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再别康桥要点讲解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3KB
约2页
文档ID:484779158
再别康桥要点讲解_第1页
1/2

再别康桥1 、解决生字词,有感情朗读全诗2 、作者介绍: 徐志摩(1897— 1931),浙江海宁人, 原名章垿 现代诗人、 散文家 1916年入北京大学法科,并于同年与张幼仪成婚1918 年赴美学习银行学1920 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 年与张幼仪离异同年8 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 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1924 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 1926 年 10 月,与陆小曼结婚1930 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 1931 年 11 月 19 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 35 岁3、 作品简介 :关于康桥: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 1921年, 26 岁的徐志摩来到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两年美好的留学时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在 1922 年 8 月 10 日启程回国前夕,写下了《康桥再会吧》一诗,表达对康桥的眷恋,又在 1926 年写下了散文名篇《我所知道的康桥》 1926 年,徐志摩重游英国,一个人悄悄来到久别的母校,漫步校园,怀念逝去的校园时光。

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周围已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虽怅然若失 在归国的途中,写下了这首诗4、 第一节赏析 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 ,诗人一个人来到母校 P5第二节赏析 为什么诗人将“河畔的金柳”比喻为“夕阳中的新娘”?答: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夕阳下柳枝娇柔、 婀娜的美好姿态, 浸透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欢喜和眷恋之情 而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 突出了康桥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柳是自古以来诗人在离别时善用的意象,表达出作者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 P5第三节赏析 招摇”常含贬义,用在这里恰当吗?换成“摇晃”行不行?甘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招摇是用拟人的手法写康河的水草随微波起伏飘荡的状态, 仿佛在对诗人招手挽留如果换成摇晃, 就表现不出康桥对诗人欢迎的态度和亲密的关系 在这样的诗情画意里, 诗人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热烈的热爱第四节赏析 “清泉”一般是碧绿的,作者为何将它比作“天上的云彩”?答:榆荫下的那一潭清泉叫拜伦潭, 杰出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拜伦就在这里绽放理想 年轻的徐志摩也就在这里成为拜伦思想的追随者和崇拜者 他那里对 “爱、 自由和美” 的追求正像天上的霓虹一般美丽,沉淀在潭水中,幻化成彩虹似的梦。

这清泉暗喻诗人的青春,是诗人的梦想与追求,也沉浸着他康桥生活的美好回忆第五、六节赏析 诗人为什么要“放歌”?但最终诗人“放歌”了吗?是什么使得诗人的情感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答:放歌就是放声歌唱, 因为诗人泛舟寻梦, 觅得了一船星辉般的回忆,眼前的美景和内心的欢喜幻化成梦一般的境界,达到了喜悦的极点,禁不住想要放歌是离别之情,让昔日车水马龙、夏虫鸣叫的康桥也沉默了而“我”更不愿惊扰心爱的康桥,只能默默感伤,悄悄作别第七节赏析第一节中三个“轻轻的”和最后一节中两个悄悄的有何用意?答:实写诗人轻轻来到和悄悄离开康桥时的情景, 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 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 又悄无声息地荡去, 表面上显得洒脱飘逸, 实际上蕴含着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诗人用于情人缠绵悱恻惜别的心情和笔调与康桥道别, 他唯恐惊破心中之梦, 所以用轻轻滴悄悄滴,表露出不愿意惊动康桥的一片情意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 策划案计划书, 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