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一. 主要知识点:1. 生活离不开地理:如各种各样的地形,大江大河,四季的变化,多种多样的资源,什么地方有什么农产品,旅游景点,世界上有不同的国家,各种各样的地图,大洲和大洋,火山和地震等2. 学习地理的体会:能使人们了解大自然的奥秘,了解一些经济、文化现象,学会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看待身边的一些事情,更科学地选择、安排生活和生产二、连线题 :将下列地理现象与相关国家或地区用直线连接起来日本A.中长跑选手常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佳绩沙特阿拉伯B.人民爱吃鱼,市场上海产品琳琅满目东非高原C. 盛产丝绸中国江浙一带D. 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主要知识点:1.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不规则的球体2.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2)站得高,看得远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 - - - - - - - - -(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3.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平均半径: 6371 千米;赤道周长 : 4 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 亿平方千米4.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在地球仪找出地轴、两极和赤道)5. 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是赤道 ;赤道的纬度是0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6. 0经线有叫本初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0;与本初子午线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经度是 180 ;北极点的 纬度是 90 N(北纬 90);南极点的 纬度是 90 S(南纬 90)7. 经线呈 半圆 形状,长度均相等;纬线的形状呈圆圈 ,长度 不相等 8. 经线指示 南北 方向,纬线指示东西 方向9.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 W(西经 20)和160 E(东经 160) 组成的经线圈10.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纬网 来确定11.首次实现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船队是麦哲伦 带领的船队二、连线题 :将下列字母与其地理含义用直线连接起来N A.表示“南纬”S B.表示“东经”E C.表示“西经”W D.表示“北纬”三、列表对比1. 经线和纬线纬线经线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 - - - - - - - -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特点形状特点圆(南、北两个极点除外)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闭合的经线圈长度特点不相等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至两极成为一点, 南北纬度相等的纬线长度相等)相等数量无数条无数条线圈间的关系除了两极点外,纬线都相互平行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两极指示(延伸)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2. 经度和纬度纬度经度起始线赤道(0纬线 ) (距南、北两极相等的纬线圈)本初子午线 (0经线 ) (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划分方向从赤道向南北方向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方向划分表示符号北纬( N) 、南纬( S)东经( E) 、西经( W)度数范围0 900 180特殊的线(点)赤道( 0)、回归线(23.5 )、极圈(66.5 )、两极( 90)本初子午线(0 )、西经20经线、东经 160经线、180经线分界线赤道是南北纬度、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西经 20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 - - - - - - - - -23.5 纬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66.5 纬线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和东经 160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半球划分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东经 160和西经20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向东至东经 160之间为东半球,西经20向西至东经160 之间为西半球度数的变化规律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逐渐增大,最大达90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是向东、向西逐渐增大,最后增至180四、 课本上要掌握的内容:熟记课本P6P7活动第 1、2 题五、 填充图册要掌握的内容:熟悉 P2P4第 1 大题、第2 大题、第 3 大题、第 4 大题、第5 大题、第6 大题、第7 大题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主要知识点:1.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自转公转运动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运动周期一天( 24 小时)一年( 365 天)旋转中心地轴太阳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四季变化;五带形成2.将北半球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昼夜长短的变化填入下表:春分日( 3 月夏至日(6 月 22 日)秋分日(9 月 23 日)冬至日(12 月 22 日)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 - - - - - - - - -3.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4.一年之中,西安市每天中午太阳都升得一样高吗?(不一样);夏季中午太阳升得高一些,冬季太阳升得低一些5.一年之中,西安每天白昼时间一样长吗?(不一样);夏季白昼时间长一些,冬季白昼时间 短一些6.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二、课本要掌握的内容:熟记课本P11图 1.19 地球公转示意图,熟记课本P12图 1.20 地球上的五带,熟悉课本P12P13课堂活动2、3 题三、填充图册要掌握的内容:P6第一大题、 P7P8第三、四大题、五大题第三节地图一主要知识点:1. 地图的基本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2. 比例尺的种类:数字式比例尺、文字式比例尺、线段式比例尺三种类型数字式比例尺:如1:500000 ;文字式比例尺:如图上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 千米;线段式比例尺:如3地图上辨别方向:一般地图,用一般定向法 :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21 日)太 阳 直 射点位置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北 半 球 昼夜长短昼夜平分昼长夜短昼夜平分昼短夜长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 - - - - - - - - -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 南北 方向,纬线指示东西 方向。
4. 海拔 (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 :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等高线 :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5.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 ,表示坡度 较陡 ;等高线 稀疏 ,表示坡度 较缓 6.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7. 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 详细 ;比例尺越 小,表示的范围越 大,内容越 简略 二、连线题:根据需要选择地图A. 想知道伊拉克的位置等高线地图B.想去博物馆参观,不知道乘车路线世界政治地图C.想知道两个地点的相对高度城市交通图三课本要掌握的内容:熟悉P14图 1.24 一些常用图例,熟悉课本P21课堂活动第1 题四填充图册要掌握的内容:学会运用P10第二题常用图例;P12P13第六大题第1 小题、P14第九大题第二章陆地和海洋一主要知识点:1.地球的基本面貌特征是陆地 和海洋 的分布2.根据人们的计算, 地球表面71% 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 ,三 分陆地 七分 海洋 ,所以地球上海陆面积之比大约是7:3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 - - - - - - - - -3.从地球仪看,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4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5. 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6. 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洲是南极洲 7.半岛 是陆地伸向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 是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狭窄的水道8. 赤道穿过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二、读图题: (课本 P29图 2.6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三课本上要掌握的内容:熟练运用课本29图 2.6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四填充图册要掌握的内容:P16第一大题第1、2、3、4 小题; P17第二大题的第2、3、4小题第二节海陆的变迁一、主要知识点:1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 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2. 海陆变迁:(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 - - - - - - - - -荷兰的填海造陆(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4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5. 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喜马拉雅山(亚洲)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碰撞挤压地中海将消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6. 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7. 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印度洋板 块二 读图题: 熟记课本P37图 2.19 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能在图上指出六大板块的位置三 课本上要掌握的内容:熟悉课本图2.15 大陆的漂移 :2 亿年前世界海陆分布6500万年前现在的海陆分布; P38P39课堂活动1、2 题四 填充图册要掌握的内容: P18P19第一大题、第二大题。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