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复习微视频,把握古诗词的意象 主讲人 尹梅兴,学习目标 1. 总结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特殊内涵 2. 分析具体诗歌中的典型意象,进而理解诗歌内容中考常设题型,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哪些意象?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如:“诗的前四句描绘了送别时怎样的景象?” (2014年) “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 想感情 (2015年),明确概念,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客观景物或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就叫意象 物象+情意=意象 它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古典诗歌常用的景象、物象的含义 菊花一高雅 莲花一高洁 杨柳一惜别 落叶一失意 落花一感伤 枯藤一萧瑟 红豆一相思 梅花一傲骨 竹子一刚直 杜鹃一凄凉 秋虫一凄凉 鸿雁一思乡 寒蝉一悲凉 鹧鸪一 离愁 归燕一温情 春风一得意 秋雨一忧愁 冬雪一冷峻 浮云一飘零 落日一惆怅 月光一思念 大漠一苍凉 旷野一凄清 空山一宁静 古琴一知音 流水一叹婉 美酒一壮行 孤灯一孤苦 孤舟一漂泊 故 国一乡愁,典题探究,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要点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要点二)送李端 卢纶(2014)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1)诗的前四句描绘了送别时怎样的景象?,故乡遍地都是衰败的枯草,一片凄凉!天空飘忽着朵朵寒云,归来的路上正遇上暮雪纷飞总结方法,抓住事物自身的特征 联系全篇,宏观把握补充 意象归类,意同象异 思乡怀人:明月羌笛夕阳 凄凉忧伤:梧桐细雨鹧鸪 边塞生活:大漠孤烟烽火,象同意异 猿:兴奋 凄苦 酒:乐 愁 豪 梅花:高洁脱俗,齐安郡中偶题 杜 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问题: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简析: 同:傍晚时刻的景色,以荷与西风为主要意象,都运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 异:杜诗的“落日”、“轻”、“恨”、“背”等属于典型的冷色调词语,含有诗人之恨,基调凄怨低沉; 杨诗的“热”、“藏”、“碧”等属于暖色调词语,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提醒: 诗歌中,某些词语的色调实际就是作者感情的暗示,在分析时首先应该找出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