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对联导学案一

j****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2.50KB
约2页
文档ID:47036482
对联导学案一_第1页
1/2

对联导学案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 2、学会对对联 教学重点 懂得如何对对联 教学难点 在给出上联或下联的情况下,能对出下联或上联 一、对联定义 楹联是对联的雅称,用以强调其文学性质对联是楹联的泛称,可以包括文字游戏 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通用 对联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也就是说,上下联 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联文是有意义的,或可以理解的;平仄要合律,对仗要工整 二、对联的形式 (一)楹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格式、体律逐渐完备,种类越来越多就上下联 的对仗方式来讲,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类: 1、工对 工对,也称严式对就是上下联的文字、语句对仗十分工整、贴切即词性相当、节奏相 同、结构相似请看下联: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联中“沧”对“蓝”均为颜色词, “海”对“田”均为地理名词, “月”对“日”均为天文 名词, “明”对“暖”均为形容词, “珠”对“玉”均为珠宝名称, “有”对“生”均为动词, “泪”对“烟”均为名词,上下词性相对十分严格,可谓工对之佳作 所谓词类相对,是指旧时把名词又分为以下十几类.如: 天文(日月风云等) 时令(年节朝夕等) 地理(山水江河等) 宫室(楼台门户等) 器物(刀剑杯盘等) 衣饰(衣冠巾带等) 饮食(茶酒餐饭等) 文具(笔墨纸砚等) 文艺(诗词书画等) 草木(花草桃杏等) 鸟兽虫鱼(麟凤龟龙等) 形体(身心手足等) 人事(道德情才等) 人伦(父子兄弟等) 2、宽对 宽对,就是指联中的绝大部分对仗工整,这是相对于工对而言的。

宽对与工对无明显界限, 一般认为,半对半不对就属宽对,就是说做到词性相同、句法结构相同的对仗就可以了如厦 门太平岩联: 石为迎宾开口笑; 山能做主乐天成联中“石”与“山” 、 “迎宾”与“做主”对仗甚工,但“开口笑”与“乐天成”则不严 谨不仅结构不同,而且“笑”与“成”词类也不相对我们称其为宽对 (二)就上下联的语意关系上来讲,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正对 所谓正对,亦叫同类对、并列式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 补充,说明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但二者又合谐地处在统一的意境中如: 春水接天长,一网收来鱼满载; 东风吹地暖,千锄种下谷盈仓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楹联的上联与下联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相补充,都只具有“一面性”的特点这种 形式的楹联在联语中占有相当比重 2、反对 所谓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反,或相对称,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 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宁为玉碎; 不作瓦全 3、串对 所谓串对,亦叫流水对、走马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 下联紧相衔接,联贯而下的联语。

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如: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 一失足成千古笑; 再回头是百年身 (唐寅)三、对联的特点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 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 联尾字平声 概括地说对联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 ,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 尾字用平声 例如我们都熟悉的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 ,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 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此外,张挂的对 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 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四、制作对联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上下联字数要完全相等,不多不少;而且上下联的结构要相 同,即断句一致 二、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 ,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 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如“风 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三、要平仄相对,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地三、四声)起平(第一、二声)落” ,即 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联系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联系,不能是毫不相关的两码事,但 又不能重复 五、高考金题 1、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 (2004 年高考语文试题--浙江卷)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__________ 2、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 分)(2004 年高考 全国卷)第一题扫千年旧习,_______________祖国江山好,________________第二题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随堂练习 1、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4 分) 第一题:春晖盈大地______________ 。

科学能致富 ______________ 第二题: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一副赞颂诸葛亮的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 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授; 下联内容(已被打乱):八阵名成,两川福被,十倍荷褒荣,三分功定属元勋,所合精锐 四方 下联调整为: 3.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 分)(全国卷) 第一题 ①处处春光好,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代园丁乐,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4 分) (广西卷)第一题 ①爆竹声声脆,____________________②满园春色好,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____________________ 5、 (福建卷)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