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剖面描述标准配置和方法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67MB
约16页
文档ID:452891547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剖面描述标准配置和方法_第1页
1/16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剖面描述标准配置和方法(2010版)李子忠1 物品准备定位:GPS;剖面挖掘:大铁锹,尺子描述剖面:米尺,10%盐酸,水,剖面刀2把,土壤标准色卡1本,描述表格;取导水率土样:导水率环刀25个,导水率手柄一个,小铁锹,保鲜膜,容重环手柄1套,小环刀25个,锤子一个,标签纸,记号笔2支,记录本1个,笔,大塑料袋5个,自封袋2 田间土壤剖面观察2.1 田间土壤剖面点的选择和挖掘 为准确评定某一土壤的农业生产性状,观察点的选择必须是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一般应选在“地”的中央,要避免选在田国、地角、渠道旁和粪堆上,点的位置应能代表该土壤所处的“地”的特点、排灌条件及土地利用状况剖面坑挖掘规格一般以一个人下去工作方便为宜其坑长1.5~2米,宽1米,深1~1.5~2米(以需要而定)挖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观察面必须向阳和上下垂直2)表土和底土分别堆放在左右两边,回土时应底土在下,表土在上,不能打乱土层排列次序3)坑的前方,即观察面上方不能堆土和踩踏,以免破坏土壤的自然状态4)坑的后方挖成阶梯状,便于上下工作,并可节省土方2.2剖面形态特征描述和记载剖面坑挖好后,首先对坑要进行修整,看是否符合要求,一个人下去工作是否方便。

1)先用平口铁铣将观察面自上而下垂直修成自然状态,并用剖面刀从上而下挑出新鲜面2) 根据剖面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的差异(颜色、质地、结构、松紧、根系分布状况等)划分出土层,并量出各土层的厚度,记入表格(附表)主要土壤发生层土壤学上以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土壤发生层,主要的发生层简述如下:(1)O层: 残落物层在通气良好而又较干燥的条件下,植物残落物堆积的过程,有机物不能完全分解并在地表累积而形成2)H层: 泥炭层在长期水分饱和的条件下,湿生性植物残体在表面累积层,是泥炭形成过程作用下形成的发生层3)A层: 淋溶层在表土层中,有机质已腐殖质化,生物活动强烈,主要进行着淋溶过程,故称为淋溶层,物质的淋溶程度随水、热条件而异 (4)E层: 灰化漂白层在淋溶和机械淋洗的条件下,硅酸盐粘粒和铁、铝化合物的淋失,使抗风化力强的石英砂粒与粉粒相对富积,以较浅淡的颜色或灰白色而区别于A层通常与灰化过程有关5)B层: 淀积层是淀积过程作用下的产物,与母质层有明显的区别粘粒、铁、铝或腐殖质在此层淀积或累积次生粘土矿物形成,具块状或棱柱状结构体,颜色变棕或棕红、红等明显区别于母质层6)C层: 母质层指风化产物没有受到成土过程影响的层次,较上面土层紧实。

7)R层: 母岩层指最下部坚硬的岩石层此外还有一些过渡土层,兼有两种主要发生层的性状,在观测中可以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如AB层表示该层性状更接近A层,BA则表示该层发育更接近于B层 水田土壤发生层在人工耕作熟化的水田土壤中,由于特殊的水热条件和物质循环方式,形成了在人工作用下的发生土层 (1)P层: 渗育层水稻土中的耕作层长期在水耕熟化和旱耕熟化交替进行的条件下,有机质累积增加,颜色变暗,在根孔和土壤裂隙中有棕黄色或棕红色锈斑旱作季节呈小块状或团块状结构,水耕季节时结构多分散,颜色变深暗2)W层: 潴育层本层土壤处于干湿交替频繁,淋溶淀积作用活跃的条件下,土体形成棱块或棱柱状结构,裂隙间有大量锈纹锈斑淀积,深度发育时,土体颜色发生分化,剖面上多形成黄白交错的花斑3)G层: 潜育层在排水不良的条件下,土壤长期处于水分饱和状态下的还原条件,有机质在嫌气环境下分解缓慢,铁、铝氧化物被还原,土层呈蓝灰色或黑灰色,土块分散成糊状对主要发生层的修饰字母在描述土壤发生层的发育特征时,常用下标字母来表示该发生层的主要性状如Bt 表示该淀积层有明显的粘化现象,是一个粘化层Btg 表示该层不仅有粘化现象,还进行氧化还原过程。

