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肉鸡养殖技术培训资料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42KB
约66页
文档ID:429036690
肉鸡养殖技术培训资料_第1页
1/66

肉鸡养殖技术培训资料主讲人:蒋文泉罗镜镇畜牧兽医站站长目 录第一节肉鸡生理特点 - 1 -第二节肉鸡舍通风量的计算方法 - 4 -第三节光照与密度 - 6 -第四节怎么做好肉鸡光控 - 7 -第五节鸡群环境测量的三大要素 - 9 -第六节换气与风速 - 12 -第七节供水与供料 - 14 -第八节肉雏鸡入舍前15小时的消毒工作 - 16 -第九节重要的72小时 - 21 -第十节肉鸡生产作业日程表(1-14日龄) - 24 -第十一节20天之前肉鸡不能开湿帘的解答 - 29 -第十二节禽病诊断方法 - 31 -第十三节肉鸡常用的接种方式及注意事项 - 41 -第十四节肉鸡免疫失败的原因 - 44 -第十五节中西药联用优势 - 47 -第十六节生产统计 - 49 -第十七节肉鸡生产的出栏注意事项 - 51 -第十八节“三供五控饲养法” - 53 -第十九节减少饲料浪费的方法 - 55 -第二十节捕捉与运输 - 57 -第二十一节巡查鸡舍的十项内容 - 59 -第二十二节鸡常见病中药防治验方 - 63 -II第一节肉鸡生理特点近年来,由于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肉鸡养殖业逐步走向规模化、机械化的生产模式。

随着肉鸡饲养模式的调整,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例如居高不下的防疫费用,对能源的高度依赖,对环境的影响等,这都是今后发展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肉鸡生产从开放性棚舍、手工操作、冬避严寒夏避暑的生产方式发展到今天的密闭鸡舍、设备养鸡、全年生产,在生产管理和卫生防疫方面都有更新、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如果我们不去了解清楚肉鸡的生理需求、遗传潜能,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鸡舍环境的控制目标以及生物安全的措施等,而是用传统的经验和方法去管理肉鸡,无疑是要冒风险的肉鸡由于其培育程度很高,及其的脆弱,所以其对肉鸡的福利要求特别的高,相对于蛋鸡而言肉鸡的体制很差,在饲养过程中很多细节不注意就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肉鸡平滑肌(内脏)和横纹肌(肌肉)的发育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所以在肉鸡养殖过程中,出现肝肾肿胀、肝肾不全、痛风、腺胃炎、腹水等等各种疾病特别的多肉鸡的新陈代谢极其旺盛,所以对环境的破坏力特别的强,对温度、湿度的要求也很敏感,在代谢过程中肉鸡能排出大量的有毒产物,对环境要求高,同时破坏环境的能力也很强所以养好肉鸡不但是一门科学同时还是一门艺术,要真正把肉鸡的健康养殖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关爱每只鸡,了解每一只肉鸡,这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养好肉鸡。

所以研究疾病和研究用药都不是真正健康养殖的理念,真正的健康养殖是增加肉鸡福利,善待每一只肉鸡,让肉鸡处于一个舒适的环境,同时做好预防和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让肉鸡不得病,或少得病,把用药作为备用手段,减少或者杜绝肉鸡药物残留,降低农资产品购入成本和饲养成本,尽可能的使用中药,掌握真正的养殖技术,这样才能称得上健康养殖1、肉鸡有很高的生产性能,表现为生长迅速,饲料报酬高,周转快肉鸡在短短的42天,平均体重即可从40克左右长到2500克以上,六周间增长60多倍,而此时的料肉比仅为1.75:1左右,即平均消耗一斤多料就能长 一斤体重,这种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是其它畜禽不能相比的2、肉鸡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要求有比较稳定适宜的环境肉雏鸡所需的适宜温度要比蛋雏鸡高1-2℃,肉雏鸡达到正常体温的时间也比蛋雏鸡晚1周左右肉鸡稍大以后也不耐热,在夏季高温时节,容易因中暑而死亡肉鸡的迅速生长,对氧气的需要量较高如饲养早期通风换气不足,就可能增加腹水症的发病率3、肉鸡的抗病能力弱1)肉鸡的快速生长,大部分营养都用于肌肉生长方面,抗病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发生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等一些常见性疾病,一旦发病还不易治好。

