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广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wo****o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855.79KB
约22页
文档ID:367481920
2023年广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1/22

广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积累(21分)节气就是气候变化的节点,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古人把每个季节分为六个节气,一年便有了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春秋战国,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合序轮回,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于四季的划分,往往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为四季的起点 (一)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立春即春季的开始,时序进入春季此时虽依然春寒liào( )峭,但寒冬已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勃立春日有做春饼、赠春盘、食春菜等饮食之俗《荆楚岁时记》载:“立春之日,亲朋会宴,啖春饼、生菜,帖‘宜春’二字立春过后,人们喜欢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外出游玩,俗称探春、踏春,远足访胜是春游的主要方式1. 阅读以上两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1)沧( )(2)liào( )2. 以上两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二)立夏二十四节气,是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时令)的特定节令,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在这时节,蝼蝈、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争相出土,万物至此皆日日攀长明人《遵生八笺》亦云:“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下图为丰子恺绘立夏的画作红红的樱桃,满满的豌豆,闻香飞来的蜻蜓,鲜活多姿,趣味盎然,引人遐想3. 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1)孟夏(2)盎然4. 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相关提示,从以下句子中选出分别反映春季和夏季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①东风软系桃花雨 ②红莲翘指蜻蜓吻 ③雁语无题桂就章 ④闻香转角梅方露⑤碧水吟歌蛙鼓合 ⑥含笑迎春雪已红 ⑦菊香不散枫生色 ⑧西柳轻堆翡翠烟(1)春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立秋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秋,甲骨文像长须长足的蟋蟀(如下图)造字本义:天气转凉,蟋蟀出现的季节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立秋同时意味着降水、湿度等趋于减少或下降,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丰硕成熟《尔雅》:“秋为收成《说文解字》:“秋,禾谷熟也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5. 下面从以上几个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A. 关于四季的划分,往往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为四季的起点B. 人们喜欢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外出游玩,俗称探春、踏春,远足访胜是春游的主要方式C. 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争相出土,万物至此皆日日攀长D. 立秋同时意味着降水、湿度等趋于减少或下降,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丰硕成熟四)立冬唐代李白《立冬》有句:“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雪”成为古代咏冬诗文里常见的意象毛泽东主席一生钟情漫天飞雪,其诗词中,有多首咏雪之作;柳宗元、白居易等古代文学大家的诗文中也常借雪抒情,赋予“雪”生命力和人的意识情感6. 请根据下表提供信息,整理诗文,按要求填写与“雪”相关的内容作者题目批注诗文毛泽东《沁园春·雪》互文,写寒冬雪景,气势磅礴,境界阔大①_________,____________刘义庆(编)②《_______》比喻,喻雪飞扬之态,轻盈之雅未若柳絮因风起③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即景抒情,云遮雪塞,道尽英雄失路之悲慨。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江雪》写雪景,却没有“雪”字,凸显空灵之境⑤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景物描写,写雪后卖炭路途之艰难⑥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岱《湖心亭看雪》间接描写,描绘雪后雾气弥漫,天地浑然难辨的景象雾凇沆砀,⑦____,______【答案】1. ① cāng ② 料2. 沧海桑田 斗转星移 春寒料峭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生机勃勃 春暖花开3. (1)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2)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4. ① ①东风软系桃花雨 ② ⑧西柳轻堆翡翠烟 ③ ②红莲翘指蜻蜓吻 ④ ⑤碧水吟歌蛙鼓合5. A6. ① 千里冰封 ② 万里雪飘 ③ 咏雪(世说新语) ④ 韩愈 ⑤ 云横秦岭家何在? ⑥ 雪拥蓝关马不前 ⑦ 千山鸟飞绝 ⑧ 万径人踪灭 ⑨ 夜来城外一尺雪 ⑩ 晓驾炭车辗冰辙 ⑪. 天与云与山与水 ⑫. 上下一白【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沧海桑田(cāng):大海变成农田(桑田: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巨大;料峭(liào):形容微寒。

2题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成语结合“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春秋战国,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合序轮回,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知,句中的成语有: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结合“此时虽依然春寒liào( )峭,但寒冬已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勃”可知,句中的成语有:春寒料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结合“立春过后,人们喜欢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外出游玩,俗称探春、踏春,远足访胜是春游的主要方式”可知,句中的成语有:春暖花开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孟夏 :夏季第一个月,即阴历四月;盎然:气氛、趣味洋溢的样子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联及运用对联的特点:对字工整(数字相同且不会出现上下重复字)、对词对仗(即字意相对或相近)、压仄(上下联之间首尾两字的音调不同)、音韵(读起来朗朗顺口)、且整个联对读起来有意境注意上联尾字为仄,即上声(第三声)和去声(第四声);下联尾字为平,即阴平(第一声)和阳平(第二声)结合内容可知,反映春季的句子有:①东风软系桃花雨,⑧西柳轻堆翡翠烟;反映夏季的句子有: ②红莲翘指蜻蜓吻,⑤碧水吟歌蛙鼓合;反映秋季的句子有:③雁语无题桂就章,⑦菊香不散枫生色;反映冬季的句子有:④闻香转角梅方露,⑥含笑迎春雪已红;结合对联平仄相合(上联尾字为仄,下联尾字为平)的原则可知,春季上联应为:东风软系桃花雨,下联应为:西柳轻堆翡翠烟;夏季上联应为:红莲翘指蜻蜓吻,下联应为:碧水吟歌蛙鼓合。

