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物理必修一学习目标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6.01KB
约4页
文档ID:546015664
物理必修一学习目标_第1页
1/4

物理必修一学习目标1·1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学习目标]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 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3.理解坐标系概念,会用一维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 1.2 时间和位移[学习目标]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会在具体情境下识别时间间隔和时刻2.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3.知道标量和矢量运算的差异,会进行一维情况下的矢量计算.4.知道位置、位移、路程等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能用平面坐标系正确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学习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领会其矢量性,知道速度的方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2、体会平均速度概念的等效思想方法,在讨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取极限的思想方法3、能区分速度和速率,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速度和速率.4、能在具体问题的描述中正确使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并能用公式进行相应的计算 1.4 实验: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学习目标] 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知道纸带中包含的物体运动的信息(时间、位移).2.经历使用打点计时器的过程,能正确熟练的使用打点计时器。

3.会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理解用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所采用的思想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瞬时速度4.能运用实验数据描绘v-t图象,并会根据画出的图象描绘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特点 1.5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学习目标]1、理解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了解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单位2、了解加速度是矢量.会根据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运动性质3、通过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定义的得出过程,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4、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区分速度.速度变化量和速度变化率,能在生活中准确使用加速度的概念5、能用v-t图象计算加速度的大小,体会数学在物理中的重要性2.1实验: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学习目标] 1.巩固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纸带数据处理和测量瞬时速度的方法.2.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如何从实验研究中获取数据,学会利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科学方法3.知道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知道直线的倾斜程度反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会用解简单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学习目标]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v-t图线围成的矩形面积的对应关系.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v-t图象中四边形面积的对应关系,使学生感受利用极限思想解决物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3.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的关系[学习目标]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会用公式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 2.5 自由落体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2、建立重力加速度的概念,知道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2.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学习目标]1、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科学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 2、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探究历史3、通过学习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用于探索、坚持真理的高尚情操 3.1 重力 相互作用力[学习目标] 1、 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分清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 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知道人类认识力的作用是从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开始的.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4、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 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5、知道“重心”概念的引入,了解“等效代换”的物理学方法.6、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特点和作用范围. 3.2 弹力[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画出它们的方向.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4、通过探究弹力的存在,体会微量放大法解决问题的巧妙.3.3 摩擦力[学习目标] 1. 通过实验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知道最大静摩擦力2. 会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 知道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4. 知道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 并会用F摩=μFN解决具体问题.5.知道生产和生活中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实例,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意识《物体的受力分析》[学习目标] 1.加深对三种性质力的概念的理解; 2.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与步骤;3.会正确地画出受力分析示意图.3.4 力的合成[学习目标] 1.能从力作用的等效性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初步体会等效替代的思想.2. 能通过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知道它是矢量运算的普遍规则.3.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共点力的合力。

4. 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夹角的关系.5. 能应用力的合成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3.5 力的分解[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分解,强化“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2.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初步掌握一般情况下力的分解要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分力的方向3.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分力4.尝试利用力的分解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物理问题 4.1 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 1. 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 理解惯性的概念,能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是其惯性大小的量度. 4.2 实验: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学习目标] 1.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快慢,即加速度大小与受力大小有关,也与质量有 关. 2.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掌握在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3. 知道在分析物理量的关系时, 要分析数据表格,并利用图象寻求物理规律.4.3 牛顿第二定律[学习目标] 1. 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2. 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3. 能从同时性、矢量性等各方面深入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4. 能初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4.4 力学单位制[学习目标] 1. 知道什么是单位制,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2. 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3. 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知道物理运算过程中单位的规范使用和表示方法4.5 牛顿第三定律[学习目标] 1. 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能找出某个力对应的反作用力. 2. 理解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3、能正确表述牛顿第三定律,并能运用定律定性分析说明相关具体实例 4. 能区分“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学习目标] 1. 理解运用牛顿定律解题的基本方法,即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和运动情况 分析,然后用牛顿定律把二者联系起来2. 知道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两类基本问题.3. 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4. 能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推导物体的运动情况.4.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学习目标] 1.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概念,掌握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即合力为零.2.知道物理学中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能通过牛顿定律对超重与失重进行定量分析.3.能解答以自由落体运动为基础的竖直方向的运动学问题(竖直上抛、竖直下抛等).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