肉鸡对疫苗的反应也不如蛋鸡敏感,常常不能获得理想的免疫效果,稍不注意就容易感染疾病2)肉鸡的快速生长也使机体各部分负担沉重,特别是三周内的快速增长,使机体内部始终处在应激状态,因而容易发生肉鸡特有的猝死症和腹水症(遗传病)3)由于肉鸡的骨骼生长不能适应体重增长的需要,容易出现腿病另外,由于肉鸡胸部在趴卧时长期支撑体重,如后期管理不善,常常会发生胸部囊肿第二节肉鸡舍通风量的计算方法肉鸡舍换气通风也是一门学问,很多养殖户都是凭感觉来判断,到底该通多长时间,但是这样做你自己觉得正确吗?肉鸡的感受和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不能只占到人的角度来考虑鸡的感受其实通风量是可以计算的,同时还能保证温度的最小降低,下面就给大家探讨一下关于肉鸡舍换气时间的确定和通风量的计算方法尤其是在雏鸡前两周,通风对于很多养殖户来讲是个头疼的问题,如果打开风机进行通风又不能保证温度,不通风舍内空气污浊不利于肉鸡健康生长,由于肉鸡前期空气需要量比较小,所以一般采取间歇式通风,但是风机​到底开多长时间关多长时间难倒了很多养殖户,有的说开30秒,停2分钟、有的说开2分钟停10分钟、有的说通10分钟停30分钟,其实这些都是不对的,具体风机开动的时间和关闭的时候是通过计算得来的,而不是靠自己的感觉。

如果真是开30秒停2分钟,估计也就风机附近的肉鸡得到了一点空气,很多的污浊气体还是在鸡舍内,达不到通风的要求;若开2分钟停10分钟,我相信也仅仅是鸡舍前半部分得到了新鲜的空气,将前半部分的污浊气体又吹到了鸡舍的后半部分,大部分的污浊气体还是在鸡舍内,这并没有达到通风的要求,可以说这样的方法通风是失败的;若是开10分钟停30分钟估计这温度又保证不住了 肉鸡养殖是一门科学,科学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如果你要说鸡舍通需要开X分钟停Y分钟,你就得拿出科学的严谨性证明你的这个量是正确的,通过什么来证明呢?那就是公式  三个一定:  一、肉鸡舍气体需要量是一定的;  二、风机​的排风量是一定的;  三、鸡舍的面积是一定的; 一个原则: 每次开动风机时需将舍内空气完全置换一遍 有了这三个一定和一个原则,难道还不能计算出肉鸡舍间歇式通风风机​的开动时间和关闭时间吗?现在计算一下风机需要开动的时间,以风机排风量7500m3/h的4台侧风机总排风量30000m3/h、鸡舍体积100m*12m*3m=3600m3来计算,若把舍内空气全部置换一遍需要3600m3/30000m3/h=0.12小时=7.2分钟,为保证舍内空气完全排除可将时间定为7.5分钟,增加了0.3分钟,也就是增加了150m3的排风量(0.3min=0.005h 0.005h*30000m3/h=150m3 )  然后计算风机停转的时间长度,以肉鸡13日龄(肉鸡日常管理参照表)需要万只/秒/2立方,也就是万只/小时/7200立方,我们7.5分钟就能达到3600m3 的排风量,也就是一个小时内通风两次就达到了肉鸡13日龄对于通风量的需求,那么每个小时开动两次风机每次开动7.5分钟,间隔22.5分钟,就可以满足肉鸡13日龄对于通风的需求量。