5题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语意重复,可将“往往”“习惯”删去其中一个;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诗词积累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飘、愈、横、拥、蓝、径、辗、辙”等字要正确书写二、阅读(39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浮游生物张旭东①浮游生物泛指水体中那些没有游泳能力或游泳能力很弱的生物比如水母借助收缩伞状身躯移动,纤毛虫通过抖动纤毛而行最小的浮游生物只有几微米,而最大的浮游生物要数水母,加上触须,最长可达40米②浮游生物基本上随波逐流,因而它们的分布主要受海流影响这些生物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被称为浮游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靠捕食其他生物为生的则称为浮游动物③浮游生物有着非常阳光的生活态度,可以说是大海中的“阳光使者”一方面,它们将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从表层海水传递至海底;另一方面,它们奉献自己,供养更为高等的鱼类及海底生物④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逐渐长大并繁殖后代,一部分逐渐沉降至海底,还有一部分成为浮游动物的“美食”。

浮游动物的尸体或排出的粪便也会沉降至海底,这些颗粒较大,沉降速度快,成为海底生物,如珊瑚、海绵、深海鱼等的主要“口粮”这一过程好像有一台泵将碳元素从海洋表层输送到底层,因此被科学家形象地称为“生物泵”⑤众所周知,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那有没有可能加快“生物泵”的运转效率,从而遏制全球变暖?⑥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科学家在海洋中进行了多次施肥实验,希望通过增加海洋中的浮游植物,达到让浮游动物多进食、多排泄粪便的目的,以提高“生物泵”效率事与愿违,这些实验虽然增加了海洋中浮游植物的量,但浮游动物并没有增多,因而排泄的粪便颗粒也没有显著增加鉴于效果不理想,加上大规模施肥可能导致不可预见的不良后果,国际社会已经叫停了海洋施肥实验⑦浮游生物不仅有奉献自我的美丽“心灵”,还有很高的“颜值”浮游生物分类学者在显微镜下观察浮游生物时,被它们美妙的身体结构深深震撼现在有些水晶灯和雕塑的造型设计,就借鉴了浮游生物的结构节选自“中国科学院”官网“科普文章”专栏)【材料二】2019年中国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状况(部分)红树林生态系统广西北海红树林生态系统呈健康状态,红树面积与群落类型稳定海草床生态系统海南东海岸海草床生态系统呈亚健康状态,海草的平均盖度为20.7%,平均密度为363株/平方米。

海湾生态系统海湾生态系统多数呈现亚健康状态,杭州湾生态系统呈不健康状态珊瑚生态系统广西北海和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均呈健康状态材料三】图一 图二 图三7. 下面对“浮游生物”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浮游生物是指水体中没有游泳能力的生物B. 浮游生物分类的依据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C. 浮游生物是海洋各种鱼类唯一的食物来源D. 浮游生物“生物泵”能遏制全球变暖现象8. 下面对文中句子使用说明方法的判断,有误一项是( )A. 比如水母借助收缩伞状身躯移动,纤毛虫通过抖动纤毛而行举例子)B. 最大的浮游生物要数水母,加上触须,最长可达40米列数字)C. 浮游生物有着非常阳光的生活态度,可以说是大海中的“阳光使者”打比方)D. 一部分逐渐沉降至海底,还有一部分成为浮游动物的“美食”作比较)9. 环保部门根据【材料二】反映出来的问题,制作了一期电视宣传片,如果为宣传片选择一幅海报,【材料三】中最适合的是哪一幅?为什么?【答案】7. B8. D9. 示例一:图二最合适图二画面内容为参差交错的海滩,海滩上是成片的树林,画面上方有“保护海洋生态”几个大字,图文并茂,主题突出,直接回应材料二中我国部分海洋生态系统出现的问题。

示例二:图三比较适合图三画面由主体是偏向左边的月牙,月牙下半部分英文字母“i”和“自然”两个字组成画面简洁抽象,倡导人们关注地球生态,关爱自然,从我做起的主题,材料二的内容关乎海洋生态系统,二者属于包含关系,虽广义上也属于大自然,但针对性不如图片二强说明:选图一不合适图一内容为珍惜水资源的主题,与材料二反映出的问题不匹配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辨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有误,根据第①段“浮游生物泛指水体中那些没有游泳能力或游泳能力很弱的生物”可见“都没有游泳能力”表述错误;C.有误,根据第④段“浮游动物的尸体或排出的粪便也会沉降至海底,这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