树苗 单价(元/棵) 成活率 植树费(元/棵) A 100 80% 20 B 150 90% 20 设购买 A 种树苗 x 棵,绿化村道的总费用为 y 元,解答下列问题: (1)求出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这批树苗种植后成活了 670 棵,则绿化村道的总费用需要多少元? (3)若绿化村道的总费用不超过 120000 元,则最多可购买 B 种树苗多少棵?25、(10分)解不等式3(x﹣1)≥5(x﹣3)+6,并求出它的正整数解.26、(12分)计算:(1) ;(2)(﹣1)(+1)+(﹣2)2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试题分析:直接根据一次函数平移规律,“上加下减”进而得出即可:∵将函数y=﹣3x的图象沿y轴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平移后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y=﹣3x+1.故选A.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平移变换.2、A【解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对应角∠EDF=∠A,即可得∠EDF的度数.【详解】解:在△ABC中,∠A=33°,∴由平移中对应角相等,得∠EDF=∠A=33°.故选:A.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解题时,注意运用平移中的对应角相等.3、D【解析】A:根据中位数、众数、平均数以及方差的概念以及求解方法逐一求出进而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这10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间从大到小排列,可得4、4、4、5、5、5、5、8、8、12,∴这10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间的中位数是:(5+5)÷2=10÷2=5,∴选项A不正确;∵这10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间出现次数最多的是5小时,∴这10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间的众数是5,∴选项B不正确;∵(4×3+5×4+8×2+12)÷10=60÷10=6∴这10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间的平均数是6,∴选项C不正确;∵×[3×(4-6)2+4×(5-6)2+2×(8-6)2+(12-6)2]=6,∴这10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间的方差是6,∴选项D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方差等,熟练掌握相关概念以及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D【解析】欲求证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这里给出三边的长,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详解】A、12+22≠2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B、72+122≠13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C、52+82≠10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D、,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D.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若三角形三边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5、B【解析】先变形得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再用分解因式法解方程即可.【详解】解:移项,得x2-x=0,原方程即为,所以,x=0或x-1=0,所以x1 = 1 , x2 = 0.故选B.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熟知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完全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和分解因式法)并能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应用是求解的关键.6、A【解析】依据菱形的性质求出∠DBC度数,再依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ECB度数,在Rt△ECH中,∠HEC=90°-∠ECH.【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DBC=∠ABC=15°. 又∠DEC=∠EBC+∠ECB,即30°=15°+∠ECB, 所以∠ECB=15°. ∴∠HEC=90°-15°=75°.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解决菱形中角的问题,一般运用了菱形的对角线平分每一组对角的性质.7、A【解析】求出m的值,求出2)的范围5<m<6,即可得出选项.【详解】m=(-)×(-2),=,=×3=2=,∵,∴5<<6,即5<m<6,故选A.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和估计无理数的大小的应用,注意:5<<6,题目比较好,难度不大.8、D【解析】抽取样本注意事项就是要考虑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所谓代表性,就是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详解】解:A、调查不具广泛性,故A不符合题意;B、调查不具代表性,故B不符合题意;C、调查不具代表性,故C不符合题意;D、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故D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的可靠性,样本具有代表性是指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9、【解析】分式的值为1的条件是:(1)分子=1;(2)分母≠1.两个条件需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详解】由题意可得3-2x=1,解得x=,又∵2+3x≠1,解得x=.此题考查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10、>【解析】根据方差的意义进行判断.【详解】因为甲组数有波动,而乙组的数据都相等,没有波动,所以s甲1>s乙1.故答案为:>.本题考查了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11、1【解析】利用角平线性质和已知条件求得两三角形全等,求得EC=ED,从而解得.【详解】题目可知BC=BD,∠ECB=∠EDB=90°,EB=EB,∴△ECB≌△EDB(HL),∴EC=ED,∴AE+DE=AE+EC=AC=1.故答案为:1.此题考查角平分线运用性质的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判定定理.12、1【解析】由方程有实数根,可得出b1﹣4ac≥0,代入数据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