第三节光照与密度光照管理分为三个方面,即光照时长,光照强度及灯光的波长光照时长参照《肉鸡日常管理参照表》执行,光源选用日光灯为好,灯管距鸡被2米光照的强度分为3个阶段,1—7日龄每平米2瓦,7—25日龄每平米1—1.5瓦,25日龄—出栏每平米0.5—1瓦肉鸡对光源波长的要求是随着肉鸡的日龄而变化的,雏鸡因需要尽早开水、开食,认知环境,提高兴奋度,大鸡需要安静,减少应激1—7日龄使用黄色光源,7—25日龄使用白色光源,25日龄—出栏使用蓝色光源肉鸡的饲养密度和供水供料系统以及环境控制能力密不可分,原则上第一周龄每平米不大于35只,第二周每平米不大于25只,第三周不大于20只,第四周不大于15只,第五周及以后不大于13只肉鸡饲养密度取决于硬件条件、环控能力、外界气候和鸡的饲养日龄等综合因素,总的原则是只要有条件的情况下(平均煤耗每只鸡不超过0.8元),前四周的饲养密度越小,鸡就越健康,环境压力就越小,用药量就越少第四节怎么做好肉鸡光控很多养殖户在肉鸡养殖过程中一直对肉鸡光照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很多理论还是由蛋鸡而来,蛋鸡光控是为了让蛋鸡更好的产蛋,那么很多肉价养殖户就认为肉鸡光控就是要让肉鸡更好的生长,增加肉鸡的光照时间就能让肉鸡更快的生长,殊不知光照时间也是有限度的,一旦超过最大光照时间肉鸡本身就会出现各种机能障碍,那么怎么才能合理的调控肉鸡光照时间呢?光照时间对肉鸡是怎么影响的呢?今天就跟大家详细的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若把肉鸡看成一个整体,那么肉鸡又是由许多的系统组成的,比神经系统、内脏系统、呼吸系统等等光照能调节肉鸡神经、肌肉(横纹肌)、内脏(平滑肌)的兴奋性度,由此来完成肉鸡的生长过程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原则, 因为脾脏进行营养供给时首先供给最活跃的器官,首先供给脑、心脏、骨骼肌(肌肉)、免疫系统,其中最不活跃的器官就是平滑肌(内脏), 一般情况下内脏系统比肌肉系统发育慢,所以一定要给肉鸡一定时间的黑暗时间,让内脏系统在黑暗时间更好的发育,光控在这其中就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利用光控减少两个系统的发育不平衡问题光照过多肌肉系统发育会远远超过内脏系统,肉鸡会免疫力下降、肝肾肿胀、肝肾发育不全、痛风、代谢降低、营养物质成绩内脏,消化系统也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腺胃炎、腹水等肌肉系统生长过快会导致肌细胞的无氧呼吸,细胞的无氧呼吸会导致产生过多的乳酸,乳酸是一种有毒物质,会导致肌肉疼痛有些肉鸡到后期会一直蹲着不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肌肉发育过快倒是身体极度不平衡还有就是由于生产过快导致乳酸分泌过多产生的疼痛感,使肉鸡不愿活动肉鸡本身就是一个变态的产物,生产速度就非常的快,但是我们还想让它更快,这就打破了肉鸡的生长平衡,接着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一定要给肉鸡充足的休息时间,因为在黑暗的时间肉鸡的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处于抑制状态,而内脏系统处于活跃状态,正常情况下肌肉系统就比内脏系统发育快,我们做不到让内脏系统更活跃,但是可以让其他系统变得不兴奋,这样就可以让内脏系统得到更多的营养,如果再不让内脏系统减少和肌肉肌肉系统的差距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同时黑暗时间还为乳酸的分解代谢提供了良好的时间,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光控缩短内脏系统和肌肉系统的差距,保持肉鸡本身各系统的平衡。

第五节鸡群环境测量的三大要素一、温度 温度作为鸡群环境好坏的三大要素之一,其主要原因在于鸡的自身温度为40.05左右,不同日龄阶段的鸡需要外界给予不同的温度,当在前一阶段,高于鸡所需温度2---3度时,鸡群会出现鸡张口、展翅甚至导致脱水,当低于2---3度时,会出现拥挤、采食量增加,料肉比却下降等现象无论高与低都会影响鸡自身的免疫功能,甚至导致抵抗力下降,大量病菌的产生,发病率的增长 二、湿度 湿度作为鸡群环境控制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鸡的一生对温度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当湿度低于鸡此阶段所需值时,也会导致料肉比的下降、以及脱水等现象;但当高于所需湿度时,将导致一系列病变的发生,其中最厉害的有球虫等;还会出现啄尾等现象,因而导致死亡,无论湿度的高与低也会导致鸡的免疫力下降,病变率增加 三、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是鸡群环境控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人们往往最容易忽略的一部分,它的重要性主要从以下几点看起: ①氨气(NH3):浓度达到30ppm时才可以闻到 浓度>20ppm时,就会损伤肺部表面 浓度>30ppm时,将会增加呼吸病的易感性 浓度>50ppm时,降低生长速度 温度与湿度的管理主要是满足肉鸡的生理感受和生理需求,在温暖湿润的环境当中肉鸡感觉舒适才能更好地发挥遗传潜能,创造生产效益。

温度和湿度的管理模式都是前高后低,雏鸡入舍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