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诗词隐喻现象分析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摘要:宋词是我国的文化财富,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学者进展研究,而李易安词一直是中国诗歌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本文尝试以李清照诗词为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汉语诗词隐喻现象进展分析 关键词:隐喻;诗词;认知语言学 Abstract:Poetry is the gem of Chinese culture, and it attracts many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Li`s Ci has always been a hot area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poetry. 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metaphers in Li Qingzhao`s C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Key Words:Metaphor; Poetry; cognitive linguistics 引言 作为一种认知方式,隐喻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的认知活动中,能让我们考虑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也能让我们认识自然界,反观自我。
Lac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将隐喻分为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构造隐喻,这三类隐喻有一样的工作机制和原理Lacoff和Johnson把他们按由浅入深排列,能从付出的认知努力的程度去理解最容易的是方位隐喻,即根本认知域投射到根本认知域处于中间位置的是本体隐喻,即根本认知域投射到非根本认知域最难的是构造认知域,即非根本认知域投射到非根本认知域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常常被称为“死隐喻〞,因为他们认知起来很容易而且它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出现但是我们要研究的隐喻是活的隐喻,因此多为构造隐喻这里以李清照诗词为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汉语诗词隐喻现象进展分析 1.理论根据 在众多对隐喻的研究角度中,本文采用了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根据Lac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将隐喻分为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构造隐喻三类,以李清照的词为例,对汉语诗词隐喻现象进展研究 2.李清照及易安词的简介 公元1084〔宋神宗元丰七年〕,在华夏文明的齐鲁大地上,诞生了一代女词人李清照李清照〔1084-?〕,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李清照才华卓著,诗词文赋,各擅胜场,但确立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是她的词。
有人说过,李清照不是女神,也不是女奴,而是女人易安词以女人的敏感细腻来展现内心的情感世界,显得格外真切格外动人以靖康之便为界限,李清照的词作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少女少妇闺中生活,作品轻灵,柔美后期那么呈现出愁苦之情,感时伤事,缠绵悲惋 3.隐喻在李清照词中的表达 3.1抽象概念为详细事物 将抽象的事物详细化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所共有的才能在李清照的词中表达也尤为明显例如将愁绪哀思当做物体来看凤凰台上忆吹箫?表达了对自己丈夫的离别相思之苦最后一句“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词人将愁思化为一段段,仿佛一段段所谓展如今读者面前属于本体隐喻,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念的思想和感情和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详细的,有形的实体,因此可以对其进展议论,量化,识别其特征及原因等愁思本来是抽象的看不见的东西,词人将他化为可见的事物这首词抒发的离别之情吞吐隐约,欲言又止,很是耐人寻味词大意为:隔夜的残香,混乱的被褥,精致的室内铺设,懒于晨妆的思妇〔开篇就流露出女主人公无情无绪的心里状态假设一个封建时代的女人,连自己的头都懒得梳理,就不是一般的愁绪了〕由于她听凭梳妆匣闲放着,里面都布满灰尘。
每天她总是清醒而慵懒的拥被坐着,看着太阳渐渐升高,日光爬上帘钩原因说的吞吞吐吐,自从得知情人移情别恋,以自愁肠百结因为生怕离别终会到来,所以几番欲说还休如今他更要远离,而自己仍然依恋他他走的再远,也走不出自己的视线寂寞深闺,这段新愁该如何排遣?只剩下痴人妄自凝眸罢了 3.2自然现象为人 将自然现象,如春夏秋冬风霜雪雨喻为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极为常见,如太阳公公,月亮姐姐等等这一点在李清照的词?满庭芳?中也有表达从“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可以看出,词人感慨梅花是风韵的完美结合,但受不了风雨的践踏和摧残在这里自然现象里的风和雨都成了讨厌的人,任意的摧残着寒梅这里就是将自然现象比拟为人,赋予自然现象人格属于构造认知域,即非根本认知域投射到非根本认知域以一种概念构造来构造另一种概念,用一种概念的词语来议论另一种概念,用形容人的词语来形容自然现象 3.3动物,植物等无生命的物体为人 从认知角度,把动物,植物等无生命的物体看做人,赋予他们人的感受和感想在李清照的?点绛唇?中也有所表达其中“露浓花瘦,薄汗青衣透〞描写了花园中早晨的景象,在细细的花枝上挂着露珠属于构造认知域,即非根本认知域投射到非根本认知域。
以一种概念构造来构造另一种概念,用一种概念的词语来议论另一种概念这里把细细的花枝比喻为人,被形容为像人一样瘦词意大致为:夏日的一个早晨,一位闺中少女荡秋千罢了的情景,夏日清晨带露珠的鲜花,薄汗青衣,突然看到陌生人走进门来,少女的娇羞使他来不及穿鞋就往里走,头上的金钗也因忙乱而花落下来因为好奇之心想知道到终究是谁但假设直瞪瞪的看,那显然是失礼,也不符合贵族少女的身份所以她用嗅青梅来掩饰 4.结论 本文运用Lacoff和Johnson的认知语言理论以李清照的词为例对汉语诗词的隐喻现象进展分析最容易的是方位认知,即根本认知域投射到根本认知域处于中间位置的是本体隐喻,即根本认知域投射到非根本认知域最难的是构造认知域,即非根本认知域投射到非根本认知域诗词中多用构造认知域隐喻具有张力,能唤起读者的想象与联想,使得其具有启迪功能,读者能品读出复杂而抽象的情感本文档【汉语诗词隐喻现象分析的认知语言学视角】更多文档欢迎访问wendang.chazid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