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设计规范1.1设计说明书用纸、页眉、页边距、字间距及行间距(1) 论文用纸一律为A4,单面打印,(2) 页眉:页眉、页码从正文开始到最后,在每一页的最上方,用5号宋体,居中排列,页眉之下划一条0.75磅线,页眉用论文的名称3) 页边距、字间距和行间距:页边距(上下):2.54cm,(左右):3.17 cm;字间距:标准,字号:小四号字;行间距:1.5倍行距4) 论文一律使用简化汉字,全部打印清楚,少量中、英文无法打印的文字符号可允许手写,但须清晰整洁1.2课程设计说明书顺序顺序依次为封面、课程设计任务书,零件图、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 (1)中文摘要中文摘要约300字左右论文摘要一般包括:论文的目的和重要性;完成了哪些工作;获得的主要结论论文应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用句应精炼概括,并有本论文的关键词3-5个,关键词应从《汉语主题词表》中摘选,当《汉语主题词表》中的词不足以反映主题时,可由作者设计关键词2)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撰写要求如下:①用词应准确,使用本学科通用的词汇;②摘要中主语(作者)常常省略,因而一般使用被动语态,应使用正确的时态并要注意主、谓语的一致性。
必要的冠词不能省略;③关键词(Key words)按相应专业的标准术语写出;④中、英文摘要的内容须一致3)目录①目录中章、节号均使用阿拉伯数字,如第1章则为1,其余分层次为1.1及1.1.1等几个层次,其中“.”用半角;②目录中应有页号,页号从正文开始直到全文结束;③目录页号另编;④页号在页下方中间排列1.3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的规范 正文是一个逻辑严密、论述准确、结构合理、内容充实的整体,作者可视具体研究内容分为若干章全文应与参考文献紧密结合,重点论述作者本人的独立研究工作和创造性见解参考或引用他人的学术成果或学术观点,必须给出参考文献,严禁抄袭、占有他人成果1.3.1插图、表格、公式(1)插图①所有插图按分章编号,如第1章的第1张插图为“图1-1”,所有插图均需有图注(图的说明),图号及图注应在图的下方居中标出;②一幅图如有若干幅分图,均应编分图号,用(a),(b),(c)......按顺序编排;③插图须紧跟文述,在正文中,一般应先见图号及图的内容后再见图,一般情况下不能提前见图,特殊情况需延后的插图不应跨节;④图形符号及各种线型画法须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⑤坐标图中坐标上须注明标度值,并标明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名称及量纲,应均按国际标准(SD)标注,例如:kW,m/s,N,m....等,但对一些示意图例外;⑥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 ⑦图中用字最小为小五号字; ⑧使用他人插图须在图题正下方注明出处。
2)表格①表格应按章编号,如表2-1,并需有表题;②表号表题置表格上方并与表左对齐排列;③表格的设计应紧跟文述,作为工具使用的表格,可作为附表在附录中给出;④表中各物理量及量纲均按国际标准(SI)及国家规定的法定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标注;⑤使用他人表格须在表格上方注明出处3)公式①公式均需有公式号;②公式号按章编排,如式(2-3);③公式中各物理量及量纲均按国际标准(SI)及国家规定的法定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标注,禁止使用已废弃的符号和计量单位;④公式中用字、符号、字体要符合学科规范1.3.5参考文献(1)参考文献一般应是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学位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应间接使用参考文献2)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3)引用他人的学术观点或学术成果,必须列在参考文献中4)参考文献在整个论文中按出现次序依次列出,并在引用处右上角标注,标注符号为[x]5)参考文献的数量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一般不低于20篇,以近期文献为主6)参考文献的书写顺序按照论文中出现的先后排列①期刊的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 题名. 刊名(外文刊名可缩写,缩写后的首字母应大写), 出版年,卷号(期号): 页码(起始页).②专著的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 书名. 版次(第一版不标注).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页码.③论文集的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 题名. 见(In): 论文集主编, 编(eds). 论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 页码.④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 题名: [学位论文]. 学位授予单位所在地: 学位授予单位, 学位授予年.⑤专利的著录格式:序号 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 专利国别, 专利文献种类, 专利号. 出版日期.⑥技术标准的著录格式:序号 技术标准发布单位. 技术标准代号. 技术标准名称.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其它文献参照以上顺序列出。
1.4致谢致谢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论文工作直接有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谢辞谦虚诚恳,实事求是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学 院: 机电工程学院 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 名: 学 号: 课程设计任务书(黑体3号、居中)零件图(黑体3号、居中)摘 要(黑体3号、居中)摘要内容:(小四、宋体1.5倍行距)【关键词】(3-5个、小四、黑体)Abstract(黑体3号、居中)外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对应:(小四、Time New Roman字体,1.5倍行距)【关键词】(3-5个、小四、Time New Roman字体)目 录(黑体3号、居中)第1章(小4号、黑体,行距1.5倍) 1.1(小4号、宋体)……………………………………………………………1 1.1.1(小4号、宋体)……………………………………………………1.1.2……………………………………………………………………… 1.2 …………………………………………………………………………… 1.3 ……………………………………………………………………………第2章 ************* 2.1 …………………………………………………………………………… 2.2 ………………………………………………………………………… 2.3 …………………………………………………………………………第3章 *************3.1 …………………………………………………………………………… 3.2 ………………………………………………………………………… 3.3 …………………………………………………………………………第4章 *************4.1 …………………………………………………………………………… 4.2 …………………………………………………………………………… 4.3 ……………………………………………………………………………第5章 *************5.1 ……………………………………………………………………………… 5.2 …………………………………………………………………………… 5.3 ………………………………………………………………………………参考文献 ………………………………………………………………………………… 附 录 ………………………………………………………………………………致 谢 ……………………………………………………………………………(正文)大标题(第1章)(黑体小三号,居中)一级节标题(1.1)黑体四号二级节标题(1.1.1)黑体小四号正文宋体小四号,正文段落和标题都是1.5倍行距分章换页页码从正文开始,在页下方中间排列,宋体5号页眉从正文开始,页眉机械制造工艺学、居中、宋体5号、下划线页脚用 作者:XX,第X页,共XX页参考文献(黑体3号、居中)文献按照论文中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文献参考量须达到20篇以上。
内容(小四、宋体、行距1.5倍)致 谢(黑体3号、居中)内容(小四、宋体、行距1.5倍)。