用来修饰主要土壤发生层的小写字母及其含义如下:b: 埋藏或重迭土层c: 结核状物质积累常与表明结核化学成分的字母连用,如Bck 表示碳酸钙结核淀积层g: 氧化还原过程所形成的土层,有锈纹、锈斑或铁、锰结核 h: 矿质土层中有机质的自然累积层,如Ah是在自然状态下未被人为耕作扰动的土层k: 碳酸盐的累积,与钙积过程有关m: 指被胶结、固结硬化的土层,常与胶结物的化学性质的字母连用如Bmk 表示碳酸盐胶结的石灰结盘层n: 钠的累积,Btn表示碱化层p: 经耕作或其它措施扰动的土层如Ap,表示耕作层q: 次生硅酸盐的聚积层,如Bmq表示B层已为硅酸盐胶结成硅化层r: 地下水引起的强还原作用产生兰灰色的潜育化过程s: 指铁、铝氧化物的累积层t: 粘粒聚积的土层w: 指B层中就地发生了结构、颜色、粘粒含量变化,而非淀积性土层x: 脆盘层土体呈中、弱结持性,结构体或土块受压时会脆裂,干时呈硬性或极硬结持性通常为斑纹杂色,不易透水,呈粗糙的多面体或棱柱体y: 在干旱条件下发生的石膏淋溶淀积产生的石膏聚积层z: 盐分聚积层3)逐层观察、描述土壤的颜色、质地、松紧、结构、湿度、孔隙状况、根系分布、新生体系和侵入体、盐酸反应等,分别记入表内。

a土壤颜色土壤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它是土壤内在特性的外部表现有的土壤就是以颜色命名的,如黄土、红壤、黑土、紫色土等通过土壤颜色的感观就可初步判断土 壤的固相组成和性状例如: ①在我国北方土壤腐殖质含量高时,土壤颜色就深一般腐殖质含量达1%上下,则土壤为灰色;2~3%时则为深灰;>3~5%时则为黑色在腐殖质含量相近时,则质地愈粗,染色愈明显 ②土壤湿度愈大(土壤含水量愈高),土色愈深故在鉴定土色时必须注意其湿度 ③Fe2O3. nH2O常使土壤呈黄色,失水后成红棕色或红色Fe的氧化物常呈胶膜形态包被土粒表面,成为土壤的染色剂在还原条件下,铁的化合物常呈深兰、兰绿、青灰、灰白颜色 ④SiO2、CaCO3、CaSO4、NaCl、Na2SO4等结晶或粉末;高岭石、石英、氧化铝、白云母等矿物都为白色或无色,它们在土壤中含量较多,使土色变浅,极多时则呈灰色,甚至白色土色愈浅说明养分含量较贫乏 在描述土壤颜色时,一般把主色放在后,副色放在前,并冠以深、暗、浅等词以形容颜色的深浅程度如浅黄棕色,即主色为棕色,副色为黄色,前面冠以浅加以形容土壤科学家可使用芒塞尔(Munsell)记色法对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土壤进行描述。

芒塞尔记色法是对颜色的三种易变性质的每一种系统的数量化和文字的标记这三种性质是色彩(特殊的颜色)、亮值(亮和暗)和色度(色彩强度),并将这三个指标按顺序标出例如,在Munsell记色法中的10YR6/4,10YR是色彩,6是色值,4是色度将土壤样品与带有标准色阶的色卡进行颜色对比,可以很快地按照Munsell记色法定出颜色,例如,棕色土可表示为色调亮度/色度(10YR5/3)Munsell记色法是在土壤调查时用来描述土壤颜色的一种方法Munsell颜色圈(Chamberlin 1980)b 土壤质地 c 松紧状况土壤松紧表示土粒与土粒或土团与土团之间相互连接或堆积的状态方式它影响作物、出苗、扎根难易以及后期生长判断土壤松紧程度一般在田间用铁铣掘入土壤的难易程度表示: 1.极紧实——用铁铣很难掘入土壤 2.紧实——用铁铣十分费力才能掘入土壤 3.稍紧——稍用力就可掘入土壤 4.稍松——铁铣很小用力就可掘入土壤 5.极松——不用力和铁铣自垂即可进入土壤 在科学研究中也可用土壤紧实度计(土壤硬度计)测定土壤的松紧度;也可用容重大小表示土壤的松紧度土壤的松紧与孔隙状况有密切的关系,疏松的土壤,孔隙度大,容重小,紧实的土壤则相反d 结构体指土粒相互团聚或胶结而成的团聚体。

