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走进陶渊明教学设计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9.51KB
约5页
文档ID:507863733
走进陶渊明教学设计_第1页
1/5

岚山头街道二中先周集体备课记录卡(文科)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四班 时间 2013.3.19 主备教师陈令秀备课教师陈令秀参加人员全体语文教师课 题复习课:走进陶渊明备 课 内 容分析与建议作业反馈1、 默写八年级上下两册陶渊明的经典名句2、早读和课下熟读陶渊明品格及成就的资料,圈点勾划重要的信息,讲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A、 注意错别字:垂髫、嗜酒、辄、萧然、蔽、短褐、晏如、戚戚、汲汲、衔觞赋诗B、 注意理解性的古诗文默写:例如:默写桃花林的优美景色和桃花源的景象的句子是不一样的学习目标1、 读其人,把握形象2、 品其文,感悟精髓3、 赏其诗,咀嚼艺术风格4、 初步培养一点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初步渗透一点应考的技巧所有的语文教学都应该践行这一目标教学重难点1、 初步培养一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2、 训练一点应考的技巧自主探究一、对于陶渊明你知多少?(见讲义)二、走进《桃花源记》中: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走进《五柳先生传》中: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为什么看中五柳树呢?还有其它的含义吗?2、通过五柳先生的志趣和生活,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3、他为什么“好读书,不求甚解”?4、用黔娄之妻的话作结,有什么用意呢?四、走进《归园田居》(其三)中:1、“但使愿无违”的“愿”是指什么?2、试赏析本诗的艺术特色五、走进《饮酒》(其五)中:1、“心远地自偏”中的“远”,是什么意思?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见”字该成“看”好不好?为什么?3、“此中有真意”,“真意”是什么?A、检测学生对资料的阅读情况,做到课内与课外的贯通,为后边的教学做好铺垫B、为了提高复习效率,让学生质疑,学生解答,共同的问题教师集中解答中考悟一)其人、其文、其诗,高度完美的统一:读其文,品其诗,懂其人;懂其人,更好地读其文,品其诗中考悟二)抓住一点,依附全篇(万变不离其宗)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 (10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  ⑴渔人甚异之( ) ⑵阡陌交通( )  ⑶颖脱不羁 ( ) 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 )2.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答: 3.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答: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文: A、给学生限定时间答题,就难点师生交流B、比较阅读是中考的热点(中考悟三)课外是课内知识的活用师生合作二、阅读《归园田居》(其一),完成以下各题: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尘网”“樊笼”比喻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什么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进行分析3、从写法上赏析“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妙处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这首诗歌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法?课堂小结竹篱密密,杨柳依依,烟云舒展,菊点宁静您就居于这里每日耕田,饮酒,吟诗,享乐,无时无刻不在表露着您的真,真性情,真言语,生活中要想做到这样一个“真”字倒还是真需要些勇气与智慧您在随波逐流与矢志不移之间终是选择了您的真理:宁静,和谐。

在政治权利沉重,却又无比黑暗的时候,您硬是放弃了不易得来的彭泽县令,归隐田园,您带着与众不同的清新与旷达,寻回一方心灵净土这是您的生活,您的追求,滚滚红尘的阵阵厮杀,只不过是您窗前的一阵风.一串雨罢了在最昏暗的日子里,灵魂深处却充满阳光这就无愧于您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清明!本段当成作文的素材,背过也未尝不可纵观全课,“走进陶渊明”,难道不是一堂精彩的作文课?达标测试题1、 以上“合作”过程其实也是达标过程2、 课下熟背课外的《归园田居》(其一)《饮酒》(其三)板书设计走进陶渊明读其人 ↘ 抓住一点,依附全篇 品其文 -→ 完美统一 课外是课内知识的活用赏其诗↗教学感悟1、 本堂课是阅读与写作、课内与课外,鉴赏与技巧的大融合,实现了“大语文”的理念2、 学生真正对中考古诗文的鉴赏有了一点驾驭能力3、 就九年级的复习课而言,效率还是有点低,给学生的时间有点少 审核签批: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