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C卷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共30题;共60分)1. (2分)如图是一幅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有关达这幅地图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这些文明都产生于大河流域 B . A处的文明象征是金字塔 C . B处的《罗马法》维护奴隶主利益 D . C处的种姓制度等级森严 2. (2分)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据如图可确定的学习主题是( ) A . 古代亚非文明 B . 古代欧洲文明 C . 封建时代欧洲 D . 封建时代亚洲 3. (2分)“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所确立的惩罚方式,这部法典是( ) A . 《查士丁尼法典》 B . 《汉谟拉比法典》 C . 《拿破仑法典》 D . 《罗马法典》 4. (2分)思源中学九年级学生小张在笔记本上记道:“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
他探究的学习主题是( ) A . 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B . 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 C . 罗马帝国的兴衰 D . 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5. (2分)下列帝国中,领土没有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是( ) A . 罗马帝国 B . 亚历山大帝国 C . 查理曼帝国 D . 拜占庭帝国 6. (2分)对西欧城市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西罗马灭亡后,西欧城市衰亡了 B . 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 C .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级形成了 D . 西欧城市多为政治中心,规模很大 7. (2分)下列不属于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的是( ) A . 实行租庸调制度 B . 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 C . 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D . 在中央设立健全的监察制度 8. (2分)在明清经济相对繁荣的同一时期,西方各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有( ) ①手工工场逐渐取代了手工作坊②文艺复兴运动兴起③向海外拓展殖民地④建立了资本主义共和制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9. (2分)马克思说:“一旦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出现在土地所有者和实现从事劳动的农民之间,一切从农村旧的生产方式产生的关系就会解体。
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农村中资本主义关系出现标志着封建经济开始解体B . 大批破产农民沦为雇农,改变了农村的自然经济C . 农业资本家租来土地,雇佣农业工人耕种,并进行资本主义经营,冲击了旧的生产方式D .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农村货币关系发展的结果,瓦解了农村的封建关系10. (2分)文艺复兴时期有首诗这样写道:“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这首诗反映的生活态度是( ) A . 逃避现实生活 B . 追求死后进入天堂 C . 追求苦行禁欲 D . 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11. (2分)假如你是一名游客,沿着下列哪一位航海家的船队开辟的航线,你就可以一路观赏到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风光( )A . 迪亚士船队 B . 哥伦布船队 C . 麦哲伦船队 D . 达.伽马船队 12. (2分)“……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以到达印度,……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的海地……在内留下这段遗言的航海家应该( )A . 达伽马 B . 迪亚士 C . 哥伦布 D . 麦哲伦 13. (2分)“三角贸易”中最具悲惨性和血腥性的贸易航程是( ) A . 非洲——美洲 B . 美洲——非洲 C . 美洲——欧洲 D . 欧洲——非洲 14. (2分)下列不属于生活在英属北美殖民地上的人群是( ) A . 欧洲移民 B . 黑人奴隶 C . 印第安人 D . 雅利安人 15. (2分)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 . 以和平方式结束了英国的君主统治 B . 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平衡 C . 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D .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得以正式确立 16. (2分)阿拉伯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下列选项不属于其成果的是( ) A . 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B . 发明了从0到9的计数法 C . 编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D . 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17. (2分)学习历史应该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下列有关历史事件中因果联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清朝的厂卫制度是专制达到了顶峰 B . 罗伯斯庇尔采用的措施使法国大革命达到了顶峰 C . 1787宪法宣告北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D . 查理一世的统治致使巴黎人民爆发起义 18. (2分)有人认为文献即历史下列文献与相关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 A . 《权利法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 《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 C . 《人权宣言》美国独立战争 D . 《法典》美国南北战争 19. (2分)“就在1689年秋天,一群人开始共同统治一个国家,它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国家正式结束。
这里的“一群人”和“一个人”分别指的是( ) A . 国会、国王 B . 议会、国王 C . 议会、总统 D . 三级会议、总统 20. (2分)法国的《人权宣言》与《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两个文件相比,突出特点是( ) A . 在法律上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B . 宣布脱离殖民统治 C . 强调了人人生而平等和自由的权利 D . 提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21. (2分)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有很多相同点,下面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 A . 战争期间都颁布了重要的文献 B . 都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C . 前者以争取国家独立为目标,后者以维护国家统一为旗帜 D . 都是由当时的美国总统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 22. (2分)下面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萨拉托加大捷②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③查理一世挑起内战④郑成功收复台湾A . ③④①②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① D . ①③④② 23. (2分)1789年,巴黎制宪议会为宪法附加了一个文献,宣称人具有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等系列权利。
这份文献是( ) A . 《独立宣言》 B .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C . 《人权宣言》 D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4. (2分)拿破仑对俄国的入侵让俄国诗人普希金非常憎恨,拿破仑去世后,普希金却将他视为对抗专制的救世主普希金态度的转变,是因为他认识到拿破仑对外战争( ) A . 稳定了法国的统治 B . 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C . 加快了欧洲的统一 D . 扩大了法国东部疆域 25. (2分)观察如下图,分析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 蒸汽机的发明 B . 电磁感应现象发现 C . 内燃机的发明 D . 电灯的发明 26. (2分)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如图是学习主题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的知识结构图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 ) A . ①新航路开辟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美国独立战争 ④法国大革命B . ①启蒙思想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美国独立战争 ④日本明治维新C . ①工业革命 ②美国南北战争 ③俄国1861年改革 ④日本明治维新D . ①工业革命 ②法国大革命 ③美国独立战争 ④美国南北战争27. (2分)下列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 B . 使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对立阶级 C . 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现代工厂的过渡 D . 推动了亚非地区的共同发展 28. (2分)下面的知识卡片概括的是哪位科学家的成就( ) A . 阿基米德 B . 牛顿 C . 达尔文 D . 爱因斯坦 29. (2分)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通过国际互联网公开投票,评选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在众多候选人中名列榜首,其主要原因是( )A . 领导了巴黎公社 B . 创立了唯物主义史观 C . 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D . 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 30. (2分)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爱因斯坦——相对论 B . 但丁——《神曲》 C . 达·芬奇——《向日葵》 D .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二、 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3分,第32小题12分, (共3题;共40分)31. (13.0分)在科技进步、文化交流、政治互信、经济融合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人类社会逐渐成为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互联互通】材料一:【相学相鉴】材料二:【群策群力】材料三: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摘自北师大九年级下册教材【共建共享】材料四:近年来,在欧洲、北非、中东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再次表明,恐怖主义是人类公敌……难民数量已经创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历史纪录……禽流感、埃博拉、寨卡等疫情不断给国际卫生安全敲响警钟——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材料一图一飞机使用的动力机械是什么?与图二相关的科技革命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哪一发展趋势? (2)“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请举中国近代史上一例说明材料二中两幅图片所反映的思想主张和价值理念有哪些相同点?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签署的文件的名称及意义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全人类共同面临哪些危机和挑战?为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共享美好家园,各国该如何积极应对? 32. (12分)技术创新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