其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所反映的生产性状也不一样根据布鲁尔的定义,把土壤结构看成是“根据土粒和孔隙的大小、形状以及排列方式等特征构成土壤物质的物理性结构”较为恰当由此可见,土壤结构与土壤孔隙密不可分,认为结构是土壤孔隙的调节器常见的土壤结构,耕层有团粒、坷垃、板结和结皮;犁底层有片状;底土层有核状(或粒状)、柱状和棱柱等结构团粒结构是农业上最优良的结构体,近似圆形,无棱角,其中以直径1~3mm大小较好,多出现在熟化程度较高的耕层(或表层) 坷垃、板结和结皮是不良的结构体坷垃多因质地粘重、腐殖质含量少和耕作不当引起的形成的坷垃坚硬有棱角、用手捏不易散碎,农民称为“生坷垃”或“死坷垃”;反之,易捏碎较松散的称为“熟坷垃”或“活坷垃”坷拉常引起压苗、漏风跑墒其危害程度决定于坷垃的大小和数量板结和结皮是在灌溉或降雨之后出现,潮湿而粘重的土壤因脱水干燥而使地表龟裂,质地粘重程度和干燥速度,影响龟裂的厚度和宽度,厚度>5~10mm者称为板结;< 5mm者称为结皮底土层的柱状、棱柱状结构,一般在碱土的碱化层出现,质地粘重,脱水后坚硬,通气透水不良,影响扎根e 土壤湿度根据土壤在不同含水状况下的土色和握在手中的感觉及其可塑程度,利用眼看手摸加以判断。

本法属于经验性的,简便易行,但必须结合实际多练习熟练后,才能使用华北地区农民群众常将墒情分为干土、潮干土、黄墒、黑墒等四级,其判断方法如下: (1)干土 土壤呈气干状态,或结成土块或碎成土面,不宜耕作和播种,干土层如超过4指时,播种不能萌发,2~4指不能全苗,2指则不影响播种在作物生育期间,植物表现萎蔫,必须通过灌溉等措施加以调节 (2)潮干土 土色灰,手握土不成团,易散碎,微有凉爽的感觉,这时耕作质量不好,播种只能胀破种皮,不能萌发,成苗率很低在作物生育期间,作物生长缓慢,植物表现萎蔫,必须通过灌溉等措施加以调节 (3)黄墒 土色以黄为主,手握土勉强成团,落地多半可以散碎,手有凉感,稍有湿印,这时为耕作最适合的墒情,播种也易全苗,但对生长旺期的作物,水分仍嫌不足 (4)黑墒 土色显深,手握土成团,落地不散,手上有湿印,表示墒情稍高,耕作质量不好,易形成死坷垃,播种可以全苗有时因墒多、气少、土温低、出苗慢但在作物旺盛生长阶段能够充分满足作物对墒情的要求 黑墒以上就是汪水,水分偏多,为不良的墒情f 土壤孔隙状况土壤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孔体系其孔隙的粗细、形状以及连通情况复杂多样,目前还不能直接测定出来。

一般在土壤剖面各土层中,细微的孔隙难于观察记录,只能目堵一些较大的孔隙,如根孔、动物穴等把它们的数量记录下来,以便了解该土壤的透水、排水性的差异 在研究工作中,常采用测定土壤容重来间接计算土壤的孔隙度,以了解土壤的孔隙数量和孔隙(径)分布状况g植物根系分布 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土壤表面(0~50cm),往下逐渐减少根系密集之处,也就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供给区土壤剖面各层的根量是用目测法估算,以多、中、少表示之h新生体和侵入体 新生体是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产物其形态突出,易与土体分离,反映了土壤的成土条件和成土过程的特征华北地区常见的新生体有:石灰结核(沙姜石)、铁锰结核、锈纹、锈斑、假菌丝体等;在盐碱地区有盐结皮、盐霜;在南方红壤中常有铁盘;西北干旱土壤中有盐盘、石膏盘、石灰盘等它们是土壤在长期形成过程中,由于物理和化学变化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物体 侵入体是迁入土壤中的各种外来物体,如煤渣、砖头、瓦砾、塑料……等它们是在发生上与土壤物质转化无关的物质,均称为侵入体新生体和侵入体影响耕作和作物生长危害程度与数量和分布部位有关i石灰反应 指石灰性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