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一.《春》朱自清1.字音字形朗润 涨起来 捉迷藏 轻悄悄 散步 酝酿 窠巢 宛转应和 薄烟 黄晕 烘托 蓑衣 斗笠 抖擞 胳膊2.词语解释酝酿:原意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朗润:明亮滋润朗,明亮润,滋润、润泽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宛转:同“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抖擞:振作(精神)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3. 作家卡片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他是五四以来我国著名的散文作家之一,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4. 课外知识积累(1)与春相关的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 《咏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 叶绍翁 《游园不值》)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 《春夜喜雨》)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孟浩然《春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2)与春相关的成语春色满园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色撩人 春山如笑 春暖花开万紫千红 春花怒放 花红柳绿 桃红柳绿 百花争妍 草长莺飞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红杏闹春 大地回春 春花秋月 百鸟鸣春 2. 《济南的冬天》老舍1. 字音字形济南 单单 出奇 暖和 着落 发髻 镶嵌 露水 宽敞 水藻 贮蓄 澄清 2. 词语解释秀气:清秀文雅,文中形容小山秀美小巧响晴:晴朗无云 温晴:温暖晴朗设若:假若 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水墨画: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澄清:(水)很清亮蓝汪汪:形容很蓝很蓝的颜色3. 作家卡片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现代作家,有“人民艺术家”之称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风尚及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龙须沟》《茶馆》等4. 课外知识积累(1)与冬相关的诗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绝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陈毅《青松》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唐】白居易《问刘十九》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梅花》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唐】高适(2)与冬天相关的成语冰天雪地 白雪皑皑 天寒地冻 寒冬腊月 滴水成冰 千里冰封 银装素裹朔风凛冽 岁暮天寒 鹅毛大雪 阳春白雪 春寒料峭 粉妆玉砌 冰冻三尺 3. 《雨的四季》刘湛秋1. 字音字形花苞 萌发 彩棱镜 粗犷 睫毛 掩饰 迫不及待 铃铛晒干 高邈 悠远 莅临 吝啬 淅沥沥 咄咄逼人 干燥2. 词语解释吝啬: 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静谧:安静谧,安宁、平静莅临:来到,来临(多指贵宾)多用于书面高邈: 高而远邈,遥远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造访:拜访多用于书面掩饰:遮盖修饰使人看不出真相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3. 作家卡片刘湛秋(1935-2014),安徽芜湖人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著有诗集《无题抒情诗》《生命的快乐》等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4. 课外知识积累(1)与雨相关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宋】苏轼《定风波》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 古代诗歌四首1. 字音字形谯县 碣石 澹澹 竦峙 萧瑟 子规啼 夜郎 归雁 枯藤 天涯 2. 作家卡片(1)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qio)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他的诗歌往往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代表作有诗歌《龟虽寿》《观沧海》《蒿里行》《短歌行》等,军事著作《孙子略解》《兵法接要》2)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有《送友人》《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将进酒》等3)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其诗流传不多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代表作有诗歌《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奉和贺监林月清酌》等4)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也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一生著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黄粱梦》等杂剧共15种,并写有小令、套数200余首,经后人辑入《东篱乐府》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3.诗歌主旨(1)《观沧海》: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通过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3)《次北固山下》: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4)《天净沙 秋思》: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白描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苍茫悲凉的深秋晚景图,寓情于景,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