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绘本教学中提问的认识这个学期,我们教研组以园本课程——生命教育中的生命与健康为依据,以绘本教学为切入点,体现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有目的的选择了一些贴近幼儿生活情感的绘本故事,将其设计成活动,让幼儿在故事中体验相似的情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现结合本学期教研组的实际操作,谈谈我对绘本教学中提问的认识一、提问的设计绘本教学中教师提问的设计应是引导幼儿去关注画面,通过仔细观察每一张画面,从而去理解绘本所要表达的那个故事内容简单地说,就是这个故事是孩子自己看出来的,而不是老师直接讲述给幼儿听的因此,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一开始应是开放式的,不应有太强的指向性,不然就会束缚孩子的思维如:你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画面里的哪个部分?你觉得这张画面上讲了什么意思?然后根据幼儿的现场回答,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地追问:你为什么这样式?在我们初步进行教研的时候,有的教师没有真正意义上让幼儿自己去关注画面,教师说的过多,孩子说的很少,教师的“高控”表现很浓二、提问的种类如何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应答”引导幼儿多角度地去理解绘本作品应是当前我园绘本阅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当前幼儿园绘本阅读中提问设计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借助优秀绘本的力量改变提问的方法。
一)猜想式提问现在的很多的绘本作品中有很多漂亮的图画,幼儿常常被这些优秀的图画所吸引教师就可以趁此机会向幼儿提问让幼儿自己说一说在绘本中看到了什么?猜一猜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在进行绘本观摩课的时候,中班的题目叫做《快乐的男孩》,这个绘本中的文字不是很多,教师在活动中就利用了猜想式的提问,教师问幼儿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想一想他们在说什么?阿力这个小男孩后来长高了没有?这样的一系列的提问这样的提问调动了幼儿的思维幼儿通过自己观察图片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通过分析、综合、寻找最佳的答案这样的问题能使幼儿积极动脑,能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孩子大胆 主动地发言,增强参与的意识和自信心充分提高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 (二)开放式提问 幼儿绘本阅读活动中的提问要具有开放性在绘本阅读中,教学的提问要把握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幼儿 展开讨论,让幼儿运用符合他们思维特点的表达方式为中介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意愿、思想从而体现提问的开放而不封闭,也就是变单一的问题为多样性的问题 在以往的阅读活动中,教师讲完故事后,总是会问幼儿这样的一些问题:“故事题目叫什么名字?故事里有谁?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一问题,答案只有一个。
但问法不同,能使幼儿学会多种疑问方式,从多种角度了解事物,那么教师的提问就要将“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改成 “会说些什么、可能怎么做?”等虽然只是用词的不同,但没有固定的答案不局于故事原文,幼儿敢说,不怕说错,能让幼儿多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我们后来进行绘本课程观摩的时候,教师更多去让幼儿观察,如:大班的绘本教程《真正的朋友》中,教师就让幼儿观察画面,在两个小朋友吵架的过程中,操场上的小朋友有什么变化?在后面两个小朋友和好的时候,孩子自然地看到了操场同样的还发生了变化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提问幼儿一个问题,让幼儿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东西,而不是说“操场上的小朋友是不是变少了”孩子只会说“是”这样的提问就是没有意义的总之,绘本教研的开展,让我们了解到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当然,只是一个学期的学习活动是不够的以后还是要多多的学习,充实自己三)递进式提问 这是一种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提问方式,要重培养幼儿思维逻辑性,增强思维活动的密度和深度并形成完整的语言对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而不能设计一些过于简单、琐碎,缺乏思维价值的问题,如“是不是?”“对 不对?”“好不好?”这些问题幼儿不用思考,答案可以脱口而出,表面上看,气氛活跃,但实际效果,不但激发不了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反而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惰 性。
要推陈出新,形式多样,不要只求准答案式的提问还是在中班的绘本课程中,阿力这个小朋友想要长高,教师在活动刚开始时提问会慢慢的引导幼儿说一说不同的长高的方法,再后来时就会让幼儿自己说一说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在他的叔叔出现的时候,教师引导孩子看看画面上叔叔的形象及后面的画面让幼儿自己说,而不是像在活动刚开始的时候,教师会一步一步的引导幼儿问他们“阿力是个什么样的小男孩?有什么样的愿望?他的妈妈、爸爸、姐姐是怎么跟他说的?在幼儿掌握一定的经验后,教师就可将提问的难度加深,由浅入深的提问,不仅开阔幼儿的思路还有助于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听过一个学期的教研活动,让我了解了什么是绘本?如何上好一节绘本的课程?但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在以后要经常阅读一些绘本的书籍,增长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