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与进度一、教材简析 八年级上册四个现代文单元的专题分别是战争、普通人与平民、建筑园林与名胜古迹、科学,其中前两个单元以记叙类文章为主,后两个单元以说明类文章为主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了解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相应地了解两种表达方式:记叙与说明另外,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白话文分编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单元是以战争为主题组元的五篇课文,有反映解放战争的《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扛》《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有反映反法西斯战争的《蜡烛》,有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有反映抗日战争的《芦花荡》,有反映德国法西斯暴行的《亲爱的爸爸妈妈》“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以战争为主题;“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第二单元主要由记叙类作品组成,着重培养阅读记叙类作品的能力 从单元课文的内容来说,都是写普通人的 第三单元所选课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文体类别上侧重于说明文《课程标准》7~9年级阅读目标中没有关于阅读说明文的要求,只是提出“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而在写作目标中提出“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
第四单元以“科学”为主题编选了五课各具特色的介绍科学知识的短文共六篇它们是《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本单元,既要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 本册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跟前两册显然不同;本册则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课文篇数几乎增加了一倍这个变化表明:过去一年里的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只是“入门”的准备,而本册则是“入门”的正式启动 在这正式启动之际,应当做好以下两点: 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 本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桃花源记》(309字)、《陋室铭》(81字)、《爱莲说》(119字)、《大道之行也》(107字)、杜甫诗三首(200字);此外,还要背诵《核舟记》第二至第四段(266字),总计为1082字 二、倡导探究式的学习,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本册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训练有三种呈现方式:1.整合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2.设置在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是由课文生发出来的;3.以补白的形式出现。
为保证课程基本目标的完成,我们特地安排了写作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练习如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就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中让学生就一座桥“写一篇介绍性的文字”,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除了较多的写心得与体会的写作练习外,也有写作记叙类和说明类文章的训练如《阿长与<山海经》》《苏州园林》课后的写作练习等出现在补白里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则是对本册写作和口语交际教材的补充如写作部分,补充了关于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写作知识和要求,而课后的练习中也有这些方面的练习如《蜡烛》一课的练习中要求设想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写下来,《老王》一课的练习中要求改写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这一部分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本册教材“附录”部分安排的语法知识是虚词,教师可加以适当讲解学生需要掌握的修辞是对偶(又叫对仗),了解一点对偶知识,有助于学生学习古诗和分辨词类《杜甫诗三首》后的练习第三题有对这种修辞手法的说明,并要求学生尝试写一些对偶句学生只要能判断出对偶句即可 二、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三、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 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5)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6).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7).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8).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9).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0).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1).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2).组织3-4次辩论,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 13).要求写一篇小论文 14).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15).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16).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习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 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1) 1、《新闻两则》(2) 2、《芦花荡》(2) 3、蜡烛(2)第二周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2) 5、《亲爱的爸爸妈妈》(2) 第三周 21、《桃花源记》(3) 22、短文两篇(3)第四周、 6、阿长与《山海经》(2) 7、背影(3) 第五周 8、台阶(2) 9、老王(2) 第六周 10、信客(2) 23、、核舟记(3) 第七周 24、大道之行也 (2) 25、杜甫诗三首(2) 第八周 11、中国石拱桥(2)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4) 第九周 12、桥之美(2) 13、苏州园林(3) 第十周 14、故宫博物院(2) 15、说“屏”(2) 第十一周 16、《大自然的语言》(2) 17、《奇妙的克隆》(2) 第十二周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2) 19、 生物入侵者(2 ) 第十三周 20、你一定会听见的(2) 26、三峡(3) 第十四周 27、 短文两篇(3) 28、 观潮 (3) 第十五周 29、湖心亭看雪(2) 30、诗四首(3) 第十六周 期末复习(3) 第十七周 期末复习、期末考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