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52祖国的统一大业

go****e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10.09KB
约7页
文档ID:230553973
【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52祖国的统一大业_第1页
1/7

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第二讲祖国的统一大业【考点清单】简述“一国两制” 的理论和实践, 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1)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2)香港、澳门的回归及其意义(3)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解析: “一国两制”,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是高考的相对热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过程,是高考的相对冷点掌握“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过程、含义、意义、实践;掌握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经过和意义;(结合香港、澳门行政长官的任命)了解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过程;(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大事:1949 1979 80年代 1992 1995 2002 2005)(结合时事热点)认识“一国两制”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知识梳理】1、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含义: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台湾可保留军队(2)最初提出:针对台湾问题;(3)确立: 1982 年宪法的规定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 1984 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香港的回归原因: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实力大增,国际地位提升;“一国两制”成为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的指导思想;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发表时间: 1997 年 7 月 1 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意义: 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是可以实践的,是邓小平理论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澳门的回归过程: 198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发表 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国政府正式行使对澳门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意义:中国统一历程中的重要一步,科学的“一国两制”理论的又一成功实践,为中葡交往搭建了安全和谐的桥梁,也为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贡献3、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1979 年元旦,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停火;并且倡导“三通”80 年代以来,两岸民间交流活动增加1992 年在“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上达成共识1995 年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文件 ,中共“十六大”报告强调“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4. 目前阻碍台湾统一的障碍因素(1)“”势力(2)国际反华势力【要点透析】1“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一国两制” 的科学构想具有丰富的内容,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港、澳、台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原来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3)政策长期不变即长期保持这些地区现行制度4)保证港、澳、台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2“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关系(1)两者的关系: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2)两者的区别:设立的区域不同:特别行政区是在港、澳、台设立的,而民族自治区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的自治程度不同:特别行政区有“高度的自治权”,民族自治区有“一定的自治权”社会制度不同:特别行政区坚持资本主义制度,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解决的问题不同:特别行政区是为实现中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民族自治区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设立的3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历史根据: 公元 230 年, 三国时吴王孙权派遣将军卫温率水军到达台湾;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前往台湾;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岛,从此, 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 1661 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 年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683年清政府进军台湾,1684 年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1885 年,清政府正式将台湾建为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2)法律依据:在法律意义上,中国对台湾拥有不容争辩的主权,台湾属于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国内法来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明确指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3 月 14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反分裂国家法规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决不允许“”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从国际法来看:开罗宣言中规定日本侵占的包括东北三省、台湾、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波茨坦公告 进一步重申: “开罗宣言 之条件必须实施” ;1972 年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 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1971 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证明世界上最权威的国际组织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组成部分4朝鲜半岛的统一与中国海峡两岸统一之比较共同点: 都是同一民族内部的统一与团结;都属于不同社会制度的统一;都将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产生巨大影响;统一都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不同点: 朝鲜统一属于两个国家之间的统一,中国则不同, 因为台湾始终是中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不是独立国家; 朝鲜的分裂主要是由外国干涉所致,而中国海峡两岸的分离主要是内战所致; 朝韩谈判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主权国家之间的对等谈判,而中国的统一则是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进行平等协商,是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和平解决祖国统一的问题真题再现】1. ( 07 年江苏历史) 15. 台湾诗人于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 邓小平提出了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A.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B.1979 年告台湾同胞书C.1981 年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D.1984 年政府工作报告【答案】 D 【解析】 20 世纪 80 年代,为了实现国家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写入了 1984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 09 年上海历史)“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我现在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试卷总体评价】 考查知道历史事实、历史变迁之间的关联,属于知识目标考查,难度较低。

答案】 D 【解析】 1997 年 7 月 1 日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结束了英国的殖民占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名师心得】一、易错知识点1“一国两制”并不是说两制都是主体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2“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并不是完全自治3台湾问题不同于港澳问题,前者是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而后者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东西德、韩国和朝鲜问题的产生,则是二战后根据国际协议形成的,属于二战的遗留问题二、方法点拨第一,两岸关系和“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仍是命题的热点和难点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创新,可从制度创新角度考查对于 “一国两制”的学习可从“理论的提出”和“实践的检验”两个角度来归纳台湾统一的进程要注意从积极方面分析两岸关系的发展,同时不能忽视阻碍两岸统一的两大因素第二,可联系德国分裂和统一的问题以及朝鲜的分裂问题第三,在复习时注意两岸交流的扩大,“三通”的实现,祭祖,宗法制等知识点考点演练】一、选择题1.(09.1 镇江市第三次调研卷) 11 月,大陆的陈云林和台湾的江丙坤分别代表两岸签署协议,促进了两岸大三通时代的到来。

其中江丙坤所代表的民间团体是A、海峡交流基金会 B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 、和平理事会2. (高三年级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河东卷) 自连战访问大陆“破冰之旅”后两岸关系发展迅猛终于“梦园两岸三通”此前党和政府为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提出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九二共识一个中国A B C D 3.(09.1 盐城一调) 、 12 月 15 日,两岸海运直航、 空运直航、 直接通邮全面启动, 两岸“三通”时代随之到来大陆提出三通建议开始于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叶剑英关于台湾问题的谈话C“九二”共识的达成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4.(09.3南京市一调 ) 12月 24 日汪道涵先生去世,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认为:“辜汪会谈签了四项协议, 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 两岸新局, 已然展开 先生之行, 开两岸和平大门; 先生之德, 受全球华人景仰 ”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B“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C“辜汪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D“辜汪会谈”推动了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5.( 2008-2009学年度山东省青岛市第一学期高三期中练习) 中新网台北 11 月 4 日电: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今日上午九时许在台北圆山饭店举行第二次“陈江会谈”。

这将成为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海峡两岸由敌对隔绝向频繁交流转变的原因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方针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海峡两岸交流、缓和的政策措施台湾当局被迫逐渐放松对两岸“三通”的限制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和努力ABCD6. 下面交接仪式反映了祖国统一大业史上的光辉瞬间,这些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运用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爱国统一战线C和平与发展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6 年 6 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三次会议报告中发表了对台湾问题的看法我国政府曾再三强调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平的方式,毫无疑问,如果台湾能够和平解放,那么,对于我们的国家,对于我们的全体中国人民,对于亚洲和世界和平,都将是最为有利的材料二(1956 年 7 月,周恩来接见原国民党中央社记者曹聚仁时,曹问:你关于和平解放的谈话社会究竟有多少实际价值?周恩来回答说):和平解放的实际价值和票面价值完全相符 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过两次:第一次合作有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成功;第二次合作有抗战的胜利 这都是。

为什么不可以第三次合作呢?台湾是内政问题,爱国一家,为什么不可以合作建设呢?我们对台湾,绝不是招降,而是要彼此商议,只要政权统一,其他都是可以坐下来共同商量安排的材料三 1957年,蒋介石委派宋宜山赴大陆与周恩来等商谈,周恩来等人向宋宜山转达以下几点) (一)两党通过对等谈判,实现和平统一二)台湾为中国政府统辖的自治区,实行高度自治三)台湾地区的政务仍归蒋介石领导,中共不派人前往干预,而国民党可以派人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务的领导四) 美国军事力量撤离台湾海峡,不容许外国人干预中国内政请回答:(1)根据材。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