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诗更漏子金雀钗 《更漏子金雀钗》原文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更漏子金雀钗》作者简介 温庭筠(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更漏子金雀钗》简介 “金雀钗,红粉面”,应当是指梦中于“花里暂时相见”的人;不像是说自己因为人不好自己夸自己是“红粉面”的所以他紧接着用醒时的口吻说:“花里暂时相见”暂时”是过后的衡量,是追叙的回忆;也是对于梦的一番惆怅我们”在花里暂时的、也就是匆匆的又见了一面了这是自我安慰,因为聊胜于无;但也充满了惆怅,因为毕竟是梦。
相见在梦中,而又匆匆地醒了,所以他要突出地点明“暂时”二字,以示惆怅正因为写的是暂时在花中相见的一段情景,所以“金雀钗,”、“红粉面”当是相见时见到的那人的模样这种重复梦中的情景,正是在回味,在念念不忘然而奇怪的是,这梦中的人居然是女子这点很新奇,也很重要,不亚于在禁锢的思想中,却透漏了一丝缝隙有的学者认为温庭筠的词写的都是什么商女、黄冠、青楼之情,而此处忽然跑出了一个男性在思念梦中的妇女,匪夷之思这至少是在那些牢不可破的说法上,找到了一条裂缝;点破了陈说的缺少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