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分析议论文段落作用考点解读议论文的段落作用,我们还是从开头段、中间段和结尾段来进行分析常见考查形式:①作者以一则小故事开头,有何用意(目的、好处、作用)?②简述本文首段论述的特点③文中第×段和第×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④请分析文章结尾的表达作用课文解剖例1:请分析顾颉刚《怀疑与学问》(部编版九上)开头的作用:“学者先要会疑——程颐“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答案示例:文章开头引用北宋两位哲学家的名言,提出本文的观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者“学则须疑”),也起到了论据的作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例2:请分析罗迦·费·因格《谈创造性思维》(部编版九上)前三段的作用:答案示例:由不同人面对四个图形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引出对“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的反思,由此将话题自然地引到了对固定思维模式的解放(即创造性思维)上来图表相比于文字意义上的叙述性材料,更加直观,更能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技巧解密一、开头段的作用: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②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或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或提出论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③由……名言(故事、现象等),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论题),作为事实(或道理)论据,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④用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如寓言),引出论点(或论题),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⑤与结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⑥提出错误片面观点,举出片面事例或名言,为本文树立批驳的靶子,从而引出本文论点二、中间段的作用: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般中间用逗号隔开,逗号前是承上,逗号后就是启下)②内容上:要具体分析段落内容,看其与前后段的关系及与文章中心论点的关系,总结出其存在的必要性如论点出现在文章的中间,文章前本半部分论述问题的一个方面,后半部分论述问题的另一方面在中间用一个承上启下的段落,综合表明作者的观点,这个过渡的句子就是中心论点具体答题模式: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由论述……过渡到论述……,综合表明作者的观点,是全文的中心论点三、结尾段的作用:(1)结构上:总结全文,与开头相照应2)内容上:①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②补充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加严密(全面)③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④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启发人们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⑤在文章结尾设置疑问或反问句,能使读者在读完本文之后,对自身或者现实生活进行思考,从而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
四、某几段是否可以调换顺序答题思路:一般不可以先分别概括每段的段意,然后再考虑这几段之间的关系,同时兼顾这几段是否与上文或下文相照应真题解析【2019年辽宁沈阳】语言的力量何冠军①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③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④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
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⑤反之,轻视语言的力量,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比如,有的乡村动员植树,长篇累牍都是绿化的道理,对大家最关心的树苗供应等现实议题只字不提,这必然消解群众的信任语言的力量可见一斑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挖掘语言的宝藏,品味言语的艺术,有助于更好传递信息、交流意见、沟通情感,也必将推动行之有恒、行之有格、行之有效从这个角度来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最终做到知行合一、言行并举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问题】选文第⑥段有什么作用?(3分)【解析】此题考查议论文尾段的作用可根据议论文结尾段的作用来分析回答答案】补充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加严密(全面)总结全文,深化(强调)中心论点实战解题【2021年黑龙江齐齐哈尔】阅读《赏识的力量》一文,回答第1~4题。
共9分)①1852年秋天,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无意间捡到一本《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他却十分欣赏屠格涅夫四处打听作者,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赏识与肯定姑母写信告诉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引起了名人的注意,大作家屠格涅夫说你如果能继续写下去,前途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有了自信和动力,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终成世界级大文豪,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这就是赏识的力量,赏识能给人自信,鼓励其成才成业成功②赏识还能给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使其砥砺前行,创造不凡业绩1849年,林则徐途经长沙,指名要见隐逸在家读书的左宗棠一番交谈后,林则徐被左宗棠的学识志向所折服,将他在新疆整理的资料和绘制的地图全部交给左宗棠,说:“将来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得着临别,林则徐还写了一副对联相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回福建后,林则徐又向咸丰皇帝推荐左宗棠为“绝世奇才”“非凡之才”林则徐的赏识,使左宗棠信心大增,主动出山入仕,屡立奇功,一展抱负。
③赏识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方向,使其走上正确的轨道台湾作家林清玄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巧妙文章的最后,他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到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酒店的大老板了!④赏识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动力,使自己迈上崭新的阶梯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句诗告诉我们要学会自我赏识我们要有苏轼“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壮志,要有屈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的坚贞不屈因为赏识自己,诸葛孔明才会自称卧龙,未出草庐而知晓天下三分;因为赏识自己,毛遂才会以锥自喻,在大殿上据理力争;因为赏识自己,陈涉才会石破天惊,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⑤伏尔秦说:“人性中有一种共同心理,就是对于被人赏识的渴望同样,善于赏识人是一种宝贵的美德,自我赏识也是一种睿智的表现一个欣赏,或许会挖掘出一个人的潜能;一句赞扬,说不定就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个肯定,可能会激励出一个天才出世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3.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4.你在学习和生活中一定会有被赏识或自我赏识的经历,请你与大家分享。
字数50字左右)(2分) 【答案】1.中心论点是:赏识能给人自信,鼓励其成才成业成功 2.①开篇举出屠格涅夫赏识列夫·托尔斯泰的故事,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赏识能给人自信,鼓励其成才成业成功”;③作为事实论据证明文章中心论点 3.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引用李白的诗句并列举了苏轼、屈原等事例,有力论证了“赏识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动力,使自己迈上崭新的阶梯”的分论点,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4.示例:一次,我代表班级参加1500米跑,我一点信心也没有,然而体育老师看好我,给我鼓励,使我信心大增最终我不负所望,夺得冠军解析】1.本题考查论点的提炼从第①段最后一句“这就是赏识的力量,赏识能给人自信,鼓励其成才成业成功”及结论部分“善于赏识人是一种宝贵的美德,自我赏识也是一种睿智的表现一个欣赏,或许会挖掘出一个人的潜能;一句赞扬,说不定就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个肯定,可能会激励出一个天才出世”可概括出本文中心论点是:赏识能给人自信,鼓励其成才成业成功。
2.本题考查文段的作用本文由“屠格涅夫赏识托尔斯泰”的故事,引出“这就是赏识的力量,赏识能给人自信,鼓励其成才成业成功”全文的论点;另外,屠格涅夫赏识列夫·托尔斯泰的故事本身也可证明论点同时以故事开头,能增添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3.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引用李白的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显然是名家名言名句,是道理论证结合上下文知,这是告诉“我们要学会自我赏识”的道理,从而进一步证明本段的分论点:赏识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动力,使自己迈上崭新的阶梯;而“我们要有苏轼‘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壮志,要有屈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的坚贞不屈”则运用的举例论证,举苏轼和屈原的例子证明分论点:赏识可以激发ー个人的动力,使自己迈上崭新的阶梯另外,列举诸葛孔明、毛遂、陈涉三人的例子,也是举例论证,证明自我赏识的重要,进而证明分论点:赏识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动力,使自己迈上崭新的阶梯综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4.本题考査理解及应用能为列举一段自己学习和生活中一定会有被赏识或自我赏识的经历要紧扣主题,言之有序,注意50字左右的字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